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8日讯】美中贸易谈判已经在5月10日登场,美中将关税各自调降115%,之后继续谈判。经济学者分析指出,美中处在新冷战,从川普对中共的贸易战中,可以看出他的军事战略思维。
旅美中国经济学家程晓农:“所以对中共来讲很难很难。这些决策都不是经济决策,全是军事决策。”
5月10日至11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中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举行川普第二任期的美中关税谈判,被视为谈判的暖身赛。川普也在本周宣布,自5月14日起的三个月内,美中将各自调降关税115%。
也就是说,在这90天内,美国将课征中国进口大部分商品55%的关税。包括川普第一任期25%、川普第二任期的基准关税10%、中国因芬太尼处罚性关税20%,合计55%。
而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则是从 125%降至10%。
分析认为,中共经济持续疲软,美国祭出贸易战,是长期消耗,最终将拖垮中共。
旅美中国经济学家程晓农: “那么川普总统这次的关税战,等于是从中共背后再推一把。所以这样的话,中共政权这辆车,它冲往终点的速度就更快了。”
美国于5月8日与英国达成首份贸易协议。
14日,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关于英国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协议,我想指出,国家间的合作不应针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
英国媒体《金融时报》报导,一位中共的贸易顾问表示,英国接受了美国的贸易安全条款,令北京感到震惊。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协议内容并非简单的经济,而是有结构性的对抗或排斥中国大陆的产品。协议附带的供应链国安条款,本质上是贸易条款中的政治与科技主权审查,明确地限制了来自中国的商品、技术、服务,甚至资本进入英国敏感的重要产业。这可能成为其他美国盟友效仿的一个模板,例如欧盟、日本、加拿大。”
中共正在加速发展“国产替代”,也就是加速自制半导体、工业软件,以替代美欧产品。分析指出,一旦美国继续与其他国家签下类似条款,将会发挥排挤中共的效应。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特别是高端的制药、通信、稀土加工以及机械用品,都会有很多限制,中方产业升级会受到很大限制,供应链也转向了其它国家。”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谢心洁、宇微、特约记者骆亚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