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象千里“上访”? 专家揭背后原因可悲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6月12日讯】“大象去哪儿了?”近日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15头亚洲野象长途跋涉大迁徙,从云南西双版纳出发,一路向北,历时一年多,走了500多公里,近日进入了昆明。网友调侃说,大象是千里来昆明“上访”的呀,也有专家揭示了象群大迁徙背后的可悲原因。

最近,这群“北漂”的大象引起海内外舆论关注,数百万人在线观看他们吃饭睡觉的模样。英国天空新闻频道网站(Sky News)6月10日刊文称,这群亚洲野象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大明星”。(点击观看视频

6月7日,一段象群“呼呼大睡”的视频吸引了数亿人观看。长途迁徙的大象们似乎走累了,在一处林地集体“躺平”睡午觉。一只小象睡觉时抱着妈妈的腿,还有三头大象把一头小象围起来,保护得严严实实。小象睡醒后,完全无法走出重围,爬在妈妈身上蹭啊蹭,样子十分可爱。(点击观看视频

这段视频在推特和YouTube等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萌化”了无数网友。网友Sesi说:“大象们用屁股做了个婴儿床,太爱它们了!”

目前对于这群大象迁徙的原因尚不明朗,有人猜测是带头母象迷路,但也有人对此说法不认同,因为一般来说,动物的方向感非常强,轻易不会迷路。而且既然是迷路,为什么只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往北走了上千里路?因此有人认为,可能是地磁场发生了变化,才导致大象一路向北走。

有专家表示,大象迁徙可能是原来的栖息地受到破坏,被迫长途跋涉寻找新的栖息地。今年10月,云南昆明将召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因此不少网民调侃说,大象的家园被强拆,被迫四处流浪,来昆明“上访”。

据自由亚洲6月11日报导,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张立在由微博泛知识公众号举办的网路直播研讨会中分析说,此次亚洲象北迁与大象适宜栖息地大量减少有很大关联。

这群野象原本生活在西双版纳“勐养保护区”。根据云南政府的追踪资料,16头野象在2020年3月时被发现离开原来的栖息区,开始一路向北边穿过普洱市倚像镇、宁洱县,并在去年12月走到墨江县,路程超过300公里,途中还生下了一头象宝宝。

其中2头大象在今年4月从玉溪折返回墨江并找到其他象群,现在共有15头象继续向北迁移,目前象群已在6月2日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迁徙已历时一年三个月,“一路向北”超过500公里。

张立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亚洲象专家组的成员,他说,“在云南西双版纳过去20年间,亚洲象适宜栖息地减少了大概40%。”

他表示,西双版纳也有居住在保护区外的亚洲象,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区外的天然林被改为种植橡胶及茶树,造成西双版纳亚洲象栖息地急速减少。

目前,西双版纳已是中国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区,但广泛种植橡胶树会破坏热带雨林其他物种,使亚洲象食物来源大量减少。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告诉中国媒体《观察者网》,大象北迁显示了天然森林的整体趋势仍在消失,人类为了种植橡胶树,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抢夺了大象的生活空间。

王放表示,“大象最喜欢的是这些山地之间、沟谷里的河滩、平缓的坡地,还有草地,都被种植了大面积的橡胶林,变成了人类活动空间,它们失去了连接。”

除了橡胶和茶树,国际人道主义协会(Human Society International)中国政策专家李彼得(Peter Li)告诉自由亚洲,西双版纳大量种植中药材“砂仁”,也是破坏西双版纳热带原始森林的元凶之一。

根据中国科学院一篇论文表示,砂仁种植必须大量清除小树、林下幼树、灌木层植物,导致种植砂仁的热带雨林乔木下层,以及几乎整株幼树、灌木层遭严重破坏,物种大量流失。

据云南当地媒体去年报导,包含砂仁在内的17个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其中砂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

云南省第六届中药材产业科学发展交流会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72.7万亩,种植面积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

亚洲象作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总数量仅有约300头。李彼得呼吁中共政府保护大象的栖息地。

他说,“栖息地内的农业和种植活动应该停止,栖息地附近的农村社区应该考虑搬迁,让栖息地恢复适合大象生长,在(其他)适合的地区也应该创造新的栖息地。这些栖息地应该根据大象的迁徙路线,通过建设专门的廊道连接起来。”。

目前,这群野象仍在寻找适合的栖息地,当地政府对象群活动保持警戒,一路监控、保护、投喂,并指示民众撤离。

张立教授表示,象群进入昆明城区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大象也是比较害怕人的,远离人为干扰多的地方是大象的正常行为。”

他呼吁大家不要围观,亚洲象警觉性很高,而且象群带着幼象,出于保护幼象的行为,攻击性可能更强。

李彼得表示,全世界对迁移大象的关注,有助于鼓励中共当局对大象采取谨慎和科学的态度,“全世界都希望这些大象有一个好的结局”。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戴明)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