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双枪黄八妹”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6月01日讯】有“双枪黄八妹”雅号的黄翠云抗战时期在江浙一带组成抗日游击队,多番重创日本部队及击沉敌艇,而声名大噪,日军对他恨之入骨,屡次对她发动“清剿”,却始终无法将这名传奇女子打败。

黄八妹原名黄翠云,1904年出生于江苏金山县,父母共有子女13人,她排行第八,故称“八妹”。后来,改名字黄百器。

江苏金山与浙江平湖沿海盛产鱼盐,出没江湖好汉。黄八妹家境不好,与父亲一起从事私盐买卖讨生活,因利润丰厚,盐贩常成为盗匪抢劫对象,所以盐贩纷纷自组武装商队,对抗盗匪抢劫。

黄八妹天生是射击好手,15岁开始,在腰际配挂两把二号左轮手枪护卫商队,17岁那年,家里运盐的船,被两艘较大盗匪船左右包夹,在寡众悬殊情况下,黄八妹不顾危险,拔出双枪跳上舱面,对着凶恶的盗匪就是一轮双枪快射,当场打死九名盗匪,运盐船转危为安。

而“双枪黄八妹”的名号从此传遍江湖,黄八妹成为整个太湖地区,鼎鼎大名的双枪手。

1937年底日军攻陷江浙边境一带,黄八妹的家乡亦告沦陷。那时黄八妹在地方上经已颇具势力,眼见日军及汉奸在家乡奸淫掳掠,胡作非为,她愤而率领自家人枪,以及收容部分失散国军,对日军进行游击战。

在乡民的支持下,她的队伍日渐扩大到400余人,但枪械不到100枝,为加强武装力量,她在淞沪会战炮声隆隆中,化装成难民到上海,找到“淞沪别动总队司令杜月笙”。

杜月笙一口答应黄八妹要求,拨交20挺轻机枪、300枝步枪、50枝手枪以及枪弹、炸药、手榴弹等,并委任她为浙边区特别行动大队少校大队长。

这时黄八妹已与另一支游击队领袖谢友胜结为夫妻,两支抗日队伍合并,游击队更扩充到1000余人,黄八妹指挥游击队,或化整为零、或集中局部优势,利用复杂地形、黑夜、隘道,对巡逻的小股日军展开袭击,造成日军官兵伤亡与装备损失。

黄八妹只要看见日军电报线杆、电话线杆,就拔枪一枪打烂电杆上的电线固定栓头,中断日军的通讯连络,然后伏击前来修复的日军通讯部队,让日军头痛万分。

1943年,黄八妹部队在平湖乍浦海口击沉一艘日本炮舰,日军大举“扫荡”谢友胜的家乡渡船桥,把他们的长子谢其昌和老少村民数百人(大多为黄谢两家亲友)逮捕,要胁黄八妹和谢友胜投降。

日军派人往返谈判,结果黄八妹拒绝投降,只答应如果日军释放全村人质,她的部队不再袭击当地日军。

然而,不顾人道和信义的日军,第二天就把300多人质在渡船桥村头用机枪屠杀清光,噩耗传到山区基地,黄八妹痛心欲绝,更加深了她对日军的痛恨,于是指挥部队对日军各地据点大举攻击。

自同年夏天起的一年中,她把海北地区日军48个乡镇据点,攻克了36个,并在友军支援之下,攻进海北重镇乍浦。

不久后,她的部队又因抢救国军飞行员程百祥,得到上级嘉奖,委任为江浙护航纵队司令,以配合日渐接近的盟军反攻行动,自此,日本军阀更视黄八妹为心腹大患,三番两次调动大军对她进行“围剿”。

1945年6月在平湖的一次战役中,日军没有出动战车重炮,只派遣200多名骑兵包抄突袭,等到黄八妹的警戒线发现情况不对时,已来不及向她通报。

黄八妹于危急关头机警地越墙逃出,跳进一条傍村的河中,她游得筋疲力尽,几乎葬身河底,幸得一位正在河畔采菱的李老太太搭救,又把她藏在木桶之下,才避过日军搜查而脱险逃生。

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终获最后胜利,黄八妹的“护航纵队”番号结束了,部队改编为平湖县保安总队。黄八妹则以地方士绅身份被选为平湖县参议员,参加地方复兴重建工作。

由于她自己未受教育,深知失学的痛苦,于是出资在地方创办了两所小学,造福家乡。

黄八妹后来担任“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海北纵队上校司令”,负责对浙江沿海各岛共军,展开海上突击作战,同时进行敌后情报搜集工作,屡屡建立功勋。国军大陈岛撤退,黄八妹随国军播迁台湾退伍,定居台北市,1982年辞世。

(责任编辑:古风)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