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22日讯】大家好,欢迎收看《唐青看时事》。我们先来聊聊震动美国国防圈的重磅消息:微软居然被曝出长期聘用中国工程师,参与维护美军五角大楼的云端机密系统。事情曝光后,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瞬间炸锅,紧急调查全面启动,微软也赶紧撇清关系,宣布中国工程师团队将不再接触任何五角大楼的技术服务。
但更夸张的还在后面:美国人自己搞的所谓“数字护卫”计划,本来是派来监督这些外国工程师的,结果却找了一群退役军人和技术小白,每天的工作就是简单复制粘贴。这哪里是护卫国家安全,简直是给间谍直接送钥匙啊。微软打的又是什么算盘?
说到间谍,接下来还有更劲爆的消息:美国智库CSIS发布的调查显示,过去20年里,中共在美国竟然有224起公开的间谍案件,黑客攻击更是家常便饭,从F-35战机到爱国者导弹,美军敏感技术几乎被摸了个遍。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来深挖微软背后的安全漏洞,以及中共间谍的猖狂内幕,美国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中国工程师竟能接触美军机密?微软宣布不再用
7月15日,美国知名调查媒体《ProPublica》曝光,微软公司居然聘请了在中国的工程师团队,协助开发和维护美军五角大楼的云计算系统。这事一曝光,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顿时炸锅了,立刻启动了紧急调查。
报导说,这些中国籍的工程师其实是被名为“数字卫士”的美国人监控着工作。不过这所谓的“数字卫士”,说白了就是些外包来的二级承包商,大多数是退役士兵或者技术能力不足的普通员工,根本分辨不出来中国工程师的操作到底有没有风险。
微软看到舆论发酵,赶紧在7月18日出来回应,说他们已经修改了内部政策,确保“中国工程师团队,不再参与任何五角大楼云端服务的技术支援”。
消息一传到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成员汤姆.柯顿(Tom Cotton)立刻写信给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要求五角大楼立刻交出全部涉案承包商名单,还要公开这些所谓“数字卫士”到底接受了什么样的训练。
柯顿还警告说:“中(共)国的网络攻击能力,是目前美国面临的最大国家安全威胁之一。”
而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当天就迅速回应,认为柯顿的忧虑“完全正确”。他立刻启动了为期两周的全面安全审查,明确表示将针对所有与国防部签约的云端服务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没有中国工程师再参与其中。
赫格塞斯在社交媒体上说:“任何国家的外国工程师,当然包括中国在内,绝不能被允许维护或存取国防部的系统。”
但是,这件事情的背后,其实还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内幕,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微软的“数字护卫”计划 到底护了谁?
根据ProPublica于7月15日发表的调查报导,其实,这次事件还得从十年前说起。当时微软为了拿下美国政府、尤其是美军的云计算合约,搞出了一个名叫“数字护卫”(digital escorts)的监督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微软聘用大量外国工程师,包括在中国的团队,来协助维护美国政府、特别是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系统。
而为了应对美国政府的安全要求,微软又聘用了有安全许可的美国人来做监督,负责确保这些外国工程师不会做出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听起来逻辑似乎很合理,但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些负责监督的美国籍员工,基本都是从外包公司找来的,很多甚至连IT的基础知识都搞不清楚。他们大多是退役的军人或非专业的技术人员,薪水也不高,每小时18美元左右,平时的工作居然就是机械地“复制粘贴”,把中国工程师发来的复杂指令直接复制粘贴到美军的网络系统上。
也就是说,这些护卫人员实际上并不具备有效辨别风险的能力。甚至一名匿名的护送人员就明确告诉ProPublica:“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外国工程师不做坏事,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判断”。
更令人震惊的是,包括前任国防部信息主管约翰.舍曼(John Sherman)在内的多位高官,都在听到“数字护卫”这个名字时满脸问号,表示自己从来都没听说过这回事。甚至连负责美军信息技术安全的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也找不到真正懂这个计划的人。
不仅如此,连曾在拜登政府担任国家网络总监的前CIA和NSA高管哈里.科克(Harry Coker)都明确表示:“如果我是情报人员,我会把这个当作绝佳的入侵机会。这等于直接给了间谍们一个打开美国军方大门的钥匙。”
大家别忘了,这几年美国最严重的网络攻击事件,几乎都离不开中国黑客的身影。光是2023年,就出现过中国黑客入侵美国高层官员的邮箱,偷走六万多封邮件的重大案件,连美国商务部长和驻华大使的通信都没幸免,而这些邮箱系统,恰好也是基于云服务的。
微软的算盘:省钱却留下巨大安全隐患
其实,不光是外界感到吃惊,微软内部也早就有人意识到这个“数字护卫”计划根本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微软自己的一位资深网络安全高管就警告过,这个机制的设计本身就漏洞百出,外国工程师可以轻松地掌握美国联邦云服务的内部细节,甚至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发动针对性的网络攻击。
曾经参与开发“数字护卫”系统的一名前微软工程师马修.埃里克森(Matthew Erickson)也坦诚,如果外国工程师运行一个表面看似正常的脚本,其实背后另有企图的话,护送人员根本无法察觉。
那么,微软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明摆着风险极高的方式呢?原因其实也简单,就是为了省钱。
