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11月29日讯】
神传文化,五千文明,重德行善,敬天知命,
名利无执,色气看轻,尤以色欲,三教严明,
十年文革,逆天而行,批判古圣,残害精英,
德风日衰,礼乐溃崩,灯红酒绿,尽显魔性,
魔性不除,彼岸难登,色欲不去,地狱中行,
劝君回头,欲寡心清,前车之鉴,善恶随行。
一、伏羲制礼
三国时期蜀汉学者谯周在其著作《古史考》中说:“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也就是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配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
赞曰:
五千文明,三皇奠基,
伏羲制卦,更制礼仪,
男女有别,尊天法地,
阴阳和谐,万世不易。
二、黄帝娶妻
古代有四大丑女,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黄帝之妻嫫母,因她为人贤德,黄帝娶她为妻。并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吕氏春秋•遇合篇》:“嫫母执乎黄帝。黄帝曰:厉汝德而弗忘,与汝正而弗衰,虽恶何伤!”)。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赞曰:
五帝治世,以德为尊,
黄帝娶妻,上应天心,
内经劝诫,寡欲保真,
繁盛华夏,万古功勋。
三、桀宠妹喜
夏桀,夏朝末代昏君,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但嗜酒好色,宠妹喜,废朝政。忠臣谏曰:“好色为亡国之基。”桀曰:“朕闻庶民,男分女归,暖衣饱食,出入共车,夫妇相随。朕为一国之君,与妹喜共乐,何好色之有?”后被成汤所灭,放于南巢,自焚而死。
评曰:
桀骜不驯,自持孔武,
沈迷妹喜,忠臣谏阻,
德衰而亡,自取其辱,
兴替由天,武可凭乎?
四、纣迷妲己
商纣,殷朝无道暴君,刚愎自用,喜谗拒谏,宠爱妲己,不理朝政。听信妲己之言,惨无人道,诸侯弃之,百姓恨之。周武王为拯救兆民倒悬之苦,率领诸侯,吊民伐罪。纣王之臣民,众叛亲离,自知大势已去,着玉衣,于鹿台自焚。
评曰:
前车之鉴,不以为然,
更甚于桀,叛道逆天,
独宠妲己,刚愎专权,
武王振臂,亲离众叛。
五、坐怀不乱
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柳下邑人,其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流传。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鲁国有一男子独居,邻居一位寡妇也是独居。一天夜里风雨大作,寡妇房子被摧毁,妇人来到男子门前请求庇护。男子不让妇人进门。妇人说:“为何不像柳下惠,用身体温暖来不及入门避寒之女子,而别人也不认为其行为非礼。”男子说:“柳下惠可以开门,我不能开门。我要以我之‘不开门’,来学习柳下惠之‘开门’。”
赞曰:
君子之德,千古留香,
慎独守节,不乱纲常,
垂范后世,相继俩俩,
不开学开,足堪褒扬。
六、晏子老妻
晏婴,又称晏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外交家。齐景公当政时期,晏子深受景公器重。
一天,齐景公到晏子家中作客,喝到尽兴的时候,景公正巧看到晏子的妻子,便向晏子问道:“刚才那位是先生的妻子吗?”
晏子答道:“是的。”
景公笑着说:“嘻,又老又丑啊!寡人有个女儿,年轻貌美,不如嫁给先生吧。”
晏子听后,恭谨地站起来,离开坐席,向景公作礼道:“回君上,如今臣下的妻子虽然又老又丑,但臣下与她共同生活在一起已经很久了,自然也见过她年轻美好的时候。而且为人妻的,本以少壮托付一生至年老,美貌托身到衰丑。妻子在年轻姣好的时候,将终身托付给我,我纳聘迎娶接纳了,跟臣一起这么多年,君王虽然现有荣赐,可晏婴岂能违背她年轻时对臣的托付呢?”
