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了十件事 把儿子培养成美国总统(组图)

【新唐人2016年03月22日讯】美国一位白人女性,19岁嫁给一位非洲来美读书的黑人,凭借自己出色的教育理念,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美国总统。她就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母亲安•唐纳姆。

奥巴马母亲虽然22岁就离婚了,但依然把儿子培养成了美国总统,她是怎么做到的?

安•唐纳姆是美国人,母亲是美国夏威夷银行首位女副总裁。不幸的是,22岁就离婚了。

但是,这位单亲妈妈后来拿到了人类学博士学位,参加过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她的儿子成为了,美国建国233年来第一位黑人总统!

奥巴马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我认为,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拥有最高尚灵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

单亲妈妈居然把孩子培养得如此有出息!她的每个教育方法都富于先进的理念,照着她的方法试一试,你的孩子也能掌握成功的秘诀!

最近,英国《独立报》报道了全球权威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十个因素对养育杰出的孩子至关重要。对照一看,奥巴马的妈妈竟然全做到了。

健康的父母关系不可忽视

1942年11月29日,奥巴马的母亲安•唐娜姆(Ann Dunham)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维奇塔市。

后来唐娜姆跟着父母搬到了夏威夷,并入读夏威夷大学,在那儿,她遇到了奥巴马的父亲巴拉克•海珊•奥巴马,他是第一个入读夏威夷大学的非洲人,口才极好,富有魅力。几个月后,他俩就结婚了,当时唐娜姆只有18岁,婚后半年,奥巴马出生了。

后来奥巴马和唐娜姆离婚,回肯亚建设国家,1982年,他死于车祸。但研究发现,单亲本身并没有问题,真正影响孩子的是父母的关系,相对于在冲突家庭长大的孩子,父母双方关系健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相比之下,婚姻的形式反而是次要的。

在奥巴马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虽然从小缺位,形象却还美好。母亲唐娜姆从没说过老奥巴马的坏话,为了不让奥巴马记恨父亲,她总说放弃婚姻不是老奥巴马的错,是各种环境和条件造成的。

应尽可能顾及孩子的需求

一项对243个贫穷家庭出生的孩子进行的研究显示,在0-3岁获得细致照顾的孩子,不但儿时成绩更好,30岁时学术表现也更佳,还更有可能建立健康的关系。

老奥巴马离开后,唐娜姆在儿子2岁时重回学校读书,然后,她遇到了来自印尼的学生罗洛•苏托罗(Lolo Soetoro)。苏托罗善良随和,喜欢跟唐娜姆的父亲下棋、跟小奥巴马玩摔跤。后来,他成了唐娜姆的第二任丈夫。

社交技巧对孩子的前途至关重要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及杜克大学追踪研究了超过700个学生,发现儿时的社交技巧和一个人成年后的成就正相关。研究显示,儿时更能与他人合作、乐于助人、有同理心的孩子在25岁时,其学历、收入水平均更优秀。

研究主管克里斯丁•书博茨(Kristin Schubert)认为,父母替孩子的未来能做的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帮助他们发展社交及情感技能。

奥巴马的妈妈在这点上做得相当成功。

1967年,唐娜姆完成学业,带着6岁的儿子搬到了印尼。美国人伊丽莎白•布莱恩特曾在印尼居住过,她至今还记得在一次午餐会上,唐娜姆穿着印尼传统长裙,教儿子和每个人握手。

午餐结束后,众人走在街上,奥巴马跑在前面,一群印尼孩子朝他扔石头,骂难听的脏话。奥巴马表现得很平静,一一躲了过去,就像在玩扔沙包一样。布莱恩特想上前阻止,唐娜姆却一把拉住她说:“没关系,他已经习惯了。”

布莱恩特说,她很敬佩唐娜姆能教育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勇敢。“当初她带着一个混血孩子来到印尼,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当时那里的人对黑人不太友好。”

父母期望越高孩子越优秀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尼尔•哈分(Neal Halfon)教授和同事们调查了全美6600个2001年出生的孩子,结果发现,父母的期望对孩子的成就影响巨大。

因为,那些期望更大的父母会朝着他们期望的目标去培养孩子,而且,父母的期望对孩子来说很可能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唐娜姆经常夸赞儿子的聪明和勇气。一个朋友说,谈起奥巴马,唐娜姆总说“我儿子很聪明,他可以做这个世界上任何他想做的事,甚至是美国总统。”要知道,那时候美国可是刚刚废除实行了100年的种族隔离制度。

萨满是唐娜姆家的男仆,据他回忆,有一次,继父苏托罗问奥巴马:“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奥巴马张口就说:“印尼总理。”

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不但能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还能让他记住那些爱他、支持他的人,而这一点,正是一个领导人最应具备的能力。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尤其是妈妈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桑德拉•唐(Sandra Tang)研究发现,完成了高中或大学学业的妈妈更能养育出高学历的孩子。研究显示,孩子8岁时父母的教育水平能显着预测孩子40年后的教育及职业成就。

在印尼期间,唐娜姆的收入不够让奥巴马到雅加达国际学校就读的,于是,唐娜姆选择让奥巴马上普通学校,然后亲自教儿子。

奥巴马在回忆录中写道,每天清晨4点,唐娜姆就会叫他起床,“逼我吃早饭,随后教我学3个小时英语,接着两人分别去上班上学。”这样的情况每周持续5天。小奥巴马尝试过反对,但唐娜姆却说,“这对我来说更不轻松好吗?”

