【透视中国】辛灏年:国民政府的抗日战略(下)(视频)

【导读】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应各地侨界和团体的邀请,著名历史学家辛灏年先生从六月份开始,先后在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台湾等地发表演讲。 早在二零零五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时,辛灏年先生就发表了《谁是卫国战争的中流砥柱》和《中共在抗战中做了什么》的著名演讲,在中国大陆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年来辛灏年先生从全新的角度对抗战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他通过对国民政府和延安政府(国共两党)抗日战略的对比,进一步揭开了抗战真相。下面是辛灏年先生二零一五年七月十八日在美国芝加哥发表的演讲《国共抗日战略对比》上篇:《国民政府的抗日战略》的第二部分。

辛灏年:国民政府的抗日战略(下)(视频)

(接上集)

二、主战略 – 持久战

辛灏年:我下面要讲的是他的第二个大战略,也就是总战略、主战略。就是“持久战”。大家都知道,中国打胜日本是靠的“持久战”。可是中国为什么要选择“持久战”呢?大多数原因,大家都知道,我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大家都认识到敌我强弱差别太大,日本太强,中国太弱。晚清失败,中华民国初创,北洋军阀乱国十七年;1927、1928年“北伐”两期成功,重建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开始走向经济建设,不到十年的时间,又打了十年内战,外有日本的侵略,苏俄帝国的颠覆,内有中国共产党的叛变,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变成一个国力充沛的大国、强国。所以,当日本人决定侵华战争的时候,日本的可动员兵力是四百四十八点一万人,中国可动员兵力才两百三十万。抗战初期,日本有飞机两千七百架,中华民国的空军才有六百架飞机。日本的海军吨位是一百七十万吨,是我们中华民国海军吨位的十九倍,有研究说是我们的三十一倍或三十二倍。日本的军队每一个师的装备是我们同等的一个师装备的三倍以上。抗战初期中国的军人三个人合一条步枪比比皆是,到了抗战末期甚至出现八个人、九个人合一只步枪的状况。当时日本可以自己制造飞机、坦克、大炮、重机枪,重型武器,我们中国只能制造轻型武器。可见我们没有办法跟人家比,要是硬打肯定败,所以只有一个办法,跟它打“持久战”。只有打“持久战”,把它拖在我们中国,战争时间拉得越长,日本就越难打下去。所以,要打“持久战”。
第二个,要看到中国太辽阔了。大到了东边是平原,西边是高山,我们整个大西南,一道道天然的屏障,可以堵住从东边上岸、从北边打下来的日本侵略者。从我们的地形出发,那么,中国的抗战也是适于“持久战”,如果用持久的办法的话,是可以争取到最后的抗战的胜利的。
第三个,就是世界大战的眼光。如果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的话,那么,如果有一天,当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抗日战争就会变成整个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到那个时候,不想支持我们的,就会支持我;不想援助我的,也会援助我了。蒋介石先生说:日本没有丰厚的资源支持它打“持久战”。因此,它是急于解决中日战争,然后,获得中国的资源以后再做进一步的念头。可是,我们用“持久战”的方法,把日军拖在我国的土地上,时间长了以后,日本就一定不是北进就是南下。北进,就是打西伯利亚,那里有石油;南进,就是打东南亚,那里有橡胶。高性能的飞机轮胎用的橡胶必须用东南亚的自然橡胶。虽然德国已经发明了人造的橡胶,但是还不能够拿来做一些非常先进的用途。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迟早会得罪苏俄,迟早会得罪西方。在它得罪苏俄和西方的时候,世界大战的链条就从东方打开了一个最大的缺口,我们战争的胜利就有希望了。蒋先生的原话大意如此。

在这个情况下,正是基于蒋先生的这样一个想法,所以,他才认为对日只能打“持久战”。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两天,蒋先生在他的日记里面就写到:“日本侵略我国,证明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情形,实在为历史上的诸国所不能想像,我不知道世界一些国家能否看到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了。”所以,在1932年的时候,也就是“七七抗战”前五年,蒋先生就说:“我们只要保住了云、贵、川三省,我们就一定能够争取到抗战的最后胜利。”1935年,蒋介石先生单骑走西南,就是要开始建设西南的大后方。所以,全面抗战爆发以后,蒋介石先生才立即宣布将首都迁移重庆,让重庆做陪都。蒋先生的“持久战”思想贯穿在中国人民抗日的战争当中。而这个“持久战”思想,在蒋先生的策划里面分两个阶段的。