于是,晏子再拜了两拜,委婉辞谢了景公,景公见晏婴如此重视夫妻之义,便也不再提及此事。
又有一次,田无宇劝晏子休掉老妻,晏子说:“晏婴听说,休掉年老的妻子称为乱;纳娶年少的美妾称为淫;见色忘义,处富贵就背弃伦常称为逆道。晏婴怎么可以有淫乱的行为,不顾伦理,逆反古人之道呢?”
赞曰:
晏子为臣,忠君爱民,
晏子为人,德高堪钦,
俭朴廉洁,仁义礼信,
孔子赞之,行为恭敏。
七、孔子劝诫
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对于这段话,黄孝直论曰:“《论语》云:‘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圣人之于色,无时而不戒也。《礼》,庶人非五十无子,不娶妾,其不二色可知……乃孔子概不之及,特提出‘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一语,诚重之也,抑畏之也。盖人之方少,犹草木之始萌也,百虫之在蛰也。草木当始萌之日,而即摧其芽,未有不枯槁者。百虫当藏蛰之会,而忽发其扃,未有不死亡者。圣人提醒少年,使其力制色心,悚然自爱,以保养柔嫩之驱。少年时能于此色欲一关,把得牢,截得断。他年元神不亏,气塞两间,立朝之日,精神得以运其经济,作掀天事业。真人品,真学问,皆由于此。即使不成大器,亦必克尽其天年,不致死于非命,此少年所当猛省也。”
赞曰:
圣人之教,规范人伦,
忠孝廉耻,仁义礼信,
男女有别,授受不亲,
劝诫少年,诚重之心。
八、孟子寡欲
孟子曰:“养心者,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印光论曰:“孟子曰:‘养心者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康健时尚宜节欲,况大病始愈乎?十年前一钜贾之子,学西医于东洋,考第一,以坐电车,未驻而跳,跌断一臂,彼系此种医生,随即治好。凡伤骨者,必须百数十日不近女色,彼臂好未久,以母寿回国,夜与妇宿,次日即死。此子颇聪明,尚将医人,何至此种忌讳,懵然不知,以俄顷之欢乐,殒至重之性命,可哀孰甚!……光常谓世人十分之中,四分由色欲而死。四分虽不由色欲直接而死,因贪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间接而死。其本乎命而死者,不过十分之一二而已。茫茫世界,芸芸人民,十有八九,由色欲死,可不哀哉?……”
赞曰:
继往开来,发挥圣心,
以仁为本,寡欲清心,
人称亚圣,以尊其身,
母因子扬,三迁择邻。
九、道家钟离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这首著名的《警世》诗据说是唐代吕洞宾祖师所写。而他的师父汉代钟离权的戒淫歌也广为流传:
谁家少艾颜如玉,钟情故意迎人目。
多少贤豪善检束,到此关头便失足。
可怜失足欺幽独,妄谓罪微犹可赎。
岂知天将淫恶录,载在簿中罚欲酷。
折尔祖宗遗下福,削尔前生修下禄。
损尔悠悠好寿数,斩尔绵绵广嗣续。
罚之不已令变畜,甚至永使堕水族。
看此惨报我亦哭,叹人何苦迷粉髑。
今恳世人听忠告,好色来前避欲速。
他女原非尔花烛,他妻原非尔眷属。
他女勾尔入他屋,尔莫从他暗相逐。
他妻诱尔同他宿,尔莫与他私相熟。
尔若魂销无把握,但想一误入地狱。
尔若欲火难降伏,但想一犯遭冥戮。
想到此间身鷇觫,自觉心灰如槁木。
心如槁木纯无欲,神鬼闻之皆敬服。
赞曰:
汉朝钟离,八洞神仙,
十试洞宾,度化上善,
劝诫世人,游戏人间,
手持蕉扇,扇去痴贪。
十、白马传经
相传汉明帝感梦遣使西行求法,使者在大月氏抄写了佛经四十二章。由此,佛教史上常常把《四十二章经》作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同时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这一寺院据说是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成为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四十二章经》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赞曰:
