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4月23日讯】上海封城造成的灾难,远大于疫情本身,习近平的“动态清零”面临空前挑战。这个政策有调整的可能吗?分析认为,清零背后,是复杂的利益斗争和政治斗争。我们连线记者王愉贺,请她为我们介绍。
在民众怨声载道,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激化之下,为什么习近平当局还是坚持“动态清零”?大纪元评论员王赫分析了主要两点。
第一,动态清零关系到习近平的三连任。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我一直是在亲自指挥、亲自部署。”
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动态清零”,已经成为中共内斗的一大标靶。原本是医学、科学问题,现在却成为了政治斗争问题,还被捧到了与西方相对比的“体制优势”高度上,因此调整空间很小。王赫认为,面对政敌的攻击,在三连任的压力下,习当局强硬坚持,甚至不怕一错到底。
第二,动态清零背后的巨大利益争夺。
跟“动态清零”直接相关的是全民核酸检测、打疫苗。而核酸检测、疫苗都是要花钱做的,这就牵扯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由哪些人来做这个生意?各做多少,各做哪些区域?中共政治局常委一级都牵扯进去了,争夺之激烈是外界难以想像的。例如,2月网络上流出一段哈佛学者黄万盛在私人聚会上的谈话录音,其中就谈到:中国某集团公司,仅仅靠核酸检测就赚了6,700亿元。
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 黄万盛:“我前天得到的数字是这个狗屁的集团,仅仅通过核酸这一项,就赚了6,700亿啊…导致只要有一、两个病例,就会把整个区域全民拉去做核酸检测。”
然而,“动态清零”除了让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中,也正在激化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王赫指出,习近平上台后,不断推进中央集权,当了“核心”,但中央、地方矛盾却无力解决。各级政府责权利的制度规范没有建立健全,主要是靠“讲政治”强行压制。但压制下,地方的反弹也是强烈的。
上海是反习的“江泽民派系”的老巢,当地官员原本就很抵制中央强压下来的“动态清零”,在选择“躺平”下,放大和制造了民生灾难,目的是让老百姓的矛头指向习当局。
王赫总结表示,“动态清零”政策,其实质含义是讲“政治第一、维稳第二、科学第三”,中共内部的派系斗争、经济利益争夺、央地矛盾,都潜藏其中。他认为,大概只有等到二十大结束后,才有可能迎来政策调整的契机。
新唐人记者王愉贺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