(一).“持久战”的第一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37年7月7号到1938年的11月,蒋先生称这一段时间的抗战叫“第一期抗战”。第一期抗战,它的战略方针就是,在北边,平绥线、同蒲线、平汉线、津浦线四条线上,让我们的军人节节抵抗,绝不容许敌人沿着四条铁路线迅速地打入我中原,夺取武汉,然后造成把我军从西往东打,最后我军没有退路,退到大海里面去,我们的抗战就彻底失败了。

所以,蒋先生他所设计的第一期抗战的方针,就是在北边四线节节抵抗,在这四条线上,国军成排、成连、成营、成团、成师的壮烈牺牲的,比比皆是,可歌可泣。德州守军,打到最后一个士兵阵亡在战场上,没有一个人投降。整整坚持了四个月,日本的目的没有实现,日军不能如他的意,将我们的整个华中战场隔开。

然后,蒋介石先生决策了“上海大决战”。所谓“上海大决战”,就是面对上海的侵略的日军只有一万八千人,蒋先生投入了三十万国军,五十个师,摆出一副“大决战”的样子,日本人慌忙从国内调兵,从北线调兵,就是从四线调兵,来打上海决战。可是它中计了,因为蒋先生不是要进行上海决战,而必须用上海决战把日军堵在上海,让它不能迅速进攻上海以后,顺利地打向南京。那样我们长江下游的各种各样的物资、人才就都不能迅速地运往武汉、不能迅速地运往重庆去建设我们的后方。“上海大战”整整坚持了三个月。北边坚持了四个月,东边坚持了三个月,使长江下游的人才和物质通通的移向了重庆。这个战略计划给了日本一个惨痛的打击,使得它“三月亡华”的美梦没有实现。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有一个报告:长江中下游的高级知识分子99%被安全的送到了后方,中级知识分子80%送到了后方,中学生50%送到了后方。这样一个政府,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所以在抗战前期,这个“持久战”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它的根本的要旨就是“以时间争取空间”,我跟你拖,拖完了这一段时间以后,“三月亡华”的美梦自然而然地破灭了。同时我也把物资、人才运到了西南,我们也就有了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了。

(二),“持久战”的第二阶段

所谓“第二期抗战”,是从1938年11月到1945年抗战胜利,也叫做抗战后期,在抗战后期里面,蒋先生的方针是什么呢?就是在抗战前期作战的胜利成果基础上,全面的实行“保卫后方,消耗敌人,用时间消耗敌人”的方针,以与世界大战接轨,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在第一期大战当中,有五次大会战,大家都知道,有“太原会战”,有“上海会战”,有“徐州会战”,有“南京会战”,还有“武汉会战”。五大会战,各有其能。“太原会战”是拖住敌人,使它不能迅速南下;“上海会战”是拖住敌人,不能迅速西上;“徐州会战”是要保护住津浦线,让日军不能打通津浦线。大家知道,津浦线从天津到南京,不能让他打通。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徐州会战”既是真打,又是假打。因为在徐州外围进行打仗,打到日军真地已经完全把徐州包围的时候,国民革命军的主力五十万迅速撤退,准备武汉大会战去了,日军等于扑了个空。日军想通过大别山,想通过安徽的淮北,想通过长江的背面,经过安庆来打武汉,在这个状况下的蒋介石先生和国民政府决策了花园口的决堤。

