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5月6日讯】志工系列报导-杏林春暖2(中央社记者黄旭昇新北市6日电)“南投仁爱乡的路况也太糟糕了吧,泥浆、石头路、坍方、小径、货车打滑,超可怕的!”路竹会志工苏宣绮参加义诊,亲眼目睹土石流,她感叹说“我太佩服车队大哥了”。
一群志工搭四轮传动车翻山越岭,克服地形障碍、土石流、大雨,载着满满的喜悦心情,凌晨从熟睡的台北出发,将医疗资源源源不绝地送上山。这群志工也将台湾的爱心,透过搭机、搭船、搭车,向国外输出。
成立17年的路竹会,今年4月到南投义诊适逢锋面过境,豪大雨让路况极端恶劣,车队在海拔将近2000公尺的翠峦部落云雾中迂回。
已退休的志工程哲仁描述,前往翠峦部落,顺着发夹弯山路盘旋而下,忽然听见前方陡峭山坡传来一阵巨响,眼睁睁看着雨水挟带土石冲刷而下,瞬间淹没了狭窄崎岖的山路,整个义诊车队被迫卡在半路。
另外,从翠峦往环山部落,多半是180度的急转弯,爬升的陡坡也多半呈45度仰角,车窗外惊险路况的“震撼教育”,让志工们领教力行产业道路的险峻,也感受到“运将”大哥的技术。
路竹会卧虎藏龙,会长刘启群带领医疗与车队志工,还有空姐、建筑师、保险经理、退休媒体人等一般志工,俨然是社会缩影。由王栋梁领军的车队志工,以高超技能克服天然阻碍,“健康宅急便”摸黑上路,是幕后英雄。
负重的医疗器材车爬不上南投的连续弯道,车队志工白福生的四轮传动车扮演关键救援角色。无线电台号“336”的王栋梁,从13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就与太太一起配合路竹会志工走遍山地部落,也以拖车绳协助器材车脱困。王栋梁说,“不会因为高山,阻隔我们的关怀”。
志工邱丽文形容,车队是路竹会长久的伙伴,每回义诊,都是带着全家人前来。车队成员与亲属们,可以就近欣赏名胜,培养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甚至帮忙炊煮,她说,路竹会是“医护义工与越野勇士合体的铁金刚”。
这次在南投红香国小,车队与志工差点丢了性命。程哲仁回忆说,车子到达一座红色小桥时,对岸几名比较早到的车队志工站在远处高举双手挥舞,他搭乘的车子缓缓穿越凹凸不平的桥面,驶抵对岸后,才弄明白,原来刚才车队成员是在示意警告不要过桥。
驾驶罗先生与他不约而同顺着手势往桥面下一看,瞬间不禁倒抽一口凉气,暗自捏把冷汗。原来刚才经过的小桥,桥墩已倾斜、移位,若支撑不住负荷,凹凸不平的桥面随时都有崩塌、下陷的危险,车辆就会当场翻落溪底。
交通愈困难的部落居民,愈需要医疗照顾。刘启群解释,有人质疑义诊短期医疗的功能,但团队发挥及时雨,“有时一个针剂、一颗抗生素就会救活一个人。当口渴时,给他一杯水,就是最大的帮助”。
长期投入义诊,不仅让这群志工从服务中获得自我成长与快乐,也因深入山区,让团队更关怀环生态环境,投入田野调查,刘启群说“医人,也要医环境”。
山区即使路迢迢,开发却未曾停止,此时正是最夯的高山春茶采收季,一小片茶园就挤满25名各国工人。建筑师志工刘宪宗观察,翠峦、慈峰部落人口外移,茶商进驻,山林破坏更严重。
他说,“不但地质脆弱,陡峭与裸露的山坡地、林相破败,令我担忧”。刘启群则形容这样的地貌,是“台湾龙脉上的刻痕”。
刘启群有次在嘉义县草山部落义诊时,手握方向盘,透过无线电通报后方车队“小心,前方有一群台湾猕猴”,只听到无线电那端传来兴奋的讨论声;不久,蓝腹鹇也在产业道路悠闲穿越,白面鼯鼠在枝桠纵情跳跃。
刘启群说,“17年前我在此踏勘路线,庆幸生态保育观念普及,动物得以生存”。一路观察,他感谢天地万物和谐共存,这也是义诊外的丰富收获。
不过,四轮传动车挺近莫拉克风灾重灾区高雄那玛夏区达卡努瓦部落时,道路仍柔肠寸断,楠梓仙溪两岸土石流崩塌、堤防冲毁的灾情,一如3年前怵目惊心。
医疗团有次在阿里山新美部落义诊,“台风过后路况的烂泥巴,就像是在亚马逊河上面行舟”,刘启群以南美秘鲁的实际义诊经验形容;当年,在雨林中的义诊交通,完全靠舟船、人力一箱箱搬运器材。
至于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蒙古、印度等国外义诊,长途拉车或深入高山,就习以为常了。志工忍受山区、灾区不能洗澡、饮食不便,却不求回报。
路竹会筑爱的路不断延伸,透过公益行善模式,不但照顾人民健康,今年也获美国非政府组织响应,捐助牙科行动治疗车,让医疗人员有能力更深入台湾的偏乡医疗,彰显健康的普世价值,让无国界的人道关怀精神,传送到贫病穷苦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