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1月27日讯】近期中国大陆各省普遍下调2025年的CPI涨幅目标。专家指出,这是中共管理民众预期和避免信心崩溃的手法,也恰恰反映出经济形势的严峻。
近日,中国多个省份陆续召开2025年省级两会。截至1月20日已经开幕的31个省份人代会中,除云南外,其余30个省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设置了居民价格指数CPI涨幅目标。
西藏延续了此前涨幅3%以内的措辞,湖南提出涨幅要和全国一致,山东要求“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剩下的27个省份,则是纷纷将这一目标设定为2%左右。
此前,全国和各省份CPI涨幅目标通常设为3%左右,个别省份视情况微调为3%以内。
官方宣传中,称2025年各省设定CPI目标“更为务实”。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认为,这是中共试图避免过高的通胀目标引发信心崩溃的手法。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此次下调CPI目标显示中国各地政府对低通胀,甚至可能是通缩状态的关注,试图设定一个更现实的通胀目标。下调目标间接显示出刺激居民消费和提振内需仍是政策重点,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挑战。 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希望降低因为达目标而带来的预期管理风险。”
据中共国家统计局稍早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持续疲软的内需拖累,2024年12月CPI同比上涨仅为0.1%,增速连续第四个月下降。2024全年上涨0.2%,远低于3%的官方目标。
另外,2024全年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了2.2%,工厂通货紧缩延续了整整27个月。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表示,正常情况下,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应该和CPI、PPI的增速相匹配。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从CPI和GDP的增长速度来看的话,这是非常不平衡非常畸形的。所以这也是大家认为中国GDP,就是5%增长这个虚假的一个理由,别的国家不可能有这种事情出现。你真的经济有5%的增长,结果你的CPI结果是0.2%,PPI还是负增长,这不是可笑吗?”
王赫认为,经历经济持续衰退后,百姓都不愿消费,物价很可能会走向通货紧缩。
王赫:“贫富差距又在拉大,所以有钱人他消费不了多少,而穷人消费不起,所以这是中国的整个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一个高度畸形的这么一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消费根本起不来。 对全国绝大部分省份来说的话,这都是即使2%都做不到的,不可能做到。”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来看,全方位扩大内需,尤其是大力提振消费,也正是202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去年3月,北京就启动了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项目,但收效甚微。
今年1月8日,当局又对这项“以旧换新”的政策进行了升级,扩大补贴产品类别,被外界认为旨在通过加码刺激需求端,改善整体消费市场环境。
孙国祥指出,除了需求端,供给侧同样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孙国祥:“虽然需求低迷是主要原因,但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像是过剩产能压力、成本上升和价格压力同样对PPI和CPI形成压制。”
王赫则表示,从各项数据来看,中共推出的各项经济政策基本都已失效。
王赫:“CPI很低很低,基本上原地踏步;PPI负增长,不光是那个制造业负增长,服务业也全部负增长。而且它过去是内需不足,现在是外需也不足。 出口很大部分是以价换量,而且还在降价。这都是整个经济陷入困境,经济不可持续增长的一个表现。”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预计,在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景下,2025年CPI将分别录得1.1%、0.3%和-0.6%,均低于官方2%的目标;而PPI均值则会继续下降,分别为-0.8%、-1.4%和-2.1%。
编辑/李明飞 采访/骆亚 后制/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