到今天为止,在纪念抗战七十周年的时候,共产党又把这个题目抛出来了,现在在网站上天天喊,说蒋介石、国民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在花园口决堤,造成黄汛爆发,人民被淹死八十多万,无数的人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在世界的战争史上,牺牲局部以保证全体的战略,任何一个国家都使用过。著名的俄国库图佐夫将军1812年火烧莫斯科,让拿破仑进入进入俄国的腹心地带,最后让他在冬天里面把他们冻死,这就是牺牲莫斯科、拯救俄罗斯嘛。那花园口决堤,日本人在它的军志里面写了这样的两句话:“由于中华民国决堤花园口,所以推迟了我军进攻武汉时间四个月。”在战争年代,拖延侵略四个月,该是怎样了不起的一件事情。《黄花岗杂志》在2003年4月总第7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叫《花园口决堤真相揭秘》,是一个国军的团长写的回忆录,他介绍了国民政府是怎样非常有序地、非常认真地进行了这次决堤的准备的,尽可能地将人民的损失减少到最低最低的程度。另外,《黄花岗杂志》2014年4月总第47期转载的《花园口黄河决堤89万死亡的数字怎么来的?》的文章,做了翔实地考证。

“徐州会战”以后,有“武汉大会战”。日本天皇没有想到他们没能实现“三月亡华”,按照他原来的计划是“武汉会战”打完以后就不再打了,保住他们已经在中国夺取的土地。但是他要求日军一定要打赢这一战,所以投入了几十万军队,五百架飞机。在武汉大战当中,国民革命军打得血天血水,我们中国军人在武汉大战当中和日军打了一个平手。过去在“上海会战”和其它会战的时候,都是我们战死七个,日军战死一个,后来慢慢慢慢地变成我们战死三个、四个,日军战死一个。到了“武汉会战”的时候,变成我们战死六万,日军战死六万,中国军队的威风和志气打出来了。所以我认为,前期抗战非常艰难和痛苦,在我们样样都不如人家的情况下,我们打的是一个报国心,打的是一个民族精神。所以从表面上看,五大会战,我们是败多胜少,但是我们的战略赢了,为“持久战”奠定了基础。对日本来讲呢?它是胜多败少,可是它的战略败了,注定了它侵略中国的彻底败亡。

所以“第二期抗战”要继承的就是“第一期抗战”给我们国民政府留下来“持久战”的基础。所以,第二期大战它的方针是“保护大后方”。在平汉、津浦两线,特别是平汉线,和日军纠缠,让日军没有办法超越中原地区向大后方进攻。然后用以少胜多的办法,以小胜获取大胜的办法,来逐步的以时间消耗敌人。所以我称它为“二期抗战”是以时间消耗敌人的“持久战”。二十二次大会战中的十七次都是在二期战争中打的。

三,阵地战 游击战和运动战三结合

二期战争中所打的这些会战都继承了一期战争中的一个鲜明的战略特征,那就是蒋先生在抗日战争当中创造了一个战略,叫做“阵地战、游击战和运动战三结合”的战略。

首先,蒋先生认为,我们在消灭敌人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重视后方的敌人,我们要在后方有我们的军队。所以他在二期作战开始的时候把战区重新地划分了一次。他怎么划分的呢?他把察哈尔和河北划分为第一战区,往下是到了山西、河北这个地方是第二战区;第三战区在江浙;第四战区在广东。第八战区在绥远,北边,是朱绍良的战区。还有湘鄂赣的战区,是属于薛岳代陈诚作为司令长官。在山东建立了冀鲁战区;在苏北,江苏和山东之间,建立了鲁苏战区。总共建立的是十大战区,每一个战区里面,都基本上围绕着平汉线的左右,作为一种对后方保护的屏障。每一个战区里面,都在敌后留下了自己的根据地。每一个战区,都在它的根据地和根据地外面,在敌人的后方,打击日军。

所以,蒋先生是这样部署的:他把他的军队变成三部分。一部分在“正面战场”,就是敌人打到哪里的时候,就从这条线下来,一直到这儿,这条线。蒋先生让他的军队在“正面战场”抵抗或者侵扰日本军人。在“敌后战场”呢?他拿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刚才我讲的“正面战场”也是三分之一的兵力。那么还有三分之一的兵力在四川,在大西南进行培训。三分之一在敌后,三分之一在敌前,三分之一在整训,所以整个中华民国的军队两百多万,被分成了这三个部分,这样有利于抗战。

