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21日讯】中国经济持续疲弱,在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力下降而纷纷捂紧口袋之际,官方也因财政困难而针对公务员及国企下达“禁酒令”,民营企业则因负债沉重、资金紧张而祭出严格的“差旅令”,都对中国酒店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在原本的暑期旅游热季,酒店业的业绩却断崖式下跌。
“很诡异,从上周开始,酒店生意突然就冷下来,现在都接不到几个预定订单了。”华中新一线城市一位酒店老板日前受访时向陆媒吐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暑期的房价还不如平时周末,比去年跌了两三成。”
上述不愿公开姓名的酒店老板透露,往年这个时候正是暑期旅游高峰,但今年几乎是高考结束第一批出游的客人游完后,暑假就已经提前结束了。
她表示,最初自己还以为是酒店流量出了问题,后面找了几个平台的业务经理打听,才知道大家的生意都不好。
另一位酒店从业者也告诉陆媒,暑假第一周的业绩目前最好的一周,“截至目前,浙江区域的(酒店业绩)下滑幅度在15-25%”
而摩根士丹利最新的研报数据显示,在今年暑期第一周(6月29日至7月5日),中国酒店的每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了8%,入住率下滑是主要影响因素。
陆媒还称,不仅暑假,今年以来整个酒店市场一直都处于“四面楚歌”的状态:今年一季度全国酒店的收入同比下降了5%;进入第二季度就遭遇了官方下达的新一轮“禁酒令”。随着各级政府执行的层层加码,全国的酒店餐饮业经营备受打击。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面临债务负担沉重、资金短缺的困境,纷纷收紧企业的差旅及会议管理,使得商旅市场也很疲软。
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蚂蚁集团为了“降本增效”,前不久发布了十分严格的“差旅令”,要求职级16以下员工非必要不出差,必要出差每人每月不超过5天,出差成本前10%的员工将直接进入集团的审计名单……
华东地区某高端酒店业者B总告诉陆媒体:“今年很多民企、外资企业、港资企业客户,集团老板下达的任务都很直接,就是会议成本要下降20%到30%。”
公务接待锐减,企业商旅需求下滑,消费者也捂紧了口袋。陆媒称,“在多方利空的现状下,今年许多酒店都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
为了“活下去”,包括五星级酒店在内的不少原先主打高端消费的酒店,近期纷纷把菜盘子端出来摆起了地摊卖盒饭,“五星品质,地摊价格”的宣传口号都登上了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热搜榜。
一位酒店总经理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既然大家不走进来,那酒店只好走出去,面子不值钱,活下来才重要。”
对于中国酒店业面前的窘迫处境,中国网民也媒体相关报导下留言热议:“是经济太差了,钱不好赚了。”“禁酒令把最有消费能力的一批人禁了,你说有没有影响?”“失业率居高不下,收入持续缩水,好点的工作也难找,谁还敢轻易请长假陪孩子出游?”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