释教东传,明帝感应,
遣使求法,白马传经,
四十二章,彰显佛性,
中华三教,从此鼎成。
十一、糟糠之妻
宋弘,京兆长安人,东汉初年大臣,为人正直,做官清廉,直言敢谏。
有一次宋弘见光武帝,光武帝坐在新屏风前,上画美女数人,光武帝几次回头欣赏,宋弘严肃地说:“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光武帝当即令人撤去屏风,并笑着对宋弘说:“闻义则服,可乎?”宋弘答道:“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
当时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光武帝便与她一起谈论朝廷群臣,公主说:“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后来宋弘被光武帝引见。光武帝便叫公主坐到屏风后面,于是对宋弘说:“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宋弘答道:“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回头对公主说:“事不谐矣。”
赞曰:
正直清廉,敢于直谏,
得遇明主,常以德劝,
不弃糟糠,不忘贫贱,
影响时风,千秋凛然。
十二、孔明羽扇
诸葛亮选择一位丑女为妻,直到今天也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诸葛亮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如羽扇的故事:
据说幼时诸葛亮在高人指点兵书战法、天地变化的时候,有一天,他上山时发现一个新盖茅屋,正诧异间,茅屋里突然走出一位美丽无比、仪态万方的女子。她向诸葛亮招了招手,并请他到屋里下棋品茶,并对他说:“以后闲来无事,便来我这里下棋好了!”
从此以后,诸葛亮每日都去拜访那女子,两人每次都玩得十分开心。可是,每天老师的传授他却丝毫也听不进去,读书几遍依然不知其内容。老师看在眼里,自然知道原委,便对他说:“毁树容易栽树难!你看那女子楚楚动人便情不自禁。你可知道她本是天上的一只仙鹤?常来世间勾引凡人?”
诸葛亮听后深感惭愧,便向老师请教办法。老师递给他自己的枴杖说:她每日都会在山湖里洗澡,你便趁她洗澡时把她的衣服藏起来。她发现衣服不见,必要来找你算账。到时候你便拿此枴杖打她便是!
于是,诸葛亮就按老师说的做了。那仙鹤找不到衣服,便现出原形向诸葛亮的眼睛啄来。诸葛亮闪过后一把抓住了她的尾巴,然后便用枴杖向她打去。白鹤见势不好,急忙挣脱后而一飞冲天。只是急切间她的尾巴被诸葛亮拽掉了,从此便不能再回人间。后来,诸葛亮把她的尾巴做成了扇子,以此时刻警醒自己。
赞曰:
人称智绝,更具品德,
宁静致远,明志淡泊,
娶妻选丑,实因贤择,
后世敬仰,传说诸多。
十三、阮氏丑女
黄帝之妻嫫母、齐宣王之后钟离春、梁鸿之妻孟光、许允之妻阮氏,常被称为古代的四大丑女,她们都是以贤德著称。
许允,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士。
许允娶了阮德慰女儿为妻,花烛之夜,发现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从此不肯再进。
后来,许允的朋友桓范来看他,对许允说:“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
许允听了桓范的话,果真跨进了新房。但他一见妻子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妇一把拽住他。许允边挣扎边同新妇说:“妇有‘四德’,你符合几条?”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而读书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具备。”新妇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具备呢?”许允哑口无言。