每一次大型战役,特别是第二期的十七次大战役,都是由战区里面的游击军打的,他们配合主力部队,正面、后面同时进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蒋先生第二次战区的划分,完全是站在一个对于东边守西边,对于西边在东边打,在敌后打,造成敌军陷在里面,既不能西进,又不能东退,想北上、想南下都很困难。有两个例子,一次是日军要打潼关,想打宜昌,结果被蒋先生调兵把它一下给堵住了,整个的把日军摧垮了,把日军所占领的县城全部都夺回来了。第二次,是1944年的日军“一号作战计划”,它通过湖南到桂林的湘桂线,一直打到了贵州独山,到了独山以后就离重庆很近了。蒋先生调了汤恩伯南下,将日军打了回去。所以整个抗战期间,“大后方”没有遭受日军的进一步进攻,在中国的土地上它没有办法再往前走,往前打。

蒋先生设计的“阵地战、运动战和游击战三结合”的战略还有一个著名的战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大家知道,“台儿庄”就在江苏的徐州附近,他怎么打的?他命令第二集团军守台儿庄,然后五十九军和第四十军共同与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来守。然后他派第二十军团的司令官汤恩伯,避开津浦线,转移到津浦县西北面兰陵的云谷地区,藏在那儿。在“台儿庄战役”打响以后,日军马上要从津浦线往南打台儿庄啊。所以日军有一个师团立刻进入了兰陵的秋湖地区。进入秋湖地区以后,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孙连仲马上命令汤恩伯第二十集团军派出第五十二军,像秋风卷落叶一样地一下子卷过去把秋湖围住,迅速地卷住了日军进入秋湖地区的部队。那么五十二军把秋湖的日军围住以后,秋湖的日军就不能南下去打台儿庄。在这个状况下,孙连仲和庞炳勋、张自忠的三股军队,开始打对来犯到台儿庄的日军。一会儿让日军打进来了,一会儿又把日军打出去了。在这种状况下,汤恩伯的第二十集团军在围住了秋湖的日军以后忽然又转移到台儿庄北面,从侧边来威胁日军。然后在庞炳勋和张自忠的军队的配合下,从外围把台儿庄全部围住,最后的决战打响了。终于消灭了日军一万多人,成为抗战早期的一次重大的胜利。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打台儿庄的时候,第二十军团是采取了游击战术,进行里外配合来消灭敌军的。可是,他们打的这个游击战,不是共产党讲的游击队打的,而是国军的是叫“游击军”打的。也就是大规模的正规部队采取游击战的闪电方式包围敌人。第二期战争中的十七个大型会战当中,以及其它的一些大战役当中,蒋先生都是运用了“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所预定的战略成果。终于打到了1945年,我们终于反攻了,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四. 敌后抗战也是国军打的

大家都在说“正面抗战是国军打的”,甚至共产党的总书记胡锦涛也这么说。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先生在海外、大陆、台湾周游,到处宣传他桂系的父亲是多么的伟大和正确,处处都在讲蒋介石是多么的无能、没有本事。他们对蒋先生那股天生的嫉妒溢于言表。他甚至说:“共产党已经越来越接近抗战的真实了,已经承认正面战场是国军打的了,虽然还有一些保守,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可以认识到,共产党在抗战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当然啦,儿子说老子好话,可以理解;但儿子为了老子,把别人骂得一塌糊涂,那就不可以理解了,因为你还是得尊重客观的历史事实嘛。

我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发现,如果说在“一期作战”当中游击战已经表现出了它的功能的话,那么在“二期作战”当中,游击战所表现出的功能,今天终于要大白于天下了。我们中国大陆的民间学者,从1991年以来,开始对国民党的敌后战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国军敌后游击战的战略。其中不乏许多很杰出者。如孙挺信先生,他写了一本叫《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军》,是由“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详细地论述了国军是怎样在敌后用正规军来打游击,以消灭后方的敌人配合主战场所建立的功勋。中国社会科学院洪小夏教授,在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中,将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说的非常清楚,看了以后,你会感觉到:噢,原来敌后的战场也是国民党打的呀。还有华钟先生,行易先生,韩信夫先生等学者,他们在对国军“敌后游击战”的研究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成果,在中国大陆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这样是为什么我说没有大陆的“历史反思运动”中对于抗战的研究和成果,我今天这场讲演是讲不出来的,我这是心里话。

