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7月05日讯】2020年7月2日,年仅24岁的大陆著名围棋职业八段棋手范蕴若坠楼身亡,震惊大陆棋坛。据说是由于抑郁。
现在,中国人得抑郁症的人数是越来越高,很多都到了要看心理医生和吃药的程度。其实,抑郁是比较严重的词了,表现轻一些的,有什么焦虑,紧张,失眠,经常感觉疲惫等等,可能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抑郁离我们每个人有多远呢?我们的心理健康有没有亮出红灯呢?面对痛苦和压力,烦闷和挫折,我们应该如何整理自己的心情呢?面对难关,有的人可能就自杀了,有的人可能就抑郁了,有的人可能走上犯罪道路了。
有的人可能就没什么感觉,大大咧咧的就过去了。《红楼梦》里有每天洒泪不停的林黛玉,也有大气豪爽的史湘云,虽然都是孤苦伶仃的身世,寄人篱下的生活。用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环境造就着人,一个城市,一个职业里面的人面对同样的环境,承受同样的社会上的或者职业上的压力,为什么有些人会抑郁,或想不开,有些人就不会呢?
现代科学对此也是有研究的。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看,一种观点认为:不同的基因对环境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基因对环境不敏感,就不容易产生抑郁。有的基因对环境特别敏感,如果环境恶化,得抑郁的概率飙升。除此之外,科学家认为,每个人人生早期的经历甚至早在母亲怀孕时期的经历也会影响这个人对环境的反应。
心理学家在怀孕的母猴子身上做实验。让怀孕的母猴暴露在噪音中,时常受到惊吓。结果发现,这种母猴子生下的小猴子,与正常怀孕生产的猴子相比,行为会显的紧张和不适。科学家发现,长时间处于压力环境下的母猴子, 会分泌一种物质,叫皮质醇,也叫压力荷尔蒙,而皮质醇会通过胎盘被胎儿吸收,因此会影响到小猴子。科学家对老鼠也做过实验,发现负责任的母老鼠和不负责任的母老鼠养育出来的小老鼠,它们的行为反应是不同的。
以上是对动物的研究,心理学家对人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婴幼儿时期得到的关爱会影响他们长大后对外界压力的反应。比如,早期缺乏关爱的人,长大后对压力的情绪反应更强烈,会表现出更明显的恐惧行为,对负面消息反应过激等。
心理学为了做研究,就找了一些从孤儿院被领养走的孩子。这些孩子都在1岁以前入住孤儿院,然后大部分在两年内被领养。你想想,孤儿院条件有限,都是一个工作人员同时照顾很多孩子,孩子们不可能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人们一般认为小孩子3岁以前没有记忆,按理说,没有记忆的这段时期,即使遭受什么冷落和孤寂,也是记不住的,不应该影响以后的生活。
但是对照一直由亲生父母照顾长大的人,这些在孤儿院呆过的孩子,他们的皮质醇水平高。表现出来就是在同样的环境中,之前在孤儿院短暂呆过的人,他们会表现的更焦虑和恐慌。而在孤儿院呆的时间越长,越表现出更高的焦虑水平。
中国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说:一个人如果小的时候没有被善待过,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之后会善待这个社会。她还说:太多的问题,都形成于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冷漠、荒疏、娇宠,父母自身的心理问题,都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养成。
很多人有这样的抱怨:说自己小时候,或者青少年时期与家人或亲戚朋友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会像刻录的电影一样一直刻录在记忆里,怎么也抹不掉,感受的那种伤害和阴影一直伴随着自己的一生,直到什么时候自己真正释怀了,真正能理解对方了,原谅对方了,才可能会淡忘掉。否则会一直是心里的一个芥蒂。
李玫瑾说:有一种人脾气暴躁、容易激动,还有一种人平和大度,前一种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后一种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非常到位的。所以早期的教育和抚养对孩子的性格心理的养成和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同样面对高压,有些人依然可以保持心理健康,而另一些人却早早崩溃,也就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科学认为,人的基因和早期的生活环境(甚至母亲怀孕时期的经历)都会影响人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发现还有一种人容易抑郁,那就是有的人早年生活太顺利了。年少时就出名,出类拔萃,比赛中总是获奖,考试总是拔得头筹,反正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小伙伴们都羡慕他,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的一片赞誉声中长大起来的。等成年以后,离开了那个顺风顺水的环境,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或者是进入社会了,生活中开始遇到挫折了,突然间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可能在别人看来没什么的事情,对他来说就像天塌了一般严重。就好像一个人,从小在蜜罐里长大,吃的是奶和蜜,耳朵灌的也都是别人赞誉。
突然间,生活灌给他几只苍蝇,或者不小心吃到了大便,而且往后的生活还有继续这样吃苍蝇,吃大便。他就受不了了,可能就自杀了,也可能就抑郁了。所以,孩子小的时候,人年轻时,多吃点苦是好事。到后来承受力就越会好了。
中国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因为,男人从小就要培养坚强不屈吃苦耐劳的性格,以后才能承担起男人的责任,才能养家糊口;女儿富养,是为了让她增多见识,培养气质,不要被小利益所驱使和诱惑。现实生活中,很多的逆子都是小时候父母对他百依百顺造成的。
如果一个小男孩,从小在泥地里摸爬滚打的玩着,时不时摔一跤,可能就吃一口泥,里面可能有屎有虫子的,他也不当回事。等他长大后再吃什么苦,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好莱坞明星,尼古拉斯凯奇,演电影时吃过真的蟑螂,而且那是他自己设计出来的桥段,那个镜头他拍了三遍才过。
历史上一代枭雄,唐太宗李世民曾经亲身吃活的蝗虫来为民除害。这是记载在史书《贞观政要》中的一件真事。(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duō)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成灾。)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
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蝗虫)诅咒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自己一人(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说完)于是就把它吞了。从此蝗虫不再成灾。
唐太宗贵为皇帝,完全可以不这样做,他为了百姓不再受蝗虫的侵害,自己就主动要这样做。尼古拉斯凯奇算得上是当年好莱坞的一线明星了。人呢,看着别人表面的富贵荣华让人艳羡不已,你不知道背后,他承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如果让你去经历这些,去承受这些,你是否能经受的起呢?