微软前负责联邦政府云业务的高级经理印迪.克劳利(Indy Crowley)透露,当年美国政府其实曾建议微软直接聘用美国籍工程师来负责敏感业务,但微软觉得这样成本太高,全球部署也麻烦。于是他们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选择了所谓“数字护卫”这种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说白了,这就是为了节约成本,走了捷径,却把美国国家安全给放进了风险的泥潭里。
最讽刺的是,这套机制本来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敏感信息落入外国人手里,结果呢?因为这些护卫技术能力不足,竟然沦为了简单的“复制粘贴”工具。一名Insight Global的匿名护卫人员说,这些外国工程师,完全能在系统里偷偷装上个后门程序,让外人随时能进来。这种小动作也许最终能被发现,但恐怕等到发现时,破坏早就已经造成了。
而更加严重的是,微软的中国业务本身就藏着巨大风险。《ProPublica》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法律赋予中共政府极大的权力,可以随时收集在中国境内的数据,或者要求企业全面配合调查。耶鲁大学的研究员杰里米.道姆(Jeremy Daum)就明确警告:“在中国,没有哪个企业或个人能够拒绝中共国家安全部门的要求。”
这么看下来,微软的算盘虽然打得精明,但却埋下了让人后怕的隐患。
那你们怎么看待这个事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美国农业部解雇70名外籍研究员 多为中国博士
说完微软的“数字护卫”风波,我们再聊聊最近另一个让人关注的新闻:美国农业部刚刚宣布,解雇了大约70名外籍合同研究人员。这些研究员主要来自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中国籍科学家。
路透社报导,美国农业部是完成了一轮严格的国家安全审查后,做出这样的决定。这70名外籍研究员原本都供职于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农业研究服务局(ARS)。他们入职时都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查,并与农业部签订了为期两年的正式合同,但这次审查之后,他们却被直接禁止继续参与农业部的研究项目。
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Brooke Rollins)最近还宣布了一系列更严厉的措施,未来来自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的人员,全面禁止购买美国农地,而且美国农业部还将彻底终止跟这些国家的所有科研合作项目。
最近几年,美国联邦机构对于敏感技术、尤其是涉及战略竞争对手国家研究人员的管理措施越来越严格。这种举措的核心目的,就是防止关键技术外流,以及敏感数据落入外国政府之手。
这次美国农业部的行动,其实只是美国政府整体强化安全防范的一个缩影。可见美中对抗的战线,已经从传统的军事、科技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了农业和粮食安全领域。
10年224起间谍案!中国黑客成美国噩梦
我们接着来看看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一份重磅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清楚地揭露了过去20多年里,中共在美国进行的间谍活动有多猖狂。
报告显示,从2000年至今,公开曝光的中共间谍案件就高达224起,而且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还不包括美企针对中共发起的1200多起知识产权盗窃诉讼,也不包括中共在其他国家的间谍活动,真实数字恐怕更惊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224起案件里,近七成都是在习近平2012年掌权后发生的。报告直接点名,习近平上台后大幅强化了中共情报系统,目的就是为中共的军事、政治战略服务,越来越具攻击性。
具体来看,这些案件中,商业技术窃取占了54%,军事技术占29%,而另外17%的目标,直接瞄准美国政府官员和敏感机密。
其中,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尤其频繁,仅过去十年曝光的网络间谍案就有104起。报告指出,中共对美国网络安全的威胁,比俄罗斯、朝鲜、伊朗这些国家更加严重、更持续。
随便举几个案子,大家可能就能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
2003年,中国黑客入侵美军的中国湖航空武器站,盗走了核武器试验和隐形战机的机密数据;
2007年,F-35隐形战斗机的敏感设计资料被中国黑客窃取;
2013年,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发现,美军的爱国者导弹、F/A-18战斗机、黑鹰直升机等重要武器设计图,统统被中国黑客偷走了。
除了传统的网络攻击,中共的间谍方式也是花样百出。他们经常通过金钱收买、甚至性诱惑等手段招募美国内部人员。有时候,他们还会购买靠近美军基地和重要实验室的地产,近距离监控情报活动。
报告还提到,这些间谍行为给美国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光商业技术盗窃,每年就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更不用说军事机密的泄漏带来的长期威胁了。
报告的另一个细节也值得我们关注:虽然很多间谍案件牵涉中国公民,但族裔并不是判断间谍行为的标准。大部分被招募的人,其实是持中国护照、在美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尤其是还有亲属在国内的,更容易被中共胁迫。相反,拥有美国国籍的华裔美籍人士很少被成功招募。
报告中的数据,也揭露了一个现实:
49%的案件直接涉及中共军方或政府雇员;
41%的案件涉及中国公民;
10%的案件涉及非中国籍人员,多数是被中共政府招募的美国人。
报告指出,2015年,欧巴马政府和习近平签订过一个所谓的反间谍协议,限制中共从事商业间谍活动。这个协议签订后,中国间谍活动一度有所减少,但不到一年后,很快又恢复原状,甚至更加猖獗。
说到这里,相信不少朋友已经感受到,中共间谍问题远比我们想像的严重得多。这也让我们必须思考:美国政府到底应该怎么防范这种大规模的渗透和攻击?在美华人又该如何面对这种日益紧张的局势?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也别忘了点赞、订阅,并且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欢迎订阅GJW频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时事》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