那么他们的研究结果是什么?他们得到了这么一个结论。即抗战有正面战场是国军打的,抗战还有敌后战场,共产党说是它打的,这是一个历史的大误会呀。为什么呢?国军的战场不仅在敌前,也在敌后。大家想一想,“敌前”和“敌后”才是呼应的嘛。那么“正面”和什么呼应呢?“正面”和“负面”才是呼应的嘛。我在研究过程当中发现,抗日不但有“正面战场”,还有“负面战场”。“负面战场”在哪里?“负面战场”在敌后。敌后有两个游击队,一个是国军的“游击军”,叫“游击军”,我研究研究抗战史和民国史,从不看台湾出版的著作,而只看毛泽东著作和中共中央文献,以及我们大陆学者的研究成果。这样大家会更相信。所以我就觉得我们要认识到,在敌后有“正面战场”,也有“负面战场”。在“正面战场”国军的兵力是共产党所有军队的两点六三倍,它打击日军的次数是中共在抗战期间所有作战次数的四百零二倍。这是我们大陆学者提供的数据。所以在敌后的战场,还是国民党军队打的,而不是共产党打的,因为,打日本才叫打啊,不打日本打国军,那不叫抗日吗?

五,国军敌后游击战的辉煌战绩

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国军能在敌后“游击战”中取得这么大的成果。首先,蒋介石先生本人就有“游击战”的思想。抗战伊始的时候,他就说过一句话,他说:我军的敌后“游击战”是对我军的正面战场的支持和配合。整个八年抗战,实践了他的这句话。南京失陷后十天,蒋先生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最主要的战场在农村,最主要的战略是“游击战”,我们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开展我军的“游击战”,消灭敌人、消耗敌人、拖住敌人,配合正面战场的大战役和大会战。1938年的12月25号,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先生说:政治高于军事,游击战高于正规战。蒋先生在整个的抗战过程当中不断地向后方派军,在一期战争结束的时候,国家留在敌后“游击军”的已经有三十个师;在二期大战开始的时候,国军又向敌后派了三十个师,共六十个师,相当于六十多万人。 另外,还有河北的民军、山东的民军、各地的游击队,以及各地地方官员自己组织的游击队,比如青岛市长沈鸿烈自己组织了“游击军”,加起来有一百万。

这一百万国军的敌后军队 -“游击军”们,是怎样获得抗日成就的呢?在第八战区里面,傅作义先生在绥远保持了长期的游击战争,拖住了日本的一部分兵力。在第二战区,也就是阎锡山的战区里面,阎锡山把第二战区分成七个战区,这七个战区有一个是属于八路军占领的,不算它。其它六个战区全部是由他统一领导下去在敌后打击日军的。“徐州会战”的时候,阎锡山的六个游击区,拖住了日军五个师团,使得二十万日军不敢离开同蒲线一步。他们连铁道线一步都不敢离开,所以才没办法抽兵来支持“徐州会战”。在第一战区,这个是卫立煌的战区,卫立煌的战区里面,首先冀鲁战区它有一个叫做张阴梧将军,张阴梧上将,他组织了十万河北民军,靠民军呐,他居然能够在1938年彻底的消灭了日军的一个连队,白崇禧先生说这简直是奇迹。也就是说,张阴梧将军领导民兵消灭了日本一个连队。

