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炫耀可燃冰惹质疑 德媒:值不值得还难说

【新唐人2017年05月24日讯】海底蕴藏着大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多数是以可燃冰的形式存在。近日,中共大肆渲染实现了对可燃冰的开采,要在短期内取代常规石油能源。不过,德媒警告:可燃冰的开采值不值得还难说。

大陆官方媒体新华社报导说,中国成功地在南中国海域1266米深处钻探出可燃冰。据称,三月底以来,每天平均可开采到16000立方米天然气

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形容,钻探可燃冰试验的成功是:“一次重大突破,有可能会带来一场全球性的能源革命。”

德国之声引述德国不来梅海洋环境科技中心(MARUM)的格哈特.波尔曼(Gerhard Bohrmann)的话表示:中国开采甲烷水合物的计划可谓雄心勃勃,但是否会带来突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他说,2013年,日本在海底成功开采过可燃冰,但直到今天,还是没有看到对这一能源的商业性开采。

可燃冰的学名为甲烷水合物,在海底高压低温的环境下,甲烷和水形成类似冰的混合物。在南极地表或青藏高原也有大量这种冰状物,用打火机点燃“甲烷水合物”,会立即燃烧,因此,也被称为“可燃冰”。

据报导,2008年,中国已经进行了开采海底可燃冰的实验,成功取上来一块儿,也点燃了。这一次中共的开采与上一次的区别就是多开采了几次,但是技术上没有更新,这就不是国际上公认的试采成功的技术和标准。

专家认为,可燃冰的开采利用远非油汽田开采那么容易。因为可燃冰是在海底存在,天然气能结成冰靠的是零度以下的低温,这就是可燃冰这个词由来。常规的油气田是油气层上面有一层厚厚的地壳的保护,打个洞之后,油气只能顺着这个洞出来,不会造成太大的自然生态损坏。

但可燃冰的开采会导致整个可燃冰的加温,温度高了,冰就化了,可燃冰就变成了甲烷气体和水,这个气体在没有地壳保护的情况下,会到处乱窜,成为生态灾难,严重的会引发地震、海啸。

从这个角度上讲,可燃冰的开采不能用常规的钻井技术,要采用新的技术把甲烷气体盖在海底。这也是全世界的石油公司不敢大规模开采可燃冰的原因。

(记者李芸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