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财务造假 A股不可靠 投资或更趋保守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14日讯】最近,中国证监会官员披露,查处了多家涉及财务造假的企业,上市国企造假问题引发讨论。A股是否依然是散户心中的质量保证;国企造假债务危机间的关联是什么?来看分析报导。

6月上旬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透露,查处了七家涉及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根据大陆媒体近期报导,至少有六家财务造假的国企上市公司,包括辽宁锦州港公司四年虚增营收86亿元人民币;新疆中泰化学公司三年累计造假增加收入72.85亿元等。

有专家认为,庞大的债务让国企现金流捉襟见肘,所以无论是向监管机构汇报还是维持与银行的借贷关系,国企都要想办法让财报好看,另外也涉及企业在市场集资的能力。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国发所教授 财经专家陈松兴:“国企本身有发行债务的概念,也就是说它发行的债券,如果这个企业的债券,如果说大家知道你今天获利肯定很差的时候,你的债券可能发不了或发行条件很差。”

根据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报告,中国地方政府的收入成长继续滞后,意味着地方政府的财政重整将再度推迟一年。

经历三年清零防疫政策,地方政府不仅收入减少﹑赤字扩大,而且负债加剧,导致对地方国企的支持大不如前。上市国企不再如先前市场认为的相对可靠。

陈松兴:“整体国家经济不行的时候,A股里面哪一个企业特别好?今年以来不管是A股H股,我们看到股市的反弹,基本上应该都是国家队进去撑盘,它通常会要求政府资金,或国营企业或银行进去买那些权重比较高的A股,那么你就可以把股价指数带上来,他们永远拉的就是那些比较权重的股票,而其它的情况还是不好。”

另外专家认为,国企造假将令投资趋于更加极端保守。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国企在中国占有的一个经济角色和地位、市场占比都非常高,很多企业都是作为国企的上下游,出口形势越来越差,所以国企对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要是国企都会造假甚至财政出现问题的话,对整个社会的寒蝉效应会比较明显,大量资金会更加谨慎。”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李兰纽约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