在第一战区,坚守中条山,这是中条山,卫立煌能够在中条山坚持十三次打退日本的进攻。中条山战役,十三次打击日军,有力的配合了我在华北、苏北和华中的作战。到了第四战区,两广战区,是程潜先生作为长官的,第四战区的海南游击队了不起啊,政府没有给一分钱呐,它能够坚持七年抗战,而且正是第四战区的国军游击队打下了日本海军部长,海军大将大角岑生。大角岑生从广州起飞,经过中山,到越南部署南洋的海军作战,居然被我们的国军发现了,我们的国军就用重机枪打他的飞机,居然把它打下来,把他打死了,并且获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计划,交给了蒋先生,蒋先生交给了罗斯福,罗斯福感激不已呀。这就是国军“游击军”打的。另外,国军游击军还打死了另外一个陆军大将,这个陆军大将是在什么地方打死的呢?是在江浙,江浙纵队。江浙纵队居然也是用他们的机关枪,把这个大将乘坐的飞机给打下来了,这位大将也打死了,他叫塚田攻。同时,国军的“游击军”还打死了另外日本一个大将,叫做山县正乡。山县正乡怎么死的呢?山县正乡就是在从安徽经过大别山飞向武汉的时候,在中途被我国军游击队打死的。打下他的飞机,把他打死了。还有日军一个酒井直次中将,他在长沙会战前,他曾经要从湖南往湘桂那边走,跨过一片雷区,所有的日本兵都跨过去了,就是他踩到一颗地雷,一炸而死。他自己在死前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国军队根本不堪一击啊,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三光”啊,没想到他还没走到前面就给炸死了。这就是游击战的功劳啊。

六,为戴笠平反

经过长期的历史反思,大陆学者终于为戴笠平反。1949年以后戴笠被共党中国大陆就是魔头啊,共产党对戴笠的仇恨,对戴笠的宣传那简直是下三滥之下三滥,它简直是把戴笠讲成了一个魔鬼、一个鬼妖、一个不是人的人。可是我们今天在大陆人民自己的反思当中才知道戴笠先生“生也为国,死也为国”呀,这是章行严在他死的时候给他写的对联。他在淞沪抗战开始的时候,打会战的时候,蒋先生在1937年9月4号发布了一个命令,要成立“苏浙行动委员会”,并附属别动队。戴笠先生秉承蒋介石先生的旨意,建立了别动队,就是苏浙行动委员会的别动队。别动队的成员是什么呢?是国军的军官,是国军的情报官,和在淞沪抗战中打散的国军的力量,以及有热血的青年学生,包括有热血抗战精神的帮会成员,建立了这个别动队。到了1938年5月,这个别动队被正式改名为“军事委员会苏浙特别行动委员会”。然后在“皖南事变”以后,1941年1月,全部回到江浙地区,建立了四大纵队。所以,这个特别委员会在淞沪抗战当中,它的四支队,一千五百人,全部阵亡。这个别动队在江浙一带屡遭新四军的挑衅和进攻,可是,新四军打不过他们,新四军只好从江南退回江北。我说了一句笑话,如果没有戴笠先生的这个四纵队的抗日的游击军,我跟你讲,抗战胜利的那一天,上海、南京是回不到国民政府手里的。所以,戴笠先生所领导的四个纵队,他在整个漫长的抗战时期,他们在江浙一带、在东面战场上所消灭的敌人、所创造的功绩是难以言喻的。我希望朋友们能够上网去查一查,一查就知道,我们大陆人民关于对戴笠的研究,现在出书都是几十本了,大家非常客观的分析了戴笠,认为戴笠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中华民国的英雄。所以,敌后——国军的敌后游击战,完全是以“正面”战场的姿态出现的。国军的敌后游击战,正恰恰的说明了,不论是敌前还是敌后,都是我国军的“正面”战场。

国军的敌后游击战,只遭遇了一个可怕的敌人。这个可怕的敌人,把冀鲁战区的国军,全部消灭的消灭,打跑的打跑了,把苏中战区消灭的消灭,全部打跑,甚至于造成从山西——从陕西到山西到河北到山东到苏北、苏中,一直到皖南,大片的地区,被不抗战的共产党的所谓“游击部队”全部占领。为什么?国军打日本人都能打,都能打过日本人,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很简单:偷袭。国军想不到共产党会打它,所以每一次就偷袭。详细情况我今天不说了,我下次再讲,那是太生动了,太丰富了,太叫人恨了。

