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接好运 别忘做3件吉事 1习俗送走穷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01日讯】2月1日是大年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三羊开泰吉祥的象征,也是民间迎神接神的日子。这一天在民间也被称为“扔穷日”,寓意着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里财富与好运的到来。

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黄历新年期间的每一天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大年初四也被称为 “羊日”,这一天人们禁止杀羊。羊字与“祥”字相通,故常说的“三羊开泰”即为吉祥的象征。

这一天也是民间迎神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食物,欢迎他们的到来,希望给家人带来更多的好运,日子越过越顺。

大年初四,在中国民间有着许多有趣的习俗和传统:

一、 迎接灶神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老话说“送神早,接神迟”,意思就是送神仪式一般要在早上进行,接神仪式要在下午进行。

“迎灶神”是当天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民间有“灶王爷查户口”的说法。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神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各户人家的善恶功过。

到了正月初四,家家户户都会备好丰富的果品、糕点、酒菜、香烛纸马等举行祭拜仪式,恭迎灶神回归民间的日子。

二、接五路财神

“接五路财神”也是正月初四的一项重要习俗,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了争抢新年的好运和财气,人们通常会在初四就提前接神,这被称为“抢路头”或“接财神”。

三、扔穷日

大年初四是“扔穷日”,也是民俗中讲究的“扔穷”。这一天把家中打扫干净,再把打扫出来的垃圾,以及不需要的物品集中起来“扔掉”,象征着把家里的晦气、霉运和不吉利的事物统统赶走,迎接新一年的好运和兴旺。

四、吃折箩

大年初四,还有一项特别的习俗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过年期间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做成一锅“大杂烩”,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折罗”。吃折箩寓意着勤俭节约、不浪费食物。也有年年有余,财运不外流的好寓意。

当今世人的“祭拜”多为求财、求官、求名、求生儿子,这是以世俗的功利性来看待,与古人的拜祭神佛相去甚远。传统的过年习俗则充满了华人敬畏天地神明、回溯传统的浓厚文化气氛,以及对新的一年美好祝愿和祈愿。

古人相信人是神造的,一切重德行善服从天命,对天有着无限的崇敬,相信行善天就会赏赐人,行恶天就会降罚于人,善恶有报是天理。

(责任编辑:李恩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