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
赞曰:
君子百行,以德为首,
阮氏发问,许允哑口,
贤妻相夫,恩爱方久,
贤贤易色,何陋之有。
十四、尉迟敬德
尉迟恭,字敬德,唐朝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资治通鉴》记载了唐太宗与尉迟恭一段对话:
“朕想要将女儿许配给你,你意下如何?”尉迟恭叩头辞谢说:“我的妻子虽然出身低微,但与我同甘共苦好多年,我虽然才疏学浅,但也听说过:古人富贵了,不换妻子。娶公主一事并非我的本愿。”
《太平广记》中还有一段尉迟公的趣事:
隋朝末年,有个书生在太原居住。家里很穷苦,只好教书养家糊口。他家离官府仓库很近,有一次,他钻了进去,那库内有几万贯钱。他忍不住就拿些钱。这时出来一个戴金甲的人手里拿着枪对他说:“你要钱,可以到尉迟公那里要个公帖,这是尉迟敬德的钱。”于是书生就到处访求尉迟敬德,可一直也没有找到。有一天到了打铁的铺子里,听说有个打铁的尉迟敬德,正在赤着上身蓬着头发打铁。书生等到他休息了,就上前拜见。尉迟就问他:“为什么这样?”书生说:“我家很贫困,您又很富贵,想要五百贯钱,不知能不能给?”尉迟很生气说:“我是个打铁的,怎么能富贵?你是在侮辱我吧!”书生说:“如果你能可怜我,只要给我写个字条就可以,以后你就会知道怎么回事了。”尉迟没办法,只好让书生自己写字条。字条上写:“今付某某五百贯钱。”又写上月日时间,在最后署上尉迟的名。书生得到字条拜谢后拿着走了。尉迟和他的徒弟拍着手大笑,认为这书生太荒谬了。书生得到字条后回到库里,又见到金甲人,把字条呈给他,金甲人看后笑着说:“对”。让书生把字条系在房梁上边,让书生拿钱,只限五百贯。
后来敬德辅佐英明的君主,立下特大的功劳,当他解甲归田时,皇帝恩赐给他钱,另加一库财物还未启封。于是就得到了那一库钱,等开库看钱,对账查点,发现少了五百贯。正要处罚守库人,忽然发现在房梁上的字条,敬德一看,原来是打铁时写的字条。他一连几天惊叹不已,派人暗暗寻找书生。找到后,书生把所见到的事都告诉了敬德,敬德又重重赏了他,又把库中的财物分给了以前的朋友们。
赞曰:
尉迟敬德,刚正不阿,
富不易妻,古风古德,
钱财有定,善恶因果,
纷争徒劳,何必执著。
十五、青年仁杰
狄仁杰,并州太原人,唐代宰相。
狄仁杰年青时,生得面如冠玉,眉清目秀,相貌英伟。赴京应考途中投宿旅店,夜静灯下读书,突然一位美艳少妇来到他房里,原来是旅店主人的媳妇,结婚不久,丈夫去世,日间见狄仁杰俊秀非凡,春心澎湃难以克制,候至晚间以借火为由向狄仁杰挑情。
不料狄仁杰虽然知道她的来意,却丝毫不动心,而且友善地说:“见你如此艳丽动人,使我回忆起老和尚的话。”少妇好奇地追问是什么话,狄仁杰借机开导她说:“赴京前在寺中寄居读书,寺中老和尚见我相貌,曾经警戒我说:‘你相貌堂堂,将来必定显贵闻达,但是须要谨记,千万不可贪色犯淫,前程尽毁。’,老和尚的教诲,我一直谨记于心。你能够励志守节,乃难能可贵,切勿因一时的冲动,而败坏你的名节,况且你上有年老的公婆,下有年幼的儿子,都需要你一人承担照顾,古代妇人守节美德为世人称颂。”
少妇听了狄仁杰这番话之后,感动得流泪满面,拜谢说:“感谢恩公大德,从今以后,一定坚守妇节,以报恩公今日教诲。”然后再三拜谢而别。
赞曰:
少年之时,戒之在色,
莫毁前程,请看仁杰,
更能劝善,忠贞守节,
自利利他,传灯不灭。
十六、仁宗忍欲
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皇帝中执政最长的一位,生性恭俭仁恕。