七,国军抗战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

所以我们通过国军的正面战场的分析,我们知道,国军有两个正面战场,一个是敌前正面战场,一个是敌后正面战场。所以,有真正的敌后游击战,是中华民国的国民革命军打的。我们必须翻这个案!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从小就知道共产党打游击战,可是我们不知道共产党游而不击,我们也不知道共产党的游击战是专打国军,不打日军。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今天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白,整个的抗日战场,是国军打的,不论敌前还是敌后。整个的抗日战争,是国军打的,国军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所以,罗斯福先生说过一句话: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国国民革命军,将一百万日军拖在中国的泥淖当中,让他们不能够从东南亚、从南洋迂回攻克印度,拿下亚洲的中部,然后再和德军配合,对欧洲战场进行一个大反攻。如果中国没有做到的话,这次世界大战的前途就不堪设想了。他算说了一句公道话,不过他说完以后就开始秘密的出卖了我们,那我就不说了。第二,有一位伟大的、很了不起的历史学家,原来就在伊利诺伊大学,不幸他去世了,他的名字叫易劳逸,他说了一段话。他说:如果我们能站在良心和良知的立场上来看待中华民国的卫国战争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一个在装备上、在技术上、在兵力上与他的敌人完全不能相比的军队,居然能够将顽敌在中国拖陷了八年之久。这八年之久,在它的前期,它有效的将日军控制在中国的华中以东,在它的后期的六年间,它与日军互相纠缠,让日军不能西进一步。在整个八年当中,他们不仅保护了中国,保护了东亚战场,也指挥了东亚战场,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无量的贡献。如果历史对蒋介石、对国民党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仁慈一点的话,如果国民党在战后不因内战而失败,那么,全世界的历史学家都要把国民党抗战当中一篇大无畏的英雄历史史诗来加以无边的歌颂。

可惜,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了,逃到了台湾,它领导全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的历史光辉,也就被全世界的历史学家淡忘了,被放到了历史的帷幕后面。我在写作《谁是新中国》的时候,我在这段的后面加了一句话:可见,在全世界的历史学界,有多少势力的历史学家,有多少没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他们还是成王败寇,甚至在成王败寇并没有获得最后结局的时候,他们就为胜利者而欢呼,为那个真正的、为民族付出无尽牺牲的、流出了无尽鲜血的我们的国民党抗战军人们进行了百般指责。但是,这个时期终于要过去了,因为,中国大陆人民从1985年开始对历史的反思就告诉大家,就是从抗战开始反思的,因为抗战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当我们的民族遭遇侵略的时候,谁敢站出来领导反侵略,谁敢站出来保卫自己的国家,谁为了保存中华民族的血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就是进步的,他才是民族所以讴歌的对象。反之,在我们的民族遭遇侵略的时候,利用侵略,扩张自己,倒退实行专制统治,这样的政党、这样的之前就是完全不具有历史合法性的。

今天,在中共纪念七十周年抗战胜利的“海外战略”当中,有一种声音居然在海外弥漫,说什么“今天只有让国共合作来建设新中国,才是‘民族大义’的最高表现”。我说:你错了!第一,什么叫“民族大义”?当民族处在存亡继续的危急关头,能够拿自己的生命来救民族的,这就是最高的“民族大义”,发过来就是对民族的彻底背叛。第二,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我们被马克思主义的邪教,这个从西方而来的精神污染,整整污染了六十六年了。虽然我们的民族依在,国家依在,但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民心,我们的人心,被马列侵蚀了,造成了我们灵魂上的缺失、社会道德的崩溃,我们的人民在无望当中,只能够为了自己的那一点点起码的活命的要求,去服从共产党的统治。台湾的朋友,你们不都是说,民进党说国民党是外来政党嘛,国民党当然不是外来政党,可是,共产党才是外来政党,中共北京政权才是外来政权!如果两岸人民不能懂得这一点,从中认识中国大陆今天的一切情况,那么,就可以发现这连最起码的民族大义都没有了。孙中山先生说过一句话: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消灭这个民族的思想。你们只要问一问四十岁以上的大陆人,中共是怎样摧毁、焚烧我们的民族文化的、我们的民族历史的,它的“民族大义”何在。只有保护了中国的文明历史、保护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文化,那才是“民族大义”之所在。

文稿来源:《黄花岗杂志》第五十二期
视频来源: 《透视中国》工作室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