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8月02日讯】多家外媒周一(8月1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预报,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将在周二至周三(8月2日至3日)访问台湾,作为她亚洲之行的一部分。
佩洛西是美国总统第二顺位继任人。她访台的时机恰逢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关系恶化之际。外界在猜测佩洛西与台湾总统蔡英文会晤将谈些什么话题。
美国众议院议长之前也有秘密访台的先例。25年前,时任议长、共和党议员纽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台译金瑞契)访台时的官方通告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根据台湾总统府1997年4月2日发出的接见美国众议长访问团通告(原文点这),时任总统李登辉与金里奇等众议员们会晤时的主要话题集中在如何理解两岸关系、“一中政策”、强调台湾不会独立以及当时的台海现状。
李登辉对议员们远道来访,表示诚挚的欢迎之意。
李登辉强调台湾没有必要 也不需要宣布独立
时任总统李登辉首先强调,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我们没有必要,更没有需要宣布独立”。
李登辉说:“我们希望两岸能维持安定,并且能恢复对话,以和平的方式来处理两岸问题,更是我们的立场。”
通告提及,包括金里奇等众议员都相当关心两岸的发展,他们也表达了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看法,并认为两岸的和平是美国政府所乐见的。金里奇等也肯定了台湾政治民主与经济发展的成果。
台湾理解的“一个中国”意涵
针对“一个中国”的问题,通告说,李登辉特别表示,1972年美国与中共签订“上海公报”陈述得很清楚:“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李登辉说,自此以后,两岸人民各自表达代表中国,但是现在“中共却主张一个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省”,对此,“我们当然无法接受”。
李登辉强调:“我们主张,两岸统一以后的民主、自由国家,才是一个中国……我们不可能放弃‘中华民国’来寻求国家的统一。”
他向金里奇等众议员们进一步说明了“一个中国”的意涵。李登辉表示,“一个中国”应是容许双方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希望一个中国是统一之后自由、民主、均富的中国”,中共目前想把台湾当作其一省,“我们绝不接受”。
遭中共排挤 台湾为了生存必须进入国际社会
李登辉还指出,中共自加入联合国以后即指称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他国不得干涉,由于中共这种顽强的态度,使许多国家渐渐接受这种说法,也使台湾受到国际社会排斥,更不能在联合国之列,这是相当不公平的。
通告称,李登辉指着会客室墙上挂着的国父孙中山先生遗像,告诉金里奇议长说,中华民国由孙中山先生创建至今已有八十六年,“我们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这也是为什么本人要向各位强调,中华民国不必要,也不需要寻求独立的原因”。
李登辉批评了中共随便扣帽子、打压台湾的做法。他说,“中共认为达赖喇嘛来访,国家发展委员会的共识,乃至于应邀参加巴拿马运河会议,都被中共视为搞分离、搞独立”,中共这种思维与说词都是无稽之谈。
因此,李登辉强调,台湾走入国际社会寻求存在与发展,因为存在才有希望,存在才能发展,存在也就是这个价值,而中共畏惧的就是中华民国的存在。
李登辉:两岸关系停滞 或与北京内斗有关
李登辉表示,台湾一直努力希望两岸能朝和平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事实上,我方的门一直是敞开的,但是,对于我们所提出各种建设性、善意的谈话,中共至今都没有任何回应。”李登辉说。
他表示,1996年至今两岸关系的停滞,或许与中共领导阶层内部的权力斗争有关,因为中共当局没有一个人能作决策,两岸的协商也因而无法恢复。
“本人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绝对希望两岸能和平的交往,也期待彼此的对话与协商能重新开启。”李登辉说。
为自保 台湾要增购防卫性武器
谈到安全的维护问题时,李登辉特别明确地表示,台湾希望增购先进的防卫性武器装备,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护本身的安全与保障人民的福祉,因为中共仍然不愿公开宣布不以武力侵台,而以1996年中共举行的飞弹演习为例,可以充分看出,中共对台湾的企图。
李登辉认为美众议长访台具重要意义
在谈话中,李登辉也对美国朝野对中华民国的关注和协助,尤其是美国国会的支持,表达谢意。
李登辉说,虽然这次美国众议长访问团在台湾停留的时间很短,但是最重要的是美国国会并未忘记在台湾的中华民国。
他说,这其中至少有两项重要的意义,第一,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美国在全世界最好的朋友,也是美国价值体系与理想——自由与民主——的象征;第二,就美国在西太平洋,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战略考量而言,台湾位居重要的地理位置。
李登辉同时重申,“我们的大陆政策维持不变,促使中国统一于自由民主及社会正义之下,仍然是我们坚持的国家目标,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一项事实:中国目前仍处于分治的状况。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希望利用未来三十年来建设更自由、民主、繁荣的国家,以便在时机成熟时,我们可以平等的地位与海峡对岸讨论国家统一问题。”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陈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