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户川怀古

【新唐人2009年10月4日讯】日本东京的旧称叫作江户。现在的东京不仅在名字上代替了江户,在城市的建筑特征上也完全代替了江户,现在在东京几乎找不到江户时代的痕迹了。但是,日本琦玉县川越市的小江户街就保留了旧时江户的风情,在这里我们寻找到日本古时防火救灾的历史,又能体验到仿古陶器的浓厚古风味。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古代木制建筑物,看似一样却特色各异。大大的鬼面瓦装饰的屋脊,黑色大漆粉饰的墙壁,厚厚的双开门窗户…。俨然一副时光倒逝的蔵造建筑,飘逸着凛凛威严的气息。

在200多年前,这条街是琦玉县的第一商业城,作为谷物的中转基地和纺织品的生产地等而繁华一时。因为它酷似江户的街道,因而得名为小江户。

这里曾经是川越藩的城下町(城邑),也是本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现在这里成了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减少地震等灾害的带来的伤亡,自古以来日本的建筑就以木制为主。但是,这种木式建筑为主且房屋密集的城市,防止火灾就成了另头等大事,因为一场火灾往往会迅速的把大片干燥的木制建筑物烧毁。为了了解当时人们是怎样组织放火训练,和应对火灾的情况,我们走访了记录日本江户时代防火救灾历史的“蔵造建筑资料馆”。 此资料馆免于大火之灾,并进行修缮后留存至今。建筑物的藏造结构也是小江户街的特征之—。

据“蔵造建筑资料馆”工作人员介绍,藏造结构就是把木制结构的房子,在墙壁外边涂上一层30公分厚的粘土,发生火灾时,把小小厚厚的门和窗户关闭,在外边用泥土把门缝堵住,室内缺氧使大火熄灭,继而防止大火四处蔓延,此建筑结构当时被广泛采用。

此资料馆的玻璃窗内陈设了各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当时所用过的器具。这个消火器带着尚未完全释放掉的疲乏静静的站在角落里。防火帽,手套,脚套,也是件件挂着古风。救灾时穿着(zhuo)的作业服原封不动的展示在这里,通过它还能看到当时纺织技术。使用的衣料看上去很沉重,但是很实用,不但结实而且具有出奇的耐火性能。

由此看出消防工作在当时就被作为一项重要的专案被重视。这些是当年用过的消防车。当时的消防的主要方式是堵截,就是在火势的前方拆掉建筑物,筑起堵火墙,同时用水扑灭。这个消防车其实就是水泵,把水倒入这个箱子里后,两个人在两边压,把水喷出去。

臧造建筑博资料馆馆长:江户时代的救火活动,并不只是用水将火浇灭,而是绕到火势的前方,建造防火墙以及防火带。

日本人一直传送这样一句话: “小京都世间数不清,小江户唯有川越村”。所以,有许多名人、政要也经常来这里观光,而且,这里的建筑物还经常被选为电影电视的舞台。我身后的这家商店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家叫陶铺YAMAWA的店铺是1893年(明治26)建成的古建筑,是经营陶瓷的商店。2007年天皇和皇后两陛下曾经在这家接见了瑞典国王夫妇。2008年高圆宫皇后久子也曾经来过这里。

这家商店的经营方式也别具一格。在商品旁边还有制造者的照片。这些制造者都是当地的艺术家。

这些精致的陶瓷都是当地陶瓷艺术家按照当时的技术手工制作的。虽然这些瓷器大部分是食具,但是做的非常精细和美观,更具艺术特色。这些做成西瓜、金鱼、树叶、假面具的小东西是垫筷子的;碟子里的画是江户时代的装束;外边的文字和画也是古朴典雅;整个商店充满了浓浓的古色古香的气息。这使人迷惑,这些陶瓷应该理解为食具好呢?还是工艺品好呢?

店内陶艺教室好像对游客也有特别的吸引力。在陶瓷艺术家指导下,游客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今天我们正好遇到了一位陶瓷艺术家石川女士。她给我们做了简单的表演。

把和好的粘土放在旋转台上,在旋转的台上,完全是用两只手来造型。等自然干燥后,再往上边画画、雕刻、烘烤等等,经过多次加工才能做出一个产品。这个商店的商品都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能够保持传统文化不衰,这本身也许就是民族优越感的体现吧。文化没有国界,文化代表着文明,从中国传来的文化,在这里不但能得到保留,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日本人能超越民族精神之上把它发扬光大。将灿烂的文明变成大和民族的精髓,是日本人向往的更高境界吧!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