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七百年 元水利工程揭面纱

【新唐人2013年01月16日讯】(中央社记者周慧盈上海16日电)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好奇地指着密布地面的木桩,问起用途为何。这是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一景,在历经10年的挖掘与原址保护后,这座700年前的水利工程终于揭开面纱。

元代水闸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上海市普陀区一处房地产工地2001年进行施工打桩时,工人发现7公尺以下怎么也打不动,不动如山之处露出了结实的石板。

如获至宝的考古专家在连串的取样与研究后发现,石板下有排列整齐的木板,木板下又有结实的木梁,再往下还有上万根木桩。这些坚固的地下工程,原来是一处古代水闸。

专家根据水闸的表体、肌理及出土器物,再对照历史文献,证明这是元代时期的水利工程,距今已700多年。

历经10年的考古挖掘与原址保护后,这项在2006年被评为“中国10大考古新发现”的成果,去年底终于揭开面纱,以遗址博物馆的形式对外开放参观。

这座古老水闸深埋于地下7到9公尺处,面积约1500平方公尺,由闸门、闸墙及底石等部分组成。一根根的木桩主要是为拦沙沉洪之用。

博物馆表示,水闸是利用潮汐原理配合开闸、放闸,让泥沙不在主河道淤积以致影响航行,并进一步利用人类和大自然的合力进行水网疏浚。

透过电脑技术,博物馆复原并呈现了水闸的数十道建造工序。

考古专家发现,已经出土的木桩,“一桩一位一编号”,每根都留有墨迹,这是因为当时的施工人员根据天干地支的计数方法为上万根桩编号。

博物馆位在熙来攘往的市区,入馆后沿着坡道一路下来,即是水闸原貌。凌空玻璃步道下,清晰可见水闸周边坚实的石板,石板与石板间则以铁锭榫卯结构固定。

专家发现,这些以铁锭榫卯加固的部位,表面都有涂抹灰浆的痕迹。这种具防腐功效的黏合剂比现代的胶水更牢固,因此7个世纪后,当现代人用机械向下打桩时,依然难以撼动水闸实体。

700年前的水利遗迹公开后,文物保护立即面临考验。为避免文物“见光死”,博物馆针对裸露在空气中的2000余根木桩展开每日监测,并涂上“保护膜”。

博物馆人员表示,元代水闸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特别是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吴淞江流域(今苏州河)的历史变迁、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