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逆来顺受 ‧ 之一

【新唐人2016年03月29日讯】读书时代学到逆来顺受这个词语,直觉上是个贬词,但又觉得非常真实地道出了自己成长的状况:既委屈又可怜,甚至泛起丝自卑的感觉。

在兄弟姐妹当中,自己排行第五;对上有大哥、大姐、二哥、二姐,下顾有三个妹妹。“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攀不上,“万千宠爱在一身”又轮不到。这倒好,只要能恪守长辈一切训示,搞好人际关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便可以处于“天不收,地不管”的状况。只是,不知道自己是否自由自在。

到上学念书,又因为个子不够高大,仪表又欠出众,学业成绩普通,自然不会是什么模范生、风纪、班长的人选。幸好那个时候民风淳朴,小朋友大多能够和睦相处,甚至守望相助。比如,在测验考试的时候,提供一点小帮忙。当然,在家里用的一套,在校园里面对校长、主任、老师以至学长,更是大派用场。

跑到奉行“森林法律”的街上游玩时,遇上“横逆”,“顺受”简直是保命的“灵符”。楚汉相争之时,被誉为“国士无双”、“出将入相”的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碰到巿井流氓,也得受“胯下之辱”!

大抵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华人社会出生的婴儿,成长后指点山河近半个世纪的“精英”,都是以这道“灵符”作为“立身处事”、“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传家之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指路明灯,“忍”受到自己登上个可以令让人逆来顺受的位置。

有生以来第一次自作主张,做出“叛逆”的行动,是18岁那年,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入学面试通知的一回。当时,香港中文大学的三间成员学院有两间来了信,一家准备收入商学院商业管理系,另一家就准备在文学院提供个中文系学位。

父亲当时租用了三层高的旧式唐楼顶层,开了家中国药材及成药进出口公司。大厅用作办公室,骑楼充当客厅,中间板间房是货仓,尾房是父母卧房及各家人更衣贮物室,后面有盖的露台就是卫生间、盥洗室及观景台,整层楼总体可用面积是800方呎。

父亲希望儿子可以克绍箕裘,选择入读商业管理系,将生意做大,儿子却选择了中文系!

文/章为群

(责任编辑:李丹)
——本文经《纪元心语》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