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逻辑变了

作者: 文龙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4月04日讯】中国官媒再提“房住不炒”底线不容突破,行政和金融同时在调控楼市,围剿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中国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万科称,房地产市场逻辑变了,不再能赚大钱快钱。

4月3日,中国官媒《经济日报》头版刊文称,今年以来,面对房地产市场过热苗头,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措施,出台相关政策,行政、金融、土地等手段多管齐下遏制楼市过快上涨势头,传递出“房住不炒”底线不容突破的态度。

去年四季度以来,深圳、上海、杭州等一些热点城市房价涨幅明显扩大,官方追踪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有所增加,并有蔓延趋势。

3月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份房价数据。70个大中城市中,有56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较1月增加3个;二手房方面,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有55个,较1月增加6个。

官方认为,一些城市的房价上涨,与经营性贷款进入楼市有着密切关系。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业推出低息经营贷,个别地方还对小微企业实施经营贷贴息,使得经营贷利率甚至低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部分经营贷却辗转进入楼市。

天钧政经智库研究员任重道对此进行解读,其实这个事情早就存在多年了,地方政府也是心知肚明。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把土地卖出去,资金落袋为安最重要,一套房子总价是70%是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政府拿走了。房价越上涨,土地越好卖。而且中央不断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各地调控楼市,地方政府早就恨的牙根痒痒了。尤其去年突发的疫情,令地方财政更加吃紧,同时央行又释放出十几万亿的货币,地方政府已经蠢蠢欲动。去年出现多次调控政策一日游,就是松绑楼市的政策刚发布出来,地方政府就被上级政府或中央的住建部约谈,一天之后政策就收回去了。因此,对于经济未复苏、大量资金无处可去,地方政府自然睁一眼闭一眼,让一些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推动房价上涨。

2020年,住户经营性贷款增幅显着,全年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增加2.27万亿元,达13.62万亿元,增幅为20%。这其中,有多少违规流入楼市?

4月3日,官媒《中国新闻周刊》发文,银行业人士解读称,在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一些机构注册和变更空壳公司、伪造虚假合同、虚假流水做账。

“银行确实没法查,尤其在事前,只能做到银行出去的钱不直接流入楼市,主要是保证申请人提供的合同、发票等在形式上完备。”前述银行业人士告诉官媒,更多是事后监管,抽查到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情况后抽贷。

3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央行联合发布通知,要求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经济学界认为,房地产市场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金融政策的变化,目的控制房地产这个当前金融系统中“最大的灰犀牛”。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3月2日表示,“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是金融体系最大灰犀牛,很多人买房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投机,这是很危险的。”

郭树清认为,如果中国房价急剧下跌后,购房者会有很大损失,银行也将无法收回房贷本金和利息,可能威胁国内金融业和宏观经济。

2020年下半年以来,官方出台包括重点房企融资管理新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政策、重点城市供地“双集中”等一系列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未来,中国内地大型房企万科的董事会主席郁亮3月31日在万科2020年度业绩推介会上表示,房地产业已经进入管理红利时代,房地产市场逻辑变了,不再能赚大钱,快钱。

(转自看中国/责任编辑:叶萍)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