谏官王素曾劝谏仁宗不要亲近女色,仁宗回答说:“近日,王德用确有美女进献给我,现在在宫中,我很中意,你就让我留下她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太监说:“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她们离宫,办好后就来报告。”讲完,他还泪水涟涟。王素说:“陛下认为臣的奏言是对的,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赵祯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赞曰:
人者仁也,仁义有道,
人者忍也,忍苦忍劳,
仁宗忍欲,上行下效,
太平盛世,以仁为号。
十七、司马温公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司马光,娶妻婚后十年余,夫人张氏没有生育,张氏很着急,司马光便宽慰她说:“有子无子皆由命定,不是强求所得。再说,普天下的孩子多的是呀!只要能为他们多做有益之事,使其成为于国于民有用之材,何必一定要自己生的呢?”张氏却一直想为其纳妾,司马光始终不同意。
一次,张氏为他物色了一个年轻姑娘,预备给他当妾。乘司马光稍作休息时,送她到书房来,司马光却丝毫未注意到姑娘临近身旁,姑娘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故意捧起一本书,上前问道:“请问大人,这是一本什么书?”原以为司马光会留意,跟她搭话,没料到司马光却庄重的拱一拱手答道:“这是《尚书》。”说完之后,又埋首文案,不理会她,姑娘只得知难而退。
后来张氏又为他选了一个姑娘作妾,自己借故外出,告诉那个姑娘等她离家之后,晚间到老爷书房去。姑娘打扮妥当,端着茶水,晚间来到老爷书房,司马光看见这位姑娘在他书房中出现,正色说道:“夫人不在,你来这里做什么?速去!”随即让她离去。
赞曰:
儒家三圣,如一表里,
自少至老,未尝妄语,
居处有法,动作有礼,
乐天知命,勤俭寡欲。
十八、你侬我侬
赵孟頫,字子昂,吴兴人,元代著名诗人、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管道升,浙江德清茅山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嫁元代吴兴书画名家赵孟頫为妻。
赵孟頫曾在五十多岁时有了纳妾想法,又不好和妻子管道升直接说,逐写了纸条留与妻子管道升:我为学士,尔做夫人,岂不闻白学士有小蛮、樊素,陶学士有桃叶、挑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娶几个秦妇、赵女、吴姬、楚云,又有何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病奄奄、清瞿瞿,脸上添了皱纹,为何只管占住玉堂春?
赵夫人于是写下了著名的《我侬词》相劝: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赵孟頫一看夫人写的《我侬词》,字里行间,情真意切,很受感动,倍觉惭愧。于是,彻底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在管道升病逝三年后也辞世,与管道升留下了百年恩爱之好。
评曰:
女子守贞,男当亦然,
恩义根深,情欲爱浅,
清心寡欲,圣贤皆然,
凡情去净,慈悲初现。
十九、懿德贞心
元代秦昭,扬州人,弱冠游京师,已登舟矣,其友邓某,持酒送行。正饮间,忽抬一绝色女子至。邓令拜昭,曰:“此女系仆与某部某大人所买之妾,乘君之便,祈为带去。”昭再三不肯。邓作色曰:“君何如此其固执也?即不能自持,此女即归于君,不过二千五百缗钱耳。”昭不得已,许之。时天已热,蚊虫甚多,女苦无帐,昭令同寝己帐中,由内河经数十日至京。以女交店主娘,自持书访其人。因问:“君来曾带家眷否?”昭曰:“只我一人。”其人勃然愠现于面,然以邓某之书,勉令接女至家。至夜,方知女未破身。其人惭感不已,次日即驰书报邓,盛称昭德。随往拜昭,谓曰:“阁下真盛德君子也,千古少有。昨日吾甚疑之,盖以小人之腹,测君子之心耳,惭感无既。”(《扬州甘泉县志》)
赞曰:
秦昭之心,浑全天理,
下惠再生,了无邪欲,
此女亦贞,淑媛爱己,
懿德贞心,景仰不已。
二十、阅微草堂
