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令完成手中机密价值 令计划判决书中有暗示

【新唐人2016年07月07日讯】(新唐人记者黎明报导)近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前部长令计划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对此,海内外媒体的炒作热情远远不及当初令计划被抓时那么高昂。对此,有海外学者日前发文分析称,令计划一案的各个环节都在北京当局的掌控计划之中,而当局公布的判决书蓄意避开了令案中那些惊悚、香艳的噱头,成功弱化了观众对令案的兴趣,同时还暗示令完成带走的国家机密对习近平当局构不成威胁。

令计划一案,因其案情牵涉香艳与惊悚因素兼具的法拉利车祸事件,夹杂颇有神秘色彩的非法获取国家机密的情节,外加政治效应与戏剧化高度结合的令完成携密潜逃事件,曾经赚足了海内外一众看客的眼球。然而,这个案件的落幕却显得十分低调,甚至有些索然无味。

当局先在今年的6月7日举行不公开审理(理由是涉及国家机密),然后在7月4日直接向社会发布了审判结果——令计划因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全部财产。而中共官方公开的审判场面也波澜不惊,令计划乖乖认罪悔罪,不上诉不反悔,让令案就这样不咸不淡地尘埃落定。

日前,旅美学者何清涟在《美国之音》上发表评论文章称,令计划一案从庭审形式、量刑轻重、用来定罪的罪项,直到令计划本人的表现,一切都在最高层计划之中。令案的黯然落幕则意味着“扫清旧战场”,今后的重头戏将是“权力新布局”。走到最后这一步,整个令案唯一剩下的未解谜题就是令计划弟弟令完成携带至美国的国家机密,而对于这个外界最为关注的情节,当局显然也事先做了一系列舆论铺垫,并最后在令计划的判决书中予以暗示。

文章表示,北京当局多次与美国交涉,要求带回令完成的官方行动,实际上已间接证实了海外媒体热炒的令完成携带令计划交给他的国家机密出逃美国并非虚构,唯一没法证明的是这些高度机密是否已经落到美国情报机构之手。而海外媒体每隔一段时间对“令完成携带的情报箱”搞一波谜题竞猜,从核武器密码到中共高层隐匿海外的财产以及他们私生活录相的种种传闻与分析,都令中共当局“极为不舒服”。所以,从判决书的内容来看,“中共高层是想趁这次判决,对这种猜测做个了断”。

令计划案的一审判决书上称,令计划在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通过时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霍克等人,“非法获取大量国家秘密材料,严重破坏了国家保密制度”。

针对判决书的这段内容,何清涟在前述评论文章中分析称,当局这是在暗示令完成带走的机密情报价值不高,而且,为了降低令完成带走的国家机密的情报价值,在此之前中共官方早就有过“铺垫”。

2015年8月12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时任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霍克,因泄露国家秘密被双开的消息。在这个通告中特别介绍了霍克被调入旅游局工作前,曾任职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的履历和他与令计划的关系。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档案馆官方网站也报导该馆馆长已换人的消息,并披露说,现任中办主任栗战书曾要求该馆要“深入开展肃清令计划余毒影响的清理工作”。而按中共官方的说法,中央档案馆所掌握的国家机密档案主要是:中共和国家中央机关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中共夺权前中央机关、团体等所形成的历史档案。

针对上述讯息,何清涟在文章中分析称,北京当局通过上述消息,已表明令计划是通过霍克窃取中央档案馆馆藏的国家机密。至于令计划从中究竟“捞出”什么类型的国家机密,判决书中虽未明示,但判决书的内容也不提及令完成,这“显然是想说明,美方并未掌握有关中国政治高层那些‘具有杀伤力的国家机密’”。

对此,有海外观察人士也分析称,令计划没有被判死刑,令完成就没有泄密的必要,因此,不管他手里到底握有些什么样的机密材料,相信他现在是不肯拿出来的。此外,中共高层各大家族的海外秘密资产情报,很可能早就在美国人手中,如果有一天这些黑幕真的全面曝光,习近平就必须要抛弃中共,客观上来说,对他个人反倒有好处,所以北京当局也曾在其喉舌媒体上公开表态不怕令完成爆料。

责任编辑:唐睿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