为了让儿子接受美国教育,1971年,唐娜姆让10岁的奥巴马独自返回夏威夷,跟姥姥姥爷住,进入著名的普纳荷学校。

让孩子干家务孩子可以更独立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朱莉•莱考海姆(Julie Lythcott-Haims)研究发现,让孩子做家务不但能锻炼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让孩子明白脚踏实地的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为更好的整体(比如家庭)做出贡献。

莱考海姆认为,儿时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能更好地跟同事合作,更热心,也更独立。

1972年,唐娜姆带着女儿返回夏威夷,攻读人类学硕士。母子三人挤在一间小公寓里,靠助学金维持生计,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奥巴马回忆说:“我尽全力帮助她,买菜、洗衣服、照顾妹妹。”

妈妈情绪稳定不在于陪孩子的时间多少

三年后,为了完成博士学位,唐娜姆决定回印尼做田野调查。

唐娜姆并不是个通常意义上的母亲,没有一直陪在孩子身边,但作为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她从不吝惜对孩子表达爱意。玛雅说,妈妈很喜欢搂搂抱抱,经常说“我爱你”,一天说一百遍也不烦。她会跟儿子一起欣赏落日,还经常大半夜把奥巴马从床上叫起来看月色。

美国家庭研究学术杂志《婚姻与家庭》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和孩子未来的成就没有关系。和数量相比,陪伴的质量更重要。

研究团队认为,母亲的压力,尤其是既想奋战职场又想陪伴孩子导致的压力,将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因为,情感是会传染的,母亲的沮丧会感染孩子。

妈妈上班职业女性的子女更优秀

来自哈佛商业学院的研究显示,职业女性的子女更优秀。调查发现,职业女性的女儿学历更高,职业表现更突出,收入比家庭主妇的女儿平均高23%。职业女性的儿子则更愿意承担家务、照顾小孩,更具有性别平等意识。

回到印尼后,唐娜姆先后在国际劳工组织、美国国籍开发署等机构工作,并在任职福特基金会期间,开发了小额贷款模式,这一模式后来成了印尼及全球小额信贷的范本。

而这也是唐娜姆的博士论文课题,经过十几年的工作、研究,1992年,50岁的唐娜姆终于博士毕业。

她的毕业论文长达1043页,题目是“印尼的锻造农民:克服所有困难生存发展(Peasant blacksmithing in Indonesia: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gainstall odds)”。

她通过小额贷款改善当地微观经济环境的例证,让她的研究广受关注及认可。

2006年,穆罕默德•尤纳斯因为发展了“小额贷款”和“小额金融”理论,创建孟加拉国乡村银行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奥巴马曾在自传中写道:“在我的生命中,她(母亲)是独一无二的永恒。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最仁慈、最高尚的精神。”

家长的心智失败只是成长的阶段过程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戴克(Carol Dweck)发现,孩子(包括成年人)对成功的看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型心智模式(fixed mindset)”,认为人的性格、天赋、创造力都是天生的、静态不变的;另一种是“成长型心智模式(growth mindset)”,认为失败并不是愚蠢的证据,只是成长的阶段过程。

戴克认为,这两种心智模式决定了一个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对孩子的影响尤其巨大。

2015年,有记者问奥巴马:“谁是一生中对你影响最深的人?”奥巴马回答说:“我母亲。像很多单亲母亲一样,她是那种真的给了我自信、让我相信自己能做任何事的人。她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花了10年时间,但是她做到了,我看着她经历了这一切。”

父母的经济地位

经济条件影响孩子潜能。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孩子的潜能更不受限。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肖恩•里尔登(Sean Reardon)研究发现,五分之一的美国儿童是在贫困中长大的,这种状况限制了他们的潜能。

唐娜姆的经济状况一度不好,但是奥巴马的爷爷姥姥给他们提供了支持,尤其是奥巴马的姥姥玛德琳。她只有高中毕业,但极为能干,从秘书一直做到夏威夷银行第一个女性副总裁。玛德琳把外孙送进了普纳荷中学,全校1200名学生,只有三个黑人,其中一个就是奥巴马。

唐娜姆于1995年去世,死于卵巢癌,终年53岁。

唐娜姆是个不一般的妈妈:在半个美国的法律都禁止种族通婚的年代,她嫁给了一个非洲人;单独抚养两个混血孩子长大;曾穷得领救济金;用二十年攻读博士;作为一个西方国家的单身女性,在艰苦而动荡的印尼乡村工作多年;坚信儿子不同凡响……

但最后的结果和各项研究都证明,这些统统不重要,并没有影响她的孩子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正如奥巴马所说:“我对母亲的爱无法表达,生活不顺利时,完全是母亲给了我力量。”他还表示:“母亲身体里蕴藏着天真无邪和理想至上,我想我的身体里也流淌着同样的血液。”

──转自《看中国》

责任编辑:王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