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林:英雄黄继光,经得起解剖吗?

前几天出远门,错过了网上的很多热闹。对于英雄,对于黄继光,还是有话要说。

任何人要成为英雄,都必须有行为进行支撑。细节决定成败,其英雄行为是否违背常识,是否经得起推敲,是检验其英雄真实性的标准之一。

黄继光的英雄行为,我们这一代人都受过教育。时间长了,细节都模糊甚至忘记了。好在现在有互联网,“百度”一下,几乎都可以找到。

《人民日报》关于黄继光的事迹,有两个版本。

1.0版本(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1/01/content_5275949.htm)漏洞实在太多。黄继光“冲过去不多远”,“身上就中了几颗子弹”,而他只是“摇晃了一下”。这敌人真是既愚蠢又高明呀,三挺机枪扫射,面对一个冲锋的人,却只有几颗子弹打中他,而每颗子弹打中的,都不是要害部位。当他再次中弹时,“已经扑到敌人的工事上”。黄继光冲锋的起点,离火力点应该很近啊嘛。他“用身体堵住了一个正在发射的枪眼”,而另外两挺机枪正好哑火了,于是“战友们便发起了冲锋”。

这时“另外两挺机枪又叫起来”。危急时刻,“黄继光伸出了一只手臂,把一颗手雷塞进敌人的火力点里”。网上搜了一下,机枪的战斗射速至少每分钟200~300发/分。堵枪眼1秒钟,身体至少要穿过3发子弹,如果为5秒钟,至少是15发子弹。那时的手雷,似乎要拉弦的,一只手臂,怎么拉弦?拉弦之后,还要等待,否则你塞进去,人家就可能给你丢出来。不要忘了,你的胸口,正堵在枪眼上,那可是机枪啊!“敌人的火力点被完全炸毁了”,一颗手雷,有那么大的威力么?

2.0版本(http://www.people.com.cn/item/50n/xwrwp/03.html)有新华社编者按:前者“系前线通讯员在战斗中仓卒写成,与实际战斗情节略有出入。此稿是经各方仔细核查最后判明的情节。”

机枪增加到了7挺,黄继光是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冲锋的。“子弹象大雨一样地打在被炮弹炸起的山坡上的虚土里”。“冲到离敌人的火力点三、四十公尺的时”,另外两个人阵亡了。黄继光不只是“摇晃”一下,而是“跌倒”了,“他的左臂和左肩被射穿了两个洞”,果然不是致命伤。然后他“向着火力点一步又一步地爬去”,而不是“又向着敌人地堡扑去”。“三、四十公尺”的距离,显然不可能一下子扑过去。“爬到离火力点只有八、九公尺的地方,他就挺起胸膛,举起右手,准备把手雷仍向敌人”,这不是找死吗?果然,“一梭子机枪子弹又射进了他的胸膛”,“他胸膛上被射穿了五个洞”。

“他昏迷过去了”,又醒了过来,“用最后的力气举起右臂,把手雷向火力点扔过去”。没有“挺起胸膛”,也把手雷扔出去了啊。“一刹那的寂静之后,忽然火力点里的机枪又叫了起来。那里的地堡是被打塌了,但没有被炸坏的两挺机枪还在一个枪眼里发射着”。

黄继光再次昏迷,又再次醒来,“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他带来的两个手雷,有一个已经扔掉了,另一个也在左臂负伤时失掉了”。一个手雷就把地堡打塌了,原来敌人也搞豆腐渣工程。现在他没有手雷了,所以不可能再把“手雷塞进敌人的火力点里”,而只能“突然从地上一跃而起”,“象一支离弦的箭,向着火力点猛扑过去。用自己的胸膛抵住了正在喷吐着火焰的两挺机关枪”。

我的天,“胸膛上被射穿了五个洞”,又昏迷了两次,已经流了多少血啊,还能“象一支离弦的箭”,猛扑过去“八、九公尺”?当他扔手雷的时候,不是已经“用最后的力气举起右臂”吗?

“经各方仔细核查最后判明的情节”,怎么还是有这么多地方不合情理呢?

评价一个人是否英雄,还必须满足一个标准,那就是“伟大领袖”的标准。他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死得“比鸿毛还轻”的人,当然不是英雄,“伟大领袖”早有定论。

朝鲜战争,到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黄继光同志,他是替谁去死的呢?

2015年04月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