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共突射东风导弹是一大败笔 凸显内部危局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8月29日讯】近日,中共向南海发射4枚东风导弹美中军事对峙加剧,引发舆论关注。有分析认为,中共突射所谓“航母杀手”导弹,过早掀开底牌暴露军事实力,是一大败笔,正中美军下怀。另外,中共声称“不开第一枪”,却在北戴河会议之后突然做出大动作,很可能是内部不同调,当局被迫亮底牌,表面上对外,实则是对内。

中共暴露军事实力 正中美军下怀

美中军事对峙仍在相互试探阶段,并没有真正交手,中共军队就匆匆亮出了所谓杀手锏。8月26日,中共向南海发射多枚东风中程导弹。该导弹被认为是中共唯一具备中远攻击能力的武器,中共此前一直保密,很少向公海试射。

中共通过《南华早报》放风,声称发射了2枚导弹。但美军向媒体透露,中共实际发射了4枚导弹,美军RC-135侦察机还搜集了数据参数。

为何中共只说发射了2枚导弹?有分析认为,一种可能是,中共有2枚导弹没能落入预定目标,所以不想说,否则就丢丑丢大了。不过,这也意味着,中共军方的一举一动,已在美军掌握之中。美军的卫星、侦察机和神盾舰雷达,掌握了中共导弹从发射到下落的全过程,而且早早就部署了。

时事评论人士沈舟在大纪元撰文称,中共发射导弹是军事应对的一大败笔,过早掀开了底牌,暴露了自己的军事实力,更激怒了周边国家,正中美军下怀。

中共发射导弹之后,美军立即做出了实质性的回应。8月27日,美军马斯廷号导弹驱逐舰进入了西沙领海,而且就在导弹下落的附近。美军神盾舰、航母都没有闪避,而是继续航行,至少表明美军有把握拦截中共的东风导弹

另一种情况是,中共的东风导弹根本打不到美国航母,完全是自我吹嘘。中共虽然具备了导弹发射能力,但从未验证过可以打击移动目标。

沈舟在文章中指出,美军称,此次中共的导弹落在了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之间海域。这表明,导弹直接落入了海里,并没有真正的目标。而且依照中共目前的雷达侦察能力,恐怕很难真正跟踪到美军航母,也就难以把航母的准确位置传给北斗卫星,再传递给东风导弹引导装置。

文章分析,美军航母近日不断在南海、菲律宾海、台海、东海游弋,应该一直在同时侦察中共东风导弹的机动性,至少证实了东风-21部署在沿海,完全可以出动B-1B轰炸机远距离清除。东风-26应该主要部署在内陆省份,将是美军B-2隐形轰炸机的打击目标。中共的常规武器实力,美军基本摸清了,中共再无秘密可言。

沈舟表示,中共过早亮出底牌,美军却还游刃有余,中共军队忽然就尴尬了。按照7月份日本防卫厅的白皮书,中共东风-26导弹共72枚,东风-21导弹,共134枚。1枚东风-21就是数千万人民币,1枚东风-26至少上亿人民币。都打完了还有什么呢?岂不更尴尬?

另外,中共向南海发射导弹,虽然声称不针对任何国家,实际却惹恼了周边国家。菲律宾政府直接表示,需要美军在南海保护。

沈舟认为,中共盲目发射东风导弹,实在是一大败笔。中共原本想威慑美军,阻止美军航母继续在南海游弋,结果美军不在乎,而南海各国都更坚定的站到了美国一边。

目前全世界的西方民主国家,对中共实行了全方位的军事包围,其中在南海、台海、中印边界的战争,可能一触即发。美国国防部长的声明已经透露,必要时,美军很可能先下手为强,而不是后发制人。

中共被迫亮底牌 内部纷争不一般

另外,引起外界注意的是,中共试射东风导弹,党媒却意外保持沉默。中共火箭军发射中程导弹,至少需要中央军委批准,或者习近平直接批准。既然批准了发射,为什么不让中国人知道,显得十分蹊跷。

时事评论人士钟原在大纪元撰文称,中共此次突然亮底牌,凸显其内部出现危局。文章称,北戴河会议之后,习近平密集亮相,而且无端搞出一个向警察授旗,再次强调“绝对忠诚”。这表明,中共内部的纷争确实不一般。

各种迹象表明,北戴河会议导致中共内部争执不下,还涉及了领导权问题。习当局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动作,试图消除内部的种种不同声音。发射导弹,向美军挑衅,亮底牌,导致无可挽回的外部局势。中共对外亮底牌,实质是对内部亮底牌,借机摆平各方势力,强迫内部统一、遵从现任高层领导。

钟原认为,中共表面可以向外部低头,但绝不向内部低头;万不得已,故意搞坏外部关系,导致既成事实,令内部无法再争论。一切都是权力之争。试射导弹、抖音起诉、王毅到欧洲大谈美中冷战,这都是一脉相承的路数。

8月27日,中共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声称,“近期,美方加大对华挑衅施压力度,对此我们的态度清晰明确:一是反对,二是不怕。”

钟原表示,中共军队反对与美军一战,这表明,中共军队自知实力差距太大;说“不怕”,实际是内心害怕,才故意说不怕。假如真的不怕,应该说,“坚决击退来犯之敌”。实际上,中共政权十分担心,一旦开战就会垮台。

吴谦还指责美国“妄图制造意外事件和军事冲突”。钟原认为,吴谦这可是说了心里话,中共害怕美军先发制人。中共不想打,也不敢打。

(记者罗婷婷报导/责任编辑:戴明)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