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的善行 得感恩之人舍命相报

文/周晓辉

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老话:“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什么都报。”“种善因,得善果。”然而,现代在无神论灌输下长大的不少人,却对这些老话嗤之以鼻,完全无视千百年来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教训。下边古书中记载的三则故事或许可以带来某种启示。

报答一饭之恩 舍命相救

春秋时期晋国灵公在位时期,生活非常奢侈。为修建一座大花园和花园内的高楼,他不惜向百姓加重课税。雕刻精美的高楼建好后,灵公时常在此饮酒游乐,有时还召优伶演戏。当老百姓在花园外围观时,灵公为了取乐,就在楼上张弓引弹,射向人群。看到人们慌乱地躲避和奔走呼号,灵公就哈哈大笑。

辅政大臣、大夫赵盾多次向灵公进谏,请求他不要以此取乐。灵公非但不采纳,还派锄麑前去行刺赵盾。锄麑领命后,在天色未明前,悄然来到赵府。此时赵府大门已开,身穿朝服、垂绅正笏准备参加早朝的赵盾,正在厅堂上打盹,等待天亮。锄麑见状退出门外感叹道:“我看相国居处端庄,不忘敬君,这样的大臣,就是国家百姓的忠臣,我若杀忠臣,就是不忠,若违背君命不杀,就是不信。不忠不信罪过相等,不如自杀以谢君命。”说罢,撞树而死。

晋国卿大夫赵盾身为国相,多次劝谏晋灵公。图为《帝鉴图说》之《德灭祥桑》描绘伊陟劝谏商中宗(局部)。(公有领域)

晋灵公刺杀赵盾未成功后,就邀请其到宫中饮宴,打算在其酒醉时派武士击杀他。宫中宰夫(注:古代掌管膳食的小吏)示眯明得知此计谋后,担心赵盾酒醉不能起身,就在酒到三巡时趋前大声说道:“臣子陪侍国君饮酒,礼上不超过三巡。”于是扶赵盾离开饮宴的所在。彼时潜伏的武士还未到达,灵公就先放出宫中的猛犬扑咬赵盾,示眯明奋力搏杀,将猛犬杀死。

灵公大怒,下令武士追击赵盾和示眯明。示眯明掩护着赵盾逃出了宫中,赵盾问他为何舍命搭救自己,示眯明答道:“我是首阳山桑树下饥饿之人,感念相国一饭救命之恩,特来相救。”说完就转身离去了。

原来多年前,赵盾在首阳山下打猎时,看见山下有一人躺倒在桑树下。赵盾过去询问,这个人说自己叫示眯明,是晋国人,在外游学三年刚刚回来,因为盘缠用尽,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赵盾心生怜悯,就赐给他东西吃。

示眯明留下一半后,才吃另一半。赵盾问是何故,示眯明说:“我出外三年,不知家中母亲是否还安好。我想把大人所赐的食物孝敬给母亲。”赵盾为其诚孝之心所打动,又另外赐予他米饭和肉,让他带给其母。示眯明拜谢而去。后来,他应募进入宫中当了宰夫,而赵盾几乎忘记这件事了。

此后,赵盾离朝隐居,而沉浸在声色犬马中的灵公,不久被赵衰庶子的后代赵穿杀死了。

此后,赵盾离朝隐居。图为宋 廉布《山崖林屋》,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听取父亲合理的遗命 获结草报德

春秋时晋国有位将军叫魏颗,他是大夫魏武子的儿子,为人明礼敦厚。

当时秦国的桓公为了使秦国更强大,曾派名将杜回率领军队攻打晋国。魏颗率兵迎战,在辅氏(今陕西省辅邑县)与秦军交战。在两军作战时,魏颗忽然遥见一位老者在杜回面前结草,绊住杜回的脚,杜回因此跌倒在地,被其擒住。于是魏颗赢得此战,为晋国立下了大功。

当天晚上,魏颗在梦中见到了白天所见的老者,老者作揖道:“我是你所嫁出的妇人祖姬的父亲,承蒙将军顺从你父亲合理的遗命,善待我的女儿,没有让她殉葬,我在九泉之下,非常感激将军,所以特来结草报德,帮助将军成功。”魏颗醒来后才明白,正是从前自己的一个善行,才得以在今日打败了秦军。

原来魏武子有一个爱妾名叫祖姬,没有子嗣。魏武子平日身体一有病时,就嘱咐魏颗说:“祖姬是我所爱的女子,年纪还轻,我死后,你当为她选择合适的人家把她嫁了,使她终身有个归宿,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安心瞑目了。”后来魏武子病体沉重,临终时又嘱咐魏颗让祖姬殉葬,好在地下陪伴他。

不过,魏武子死后,魏颗并没有让祖姬殉葬,而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家将其嫁了出去。有人问他为何不遵从父亲临终的遗命。魏颗说:“父亲平日吩咐我要善嫁此女,使她有个好归宿。到了临终之际却神智昏乱,又命我将其殉葬。为了不陷父亲于不义,所以我不遵从父亲昏乱时的遗言,而听从父亲合理的遗命,帮助父亲成就德泽。”

魏颗赢得此战,为晋国立下了大功。示意图。明仇英临萧照《中兴瑞应图》卷描绘宋高宗出使金营片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关怀斟酒之人 遇贼难得脱

南北朝时期的陈朝有个叫阴铿的人,博览群书,能诗能赋,名震当时。他也因此深受陈文帝的赞赏,先后做过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

一天,阴铿与一群朋友喝酒,看见斟酒之人来回奔波,十分辛苦,顿起同情之心。于是他亲自给斟酒之人送上一杯酒和一些烤肉,以慰其心。众朋友都取笑他。阴铿解释说:“我们这些人终日痛饮,然而执酒杯斟酒的人,却忙忙碌碌,根本不知道酒的滋味,这不近人情啊。”一番话,让斟酒者非常感动。

到了侯景之乱时,阴铿被贼人擒获,其后有一个人不顾危险将其从贼人手中解救出来。询问后,阴铿才知道,解救自己的人正是昔日饮宴中的斟酒之人。

所谓无意中种善因而得善报,这三个历史故事解释得再明白不过了。@*#◇

参考资料:

《史记‧晋世家》
《左传》
《南史‧梁阴子春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