前面我们分析了产生抑郁的一些背景和原因,那真正遇到很难过去的关和难的时候,要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解脱出来呢?
1.有专家建议要多运动。研究发现,一定量的运动,比如一天半个小时的运动,能够刺激内啡肽的释放,还能对交感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帮助压力荷尔蒙的释放。
2. 或者找人倾诉一下自己的苦闷心情,也能释放很多的不良情绪。
3.或者吃一些精致美味可口的食物,觉得世间还有这些美好的事物,就不再想不开或者走极端了。
4. 发挥想像力,练习去想像更大的图景。不再仅仅关注于眼前那让人痛苦的事情了。或者抬头看看蓝天白云,一望无际,浩渺空灵,自己和自己烦恼的事情都是那么的渺小,微不足道。
有人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人可以追求快乐,但其实: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这一生难得有三天好日子过。什么事刚得意,高兴没三天,马上生活就赏过来一个大棒子,瞬间被砸的晕晕乎乎的。人生就是这样。人生本来就是苦,人来一世很大程度上就是来吃苦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人脸长的这模样,眉毛是个草字头,鼻子底下一个口,这是个什么字呀?是不是个“苦”字?好像这脸上天生写着一个“苦”字。生活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和磨难,关键是你怎么去对待它,抱着什么心态来面对困难。
中国古代圣贤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成了佛了,这些磨难、这些苦,可以历练人、成全人。因为人就像一个容器,你能承受多少,完全取决于你心的容量。
心的容量如果是个小酒杯,一个小石头扔过啦,可能心就碎了一地。如果容量是个茶杯,一个碗口大的石头就把心堵住了,心里堵着,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的。如果心像一潭湖水的容量,别人仍多少石头,明枪暗箭的怎么投过来,可能就是湖面起一些涟漪而已。
如果心像大海一样广博,多少石头扔过来,可能连涟漪都看不到了。在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中肯定有很多很多的矛盾,很多很多的苦,?别人向不向你扔不扔石头,你管不了,但是我们可以管我们自己,扩大我们的心胸,我们的心放的越来越大。别人再怎么扔石头,也影响不了你了。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性,困难一方面让我们承受痛苦和压力,另一方面它帮助我们扩大心的容量。激励我们化压力为动力,更上一层楼,最终战胜困难后,达成目标,人又成长了又进步了。
大家都知道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吧?虽然蔺相如没招惹大将军廉颇,但是廉颇就是要找蔺相如的麻烦。为什么呢?妒嫉呀,廉颇觉得,我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攻城掠地得来的战功,蔺相如只是靠耍嘴皮子,因为完璧归赵这件事,一下子就被封为上卿,地位在我的上面了。这怎么能忍受呢。
大将军廉颇虽然战功赫赫,可是他的心胸,他的心里边,只能装下他自己,他痛苦委屈的不行。而蔺相如呢,过去叫“宰相肚里能乘船。”蔺相如的心胸装的是赵国所有人。他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假如我们自己窝里斗,国家就得灭亡了。秦国不敢进犯赵国,就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这样看来,蔺相如心里装的不只是赵国人,还包括秦国的人,包括秦王,因为他心里能包容下秦王,他才能明白秦王想什么。
因为他胸怀天下,他才能明了天下大势的走向。当廉颇明白了蔺相如有这么大的心胸,廉颇的心胸也变大了,不再看重别人的官高,自己的官低了,所以廉颇就能够负荆请罪,留下一段历史的佳话,这就是感化人,而不是用斗的方法。
好的,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请大家帮忙订阅和传播这个频道,也请您按小铃铛,这样我们每次有新影片您就能收到通知。感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观看【脑洞vs黑洞】系列视频。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