纪昀,字晓岚,道号观弈道人,清代文学家,直隶河间府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写,是一位老人的谆谆劝善,其自题诗曰: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传语洛闰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阅微草堂笔记》的故事或为亲身经历,或为他人述说,具有可信的真实性,是对善恶因果的诠释,冀望世人警醒,其中也不乏警戒色欲的故事,现举一则:
献县史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视龌龊者蔑如也。偶从博场归,见村民夫妇子母相抱泣。其邻人曰:为欠豪家债,鬻妇以偿,夫妇故相得,子又未离乳,当弃之去,故悲耳。史问所欠几何,曰:三十金;所鬻几何,曰:五十金与人为妾;问可赎乎?曰:券甫成金尚未付,何不可赎。即出博场所得七十金授之,曰:三十金偿债,四十金持以谋生,勿再鬻也。夫妇德史甚,烹鸡留饮,酒酣,夫抱儿出,以目示妇,意令荐枕以报。妇颔之。语稍狎,史正色曰:史某半世为盗,半世为捕役,杀人曾不眨眼。若危急中污人妇女,则实不能为。饮啖讫,掉臂径去,不更一言。半月后所居村夜火,时秋获方毕,家家屋上屋下柴草皆满,茅檐秫篱,斯须四面皆烈焰,度不能出,与妻子瞑坐待死。恍惚闻屋上遥呼曰:东岳有急牒,史某一家并除名。撄然有声,后壁半圯。乃左挈妻右抱子,一跃而出,若有翼之者。火熄后计一村之中,癎死者九。邻里皆合掌曰:昨尚窃笑汝痴,不意七十金乃赎三命。余谓此事佑于司命,捐金之功十之四,拒色之功十之六。
赞曰:
阅微草堂,正人身心,
凿凿劝善,谆谆说真,
聊斋志异,乱人魄魂,
末世流毒,难辨假真。
二十一、寿康宝鉴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据书中记载,为繁阳冯太史所辑,其后由谢汉云重订。其中记载各类戒淫格言以及明清时期福祸案等,是警戒色欲的劝世善书,其后屡经重刊。
下面摘取其中几则故事:
(一)余杭陈医,有贫人病危,陈治之痊,亦不责报。后陈因避雨过其家,其姑令妇伴宿以报恩,妇唯唯,夜深就之曰:“君救妾夫,此姑意也。”陈见妇少而美,亦心动,随力制之,自语曰:“不可!”妇强之,陈连曰:“不可不可!”坐以待旦,最后几不自持,又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难!”天明遁去。陈有子应试,主试弃其文,忽闻呼曰:“不可!”挑灯复阅,再弃之,又闻连声呼曰:“不可不可!”最后决意弃之,忽闻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难!”连声不已,因录之。榜后召问故,其子亦不解,归告父。父曰:“此我壮年事也,不意天之报我如此!”(福善案)
(二)李登,年十八为解元,后五十不第。诣叶靖法师问故,师以叩文昌帝君。帝君命吏持籍示曰:“李登生时,上帝赐玉印,十八发解,十九作状元,五十二位右相。缘得举后,私窥邻女,事虽不谐,而系其父于狱,以此迟十年,降二甲。继又侵其兄屋基,至形于讼,又迟十年,降三甲。后又于长安邸中,淫一良家妇,又迟十年。今又盗邻女,为恶不悛,禄籍削尽,死期将至矣。”师归以告,登遂愧恨而死。(祸淫案)
(三)明嘉靖间某生,东邻一妇甚艳,屡屡流盼,一日乘夫他往,穴墙招生。生亦心动,问从何来?妇哂曰:“君读书人,岂不忆逾东家墙乎?”生取梯而上,忽转念曰:“人可瞒,天不可瞒。”遂下。妇又趋于故处婉挑,生复情动,重梯而上,已骑墙欲过矣,又忖曰:“天终不可瞒。”急下,扃门而出。次年乡试北上,典试者进场之夕,秉烛独坐,忽闻耳畔言曰:“状元乃骑墙人也。”及榜后询及,始悉前事。(悔过案)
赞曰:
善书行世,上格苍穹,
警戒色欲,此乃大成,
明若观火,君子力行,
斩断色丝,跳出迷情。
神传文化,金光点点,历代君子,身行检点,影响时风,后世流转,今举几例,挂一漏万,如来法语,老子巽言,孔圣戒色,谆谆劝善,邪党恶毒,文化斩断,当今之世,愈加浊暗,善恶有报,天祐良善,无神恶论,害人不浅,世人可知,自己来源,快找真相,大法已传。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