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李世晖:日本对华政策转向“政经不分离”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11月03日讯】在过去几年,日本企业加速撤离中国,日本政府也多次补助撤离中国的日企,鼓励转移产业链。台湾日本研究院理事长李世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日本对华政策是政治和经济分开来谈,如今开始转向“政经不分离”。

最近有消息传出,日本三菱汽车决定停止在中国的汽车生产。这引起新一轮有关日企撤离中国话题的讨论。

据日本市场调查公司帝国征信(Teikoku Databank)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2年6月,进驻中国的日企数量,从13,600家,减少至12,706家,创下10年来总数新低。

日本政府近年也祭出大量补贴,鼓励日企将生产线从中国迁回日本或转移到东南亚。

台湾日本研究院理事长李世晖表示,日企加速撤离中国,有三个主要原因。

台湾日本研究院理事长李世晖:“第一个就是中国内部政策跟制度的不透明,让日本的企业它很容易受到政治的左右,产生一些经营上的困难;第二个就是日本在这两年开始大力的去推动经济安全保障,要把一些日本认为很重要的供应链移到日本可以觉得安心的地方;第三个就是,他们慢慢发现中国内部的工资的提升,以及日元的贬值,使得他们在日本生产的成本不会比在中国生产的成本要来得高。”

李世晖说,美中对抗关系明确,日本虽然站在美国一边,但中日经济关系比美日更密切。所以目前日本采取的路线和欧洲比较接近,长期可能会和中共脱钩,但短期是脱风险。

李世晖:“脱风险就是把日本认为一些比较敏感的关键的供应链,逐渐跟中国划清界线。可是一些比较低阶的生活的供应链,目前日本没有说要立刻从中国移出来。在中国生产卖给中国的市场,这件事情对日本企业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毕竟中国整体市场的消费力是远远大于印度跟越南的。”

2020年,中共病毒疫情引发的“安全供应链”考量,使得地缘政治之争日益激烈。而上海2022年的“封城”,则被外界视为是压垮后冷战时代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世晖表示,从长远来看,全球化的自由贸易体制可能会逐渐演变成互不相融的两套规格,也就是中共的规格与欧美日规格。到了2020年,全球化正走向回头路—半球化。

李世晖:“不是全球化,是半球化。一个就是以中国为主的市场,一个就是以欧美日为主的市场。美国跟欧洲各国就开始把供应链挂上了民主的概念,民主国家全部在白名单里面,它们不会为彼此带来经济上面的风险。中国通常会被挂在黑名单里面,至少它不是白名单。它的不确定性很高,所以一旦日本或是美国的关键零组件、供应链必须要通过中国的时候,中国很容易利用它的一些政治上的影响力,让这些供应链变成它的外交的工具。日本其实最担心这一点。之前(中共)就在稀土用过一次了。”

李世晖发现,中共还想维持既有的“政冷经热”的中日关系架构,也就是政治与经济分离,政治互动冷淡,经济交流热络。但如今在经济安全保障的架构下,日本开始认为政治与经济议题不能分离。

李世晖:“以半导体为例好了,半导体原本是一个经济的议题,可是在过去两年半导体变成一个政治的议题,所以日本现在也限制了一些半导体设备输往中国。原本这在经济上面都不是问题的,可是现在日本已经开始把经济跟政治问题合起来一起处理。所以现在中国想要单独处理经济上的问题,政治的事情先摆一边,就我的观察来看,现在的中日关系已经不能够像过去一样这样走,它是一个新的阶段的关系。”

李世晖说,长期以来,中日常常透过经济上的互动,来缓解政治上的冲突。但现在很难了,中共必须跟日本在政治上取得某种程度的缓解,中日关系才会好转。

编辑/王子琦 采访/易如 后制/陈建铭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