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古韵流芳】盛德君子颜真卿 流芳百世的风采
大唐时期,颜真卿塑造了很多的知名“品牌”,至今被人津津乐道。他是忠君爱国的名臣,是饮誉古今的书法大家...
2021-11-14
唐太宗怎么教太子平天下?(12)
第十二章 务农第十 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志廉耻。故躬耕东郊,敬授人时。国...
2021-11-13
【人生之钥】秀才积阴德救人 阴界预知他几十年后当高官
人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劝人励己要积阴德行善事。浮屠,亦作浮图,乃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指...
2021-11-13
孝顺的仙人 如何以神术照顾母亲?
百善孝为先,即使是修炼者亦如是。这里要介绍一位可谓是孝顺出名的修道人!苏仙公是桂阳人,汉文帝时得道...
2021-11-13
不可思议神迹奇事 宋代大科学家也无解
世上奇特的传说不少,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著作中,记载了一些他亲眼目睹或听闻的难解奇事、神迹。这些事世人...
2021-11-12
江西传奇:活了三百多年 创造神迹的高人
古代不少修行人修炼有道,即使年岁已大,面容却是数十年不变,甚至是如同年轻人一般,令人见状,不禁啧啧称...
2021-11-12
史前核子大战遗留下来的证据
史前文明毁于一场核子大战?欧本海默博士(Oppenheimer)指出有一系列的印度古文献,它们描述大...
2021-11-12
【古韵流芳】大清国母 雄才大略的孝庄文皇后
清太祖皇太极孝庄皇后,是顺治的母亲、康熙的祖母。大清危难之际,都是靠她,以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一路撑...
2021-11-12
中国传统纹样撷趣(二)——佛家文化中的纹样
东汉时期,明帝梦见金人自西方飞来,大臣为明帝解梦,认为这是西方的圣人之法将要来到中土的预兆,于是明帝...
2021-11-11
实用人体艺术体态语视频 助您提升高雅气质
生活在世上的人是以身体的各种动作产生体态,人与人的交往是由体态进行的。体态决定着生存质量的高低贵贱...
2021-11-11
祛瘟疫良方:邪不侵正 孝可感天
《陕西太白山刘伯温碑记》预言有这样一段:“还有十愁在眼前……,十愁难过猪鼠年。若得过了大劫年,才算世...
2021-11-11
中国最有名的送别诗
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一生诗作众多,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因语言简单又朗朗上口而被大多数的中国人喜欢,可...
2021-11-11
南宋岳飞最著名的词
南宋军事家岳飞最著名的词共有两首,一首是我们熟知的《满江红》,另一首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小重山》。这...
2021-11-10
什么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歇后语“大水冲了龙王庙”,又被称为“大水冲倒龙王殿”,意思就是“自家人不识自家人;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2021-11-10
文明奇技:铜镜能透光能预卜 阴阳鱼洗盆能喷泉
古人铸造的青铜镜(铜鉴)主要是用来正衣冠、正妆容,还有些不寻常的铜镜的表现让人啧啧称奇,比如透光镜、...
2021-11-09
十八罗汉是哪18个人?分别有哪些的本领?
人们常说,佛祖座下的十八罗汉在佛祖的薰染下佛法无边。实际上,佛祖座下的罗汉刚开始并不是十八个,而是十...
2021-11-09
【漫谈成语】人云亦云
今天要和大家谈的成语是“人云亦云”。
2021-11-08
唐太宗怎么教太子平天下?(11)
第十一章 赏罚第九 夫天之育物,犹君之御众。天以寒暑为德,君以仁爱为心。寒暑既调,则时无疾疫;风雨...
2021-11-08
【品读宋词】人世几番风雨 春归梦已凉
淳熙六年(1179年),南宋词人辛弃疾已经四十岁了,这是他离开家乡、南渡入宋的第十七年。这一年的春天...
2021-11-08
古老智慧故事:魔法钱袋
古老的智慧故事提醒我们全世界都要珍惜传统和道德价值。我们希望《智慧故事》系列中的故事有助于提升读者的...
2021-11-08
古代修佛、修道者的宿命通功能
古代的许多预言家都具有宿命通功能,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雍、明朝的刘伯温等。除了他...
2021-11-08
礼之大节男女有别 关公秉烛夜读
春秋时期,鲁国正卿季康子的叔母,去造访季康子的时候,季康子跟叔母打招呼,叔母不答应。季康子以为有不周...
2021-11-07
【舞蹈三剑客】神韵舞蹈演员的一天
如果有机会在神韵艺术团纽约总部度过一天,那会是怎么样的呢?在这集影片中,神韵演员兼舞蹈老师李宝圆,将...
2021-11-07
【馨香雅句】观画入玉 玉石里的山水意
欢迎回到馨香雅句,我是雅兰,中国文化里人们总喜欢亲近自然,所以古代房子通常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或是在...
2021-11-07
【人生之钥】惊悚遭遇 让二镖师不敢再干保镖
“五岳之外,尚有山尊;至人之上,亦有圣人。”(南北朝‧傅昭《处世悬镜》)此段话的意思是:五岳够高的了...
2021-11-06
北魏高允辅佐四位皇帝 有阴德 享近百岁高寿
南北朝时北魏名臣高允,字伯恭,勃海郡(今河北)人,先后辅佐过四位皇帝。他的父亲高韬是北魏太祖时的丞相...
2021-11-06
【古韵流芳】不计荣辱悲欢 心如砥柱刘禹锡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顺宗即位,为了抑制藩镇割据,革除宦官专权等多重弊政,发起永贞革新。王伾、...
2021-11-06
明察善断 古代官员巧判盗牛案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国,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耕牛的地位相当重要,古代一些王朝禁止随意屠杀耕牛,偷窃耕牛...
2021-11-05
《女儿经》女子不可不读的第一名著
《女儿经》大约成书于明朝,作者已经不可考,虽然它在明清之间,经过不断增删修订,形成了多种版本,内容也...
2021-11-05
【涛哥侃封神】第六十八回 首阳山夷齐阻兵
“拜帅台”是按照“三才”(天、地、人)做三层。它周边的周长是二十四丈,按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这么做呢...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