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高管离职潮 中国稀土集团辟谣难消疑虑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02日讯】今年以来,中国稀土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稀土”管理层出现高管离职潮。外界猜测,这是国外对中国独有的稀土技术的“人才掠夺”,未来可能会让中国稀土产业面临致命危机。有关传闻迫使中国稀土集团紧急回应。

针对最近网络盛传“中国稀土多位高管离职、技术外流”,中国稀土集团6月29日发声明称,近期中国稀土部分董事与高管的职务变动,是集团为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效能的所谓“正常人事安排”,相关人员职务调整后仍在集团其它职位任职。中国稀土集团和“中国稀土”当前各项工作未因相关人员变动受到影响。

不过,这一紧急“辟谣”并未能消除外界疑虑。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沈明室:“碰到这种情况,他绝对不会承认。但是我们看到,如果他对那些稀土的专家或者是高管,扣留他们的护照,表示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表示也许这些人的离职对中国的稀土产业的发展来讲会有很大的影响。你才说用稀土制裁美国,但是你人都跑光了。第二个,当然就是面子问题,不要让人家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以免要承担这个责任。”

据《华尔街日报》(WSJ)6月26日报导,知情人士透露,中共商务部最近几周要求国内稀土行业企业,向当局提交掌握专业技术的员工名单,一些专家则被要求上交护照,以确保不会擅自出国和泄露商业机密。

而中国稀土不寻常的高管离职潮,也正好发生在中共以稀土作为中美关税战的“杀手锏”之际。

仅今年6月,中国稀土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及3位董事相继辞职,都称是“工作原因”。

而今年1月到4月间,副总经理廖春生、财务总监齐书勇与监事会主席杨杰也已辞职。

目前,中国稀土公司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成员,仅剩阎绳健继续任职,同期其他高管已全部离职。

在这波人事变动中,稀土分离技术领域的权威人物、师承“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的廖春生备受关注。

此前有传言称,廖春生等高管离职后,带着稀土技术去了加拿大稀土实验室,加上2023年南方一家稀土集团副总裁,因向境外泄露稀土提纯技术的核心机密被判刑11年,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不过,据中国稀土集团6月28日发布的动态,廖春生的最新身份为中稀(深圳)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技术专家。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认为,中国稀土高管或专家真的发生叛逃或被国外挖角,也在所难免。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因为中共过去30年间,刻意的把稀土当成他们战略的筹码,所以在基础的高校还有业界弄了一些稀土研发的人才,那同时国家就是以资源培育,后来又搞了一个国营的无色金属,就是他们国营的稀土公司,整并了民间的稀土,因为民间的稀土早前不断地透过走私方法去出口,赚取这种价差。现在中共就是严管之后,这些民间的稀土公司大部分都被国营的无色金属给管制了,那就造成人才外流。”

苏紫云表示,国外有技术、有资源,只等政策开绿灯,就可以开启稀土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正好可以容纳中国的这些稀土人才。

沈明室:“这里面的人可能分成两种,第一种就是他本来就经常到国外去,所以要出国很方便。那另外一种的就是,譬如说护照被没收了,或者比较不容易出国了,然后他就用叛逃的方式,因为这些国家大概早就瞄准了,那专业人才其他国家没有的情况下,当然就是以中国人才为主要目标。而且这个行业收入也不错,那我想对这些稀土的专家来讲是很大的诱因。”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沈明室表示,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未来中共想要用稀土来制裁美国,或是压迫美国进行谈判,就难有效果了。

编辑/王子琦 采访/易如 后制/Tony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