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坚:蒙牛又需过“大坎”

【新唐人2012年1月2日讯】 寒冬到来,平安夜当天不平安。蒙牛又出事了。质检总局这天公布了液体乳产品一项抽查结果:查出蒙牛乳业一批次产品含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黄曲霉毒素是什么东东?它是一种真菌,具有很强的致癌性。笔者特此公告:请公众不必惊慌,不喝此牛奶,癌定离我们尚远,常喝,就离得很近。请问擅于传播科普知识的方舟子,不知我这个公示有否问题?希望老方今后传播科普知识的速度比食品企业能快一拍,面宽广一些,好让公众事先作好心理准备,伤不起啊。

欲知该新闻更多详情,请读者参阅12月25日《新京报》或同时点的各大网站。现且听我来评述:

还记得早前一些专家,是怎么解释中国为何会出问题牛奶吗?我记得有专家说,是奶源不行。也就是说,牛奶有问题不达标是奶牛的错。当时,全国的牛听到,唉哞唉哞地哭了;全世界的猪听到,哇哄哇哄地笑了。只有,全国买不起进口牛奶的人,和还蒙在鼓里的人,在屁颠屁颠地喝着。我现在才明白,专家为何会那样解释,原来,蒙牛其实就是一头牛,专家说牛已然不好了,可企业在牛的前面再加上一个“蒙”字,结果可想而知,事实还真是这样。是专家属术业不精蒙人,还是专家和企业联合在一起故意蒙人?水太深,天晓得。其实,我挺佩服蒙牛人的眼光的,他们在注册商标时就已广而告之,并开始公关了——我是蒙牛,不是蒙人。

蒙牛为什么发展会那么快成为中国名牌?有人说是因为有牛根生,还有人说它是一路的“国家免检”。这两种说法也许显狭窄些,也算是入木的原由。蒙牛发展到今天,的确是创始人牛根生的功劳,他能把企业做到如此“牛逼”,是很不容易。但是,我发现,正因有了牛根生,蒙牛也出现了“牛跟神”的怪象,此“牛”背后有神灵护体一般:2008年“三聚氰胺”那会,没事;2009年“特仑苏事件”那会,依旧没事;今年早些时候的“榆林小学生中毒事件”,又没事。一路pass,如入无人监管之地,真乃“神牛”。其后面是哪路“神仙”并会如此虔诚护佑?这,还得去搞清两件事:一是牛奶标准如何被大企业“绑架”的?二一个,需要辨别一下,国家免检与国家免监,一字之差里面会暗藏着什么玄机?

这两个事弄明白之后,如果大家再回想起蒙牛集团一句“草原品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豪迈口号,在其三番五次出现问题且毫发未损的语境里,是不是可以解读出这种霸气和暗示——我“好”了,大家(其他奶企和背后与之有利益关系的人和部门)就都“好”;我“死”了,大家都得“死”!再来想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口号,是不是让人觉得特别的“意味深长”呢?试问:如果,我们不怀着这样“丑恶”的心态,又怎么去解释“检着、监着、放心喝、出事、没事;然后,又检着、又监着、又放心喝,又出事、又没事;再然后……的奇天异象”呢?到最后发现,检着,原来是一些人忙于“捡”钱,一些人忙于“捡”命;监着,原来是一些人迫于“捐”权,一些人迫于“捐”胃。对于检者、监者,就有了这样要命的句式:牛不烦我,我不烦牛;牛若贩我,我逼贩牛。而真正可怜的是消费者,他们一部分成了削肺者,气炸,另一部分成了销废者,命悬。跳出来维权者,还得小心自己可能被划成WW对象,莫名其妙变成了“刁民”。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他这句亮锃锃的座右铭,许多人仍犹犹在耳。这次“黄曲霉毒素事件”,第四次让他的箴言成为笑谈。蒙牛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屡次证明的不是用“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来构筑诚信和良知,而是开始走入“小胜玩智,大胜失德”的魔区,质量承诺有如放屁一般。每次的郑重承诺,“正中”成马戏团小丑的表演。把生命健康安全视如儿戏的企业,对消费者来说,是不会予以同情,只会厌恶。谁能不犯错,知错就改当然是好同志,屡教不改那是恶习,一定已变成了恶人,就不可原谅,必须好好“调教”,早日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这种教诲,对企业来说亦是如此,何况蒙牛是来之不易的品牌企业,更是轻慢不得。

应该要相信,作为消费者,谁也不愿意看到民族品牌企业倒闭,倒闭了,喝什么?不是说“每天喝一杯奶,强壮整个民族”么,没奶了,奶喝不得了,民族靠什么强壮?人民本来是想借着大好形势强壮一番的,现还没强壮却被逼得差点去撞墙,逼到不得不花大钱去买进口奶粉,谁能受得了。望奶企和政府监管部门千万三思啊,别再“要钱不要命”了,好不好?

是的,在当前充斥着权力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如能与权力联姻的确很幸运,很牛逼,钱也来得快。蒙牛是纳税大户,解决了近三万人的就业问题,政府自然对你像自己心肝宝贝似的,宠爱有加,肯定会扶持直上。但是,别忘了,企业终究玩的是市场,不是权力,权力是可以用来护短,帮助暂时逃出劫难,也能一时护住所谓的“质量”,但肯定是无法遮住消费者眼睛的,也左右不了消费者的选择。

所以,蒙牛如果再不迷途知返,有人把你当“宝贝”,就处处想着按“宝贝”行事,出现问题总指望权力来“治疗”,深陷权力泥沼而继续傻傻地傲慢下去,那么,不是经济学家都能作出这个判断,或是假设:在权力屡番纵容之下,蒙牛的最终归宿,多半是自己“病死”的,而且可能“死”得不会太好看。好好的很有前途的企业,又何苦每次自己把自己推到需要过大坎的危险边缘。除非,蒙牛也能一路走到“黑”变身为垄断企业,或者是那种赚一把就走、不想对消费者负责、没有抱负而让人瞧不起的投机型企业。

文章来源:《环球网》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