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月28日讯】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一直被外界视为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智囊、文胆。最近他在一场演说中高调谈论民主,强调敬畏民意,应当成为民主共和政治下所有官员的基本态度,离开法治对待民意,就有导致民粹主义的危险。
广州《南方周末》上周刊登了俞可平的署名文章《敬畏民意》,这是他在首届“倾听民意政府奖”颁奖大会上的致辞。从文章可以嗅出俞可平对现任领导人,迟迟未能推动政改感到失望。他也提醒下任领导人要落实民主理念不要再空谈了。
俞可平,作为胡锦涛的智囊,却在公开场合大谈民主,批评胡锦涛所推崇的施政理念“民本政治”及新“三民主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俞可平表示,在民本政治下,民意只是工具﹔统治者重视民意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在民主政治下,民意才成为价值,执政者重视民意,是为了维护公民的权益。如果大多数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人民就有权收回委托给执政者的权力。
他还说,权力本身不应当是官员的目标,公民的利益才是权力所要实现的最终价值。要实现“权为民所用”这种价值,就必须了解人民群众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希望,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或是喜欢什么,痛恨什么。政府的政策必须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上。
去年,习近平提出“权为民所赋”的说法,广受海内外的关注,针对这点俞可平也提出他的看法,他说,权力源于人民,但“谁是人民?人民将权力授给谁?人民如何将权力授予政府?这些都是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民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俞可平,2006年曾以《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闻名海内外。《敬畏民意》这篇的演说更是语出惊人,他认为,如果没有健全而合理的政治制度,民意就可能被阻挡,被遮盖,被扭曲,被滥用,被不适当的代表,有时甚至变得软弱无助。敬畏民意,更要认真对待民意,要有科学的决策机制,善于将公民的需求转变成政府的政策。
敬畏民意,就要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离开民主去谈论自由、平等、人权,就像离开市场经济去谈论自由贸易一样不得要领。
新唐人记者 李庭 柏妮 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