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抛弃了中共的第一任中共总书记

对于中共早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的陈独秀,中共因为其离开了共产党,放弃了对共产主义、列宁主义的信仰而一直对其评价负面,甚至称其犯了“右倾投降主义”或“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毛泽东一生曾多次论及陈独秀,早期称其是“思想界的明星”,是对自己影响极大的人;上个世纪30年底后期,则把中共暴动失败归罪于陈,认为他犯了严重错误,甚至表示“陈独秀是个不自觉的叛徒”。中共建政后的五六十年代,毛在谈及陈时,则使用了“大叛徒”“反面教员”等词语。毛的态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左右着中共党史,即无法正面评价陈独秀。

是什么原因让毛和中共对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全盘西化”的陈独秀,采取如此态度?这应该与陈的思想转变有关。

出生在安徽安庆市的陈独秀,17岁时考中秀才,后去日本留学,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回国后,曾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为《新青年》),宣传西方的民主和自由,批判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并提出东西方文化一个是旧的,一个是新的,应该用新的去改造旧的。《新青年》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其后,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教授文学,他遂将《新青年》迁到北京,并继续在北大宣传马列主义以及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影响了一些年轻的学生。

从现在往回看,可以说,陈独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对后世起到了相当不好的作用。它不仅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是非标准和价值标准,否定了传统上中国人的信仰,而且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使中国建立在“儒释道”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第一次遭到了极大的否定和破坏。
否定了传统文化、推崇自由的陈独秀在私生活方面的糜烂,也并不逊色于共产主义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据说他是北京“八大胡同”(烟花柳巷之地)的常客。虽然他因此遭到了社会和部分北大教授的批评,但直至1920年,他才离开北大,主因是其在公开场合派发传单。此后,陈独秀前往上海,继续在创办的《每周评论》杂志上撰写激进文章。

1921年,中共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陈独秀因其特殊的地位当选为第一任总书记。后来,还被选为中共第二届、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届、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1922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孙中山和国民党合作,陈独秀表示反对,但最终还是勉强服从,同意加入国民党。

1927年4月,因中共在内部分裂国民党,国民党走上了分共、清共的道路,抓捕了大批中共党员,彼时,听命于共产国际,陈独秀还在上海指挥了上海工人暴动。当时,对于中共何去何从,苏联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当时可以与斯大林抗衡的苏共另一领导人托洛斯基为中共制定了一个题为《中国的政治状况和反对派的任务》的政治纲领,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政治安定和经济复苏的时期,中共只能要求召开国民会议以解决国家的最重要问题。”对此,陈独秀表示赞同,但刚愎自用的斯大林却不承认错误,批评了托洛斯基和陈独秀,并在1927年8月解除了陈独秀中共总书记的职务。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举行,陈独秀拒绝参加。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上,陈独秀更是反对中共罔顾国家利益、听从苏联的命令“保卫苏联”的做法。当年11月,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共。之后,陈独秀组织了中国“托派”,发行杂志,刊载托洛斯基的文章,反对中共政策,也反对国民党。

1932年10月,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在五年的坐监中,陈独秀阅读了大量书籍并开始反思。1937年出狱后,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认为只有民主政治才能救中国。我们从收集了陈独秀在1940年3月2日至1942年5月13日间发表的4篇文章和写给朋友的6封信的《陈独秀晚年的最后见解(论文和书信)》一书中,可以窥见他在深思熟虑后,对民主政治的见解。

陈独秀的主要观点是:只有大众政权才能实现大众民主,如果不能实现大众民主,所谓“无产阶级独裁”必然流为斯大林式的少数人的专制;以大众民主代替资产阶级的民主是进步的,以德、俄的独裁代替英、法、美的民主,是退步的;无产阶级民主应与资产阶级民主一样,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自由;民主的内容固然包含议会制度,而议会制度并不等于民主之全部内容,借排斥议会制度同时便排斥民主,这正是苏俄堕落的最大原因。

陈独秀对“独裁”还有着清晰的认识,并将苏维埃独裁与法西斯独裁等同起来,“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种东西,他只是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领袖独裁,任何独裁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离的。”“没有事实使我们相信,在人类自由之命运上斯大林党徒好过希特勒党徒。”“我们若不从制度上寻出缺点,得到教训,只是闭起眼睛反对斯大林,将永远没有觉悟,一个斯大林倒了,会有无数斯大林在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是独裁制度产生了斯大林,而不是有了斯大林才产生独裁。”

他还认为,“民主主义是……人民反抗少数特权的旗帜。无产阶级……同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特别是反对党派之自由。”

对于英美民主制,陈独秀则认为与俄德意法西斯制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他主张各党派联合抗战并认为:“此次若是德俄胜利了,人类将更加黑暗至少半个世纪,若胜利属于英法美,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然后才有道路走向大众的民主。”

陈独秀对苏联制度的精辟剖析和对斯大林的批判,应当说相当深刻的,而将其上述分析套用在今日独裁的中共身上,也是相当贴切的。中国当前的问题,不正是由于制度造成的吗?
或许正是因为有着清醒的认识,晚年的陈独秀一直拒绝再次加入中共和国民党。蒋介石送钱,他不要;胡适邀请他赴美,他拒绝;国民党人士赠予其钱财,他如数退还。中共表示,如果陈独秀接受两个条件,即一不对外讲话,二不发表文章,中共可以负责他的生活和医疗,陈独秀亦拒绝。1942年,陈独秀在四川江津去世,享年63岁,后被安葬在安庆。

有着这样清醒认识的陈独秀在赢得敬重的同时,也让中共如骨鲠在喉:中共第一任总书记抛弃了中共,这是何等的讽刺!而这正是中共无法正面评价他的根本原因。

文章来源:大纪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