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维稳花费高 中共内部经济矛盾难消化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1月25日讯】在中国,今年是疫情爆发后首个没有防疫限制的传统新年,人们积极返乡探望亲人,但并没有如外界预期的出现旅游热潮,中国的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

中国民众:“封控三年,突然间就解封了,突然间政策就变了,从这个极端一下到这个极端。其实你也知道,死了很多老年人。”

在经历了三年的极端封控后,中国民众终于可以再次自由出行。但由于中共政策极端又不透明等因素,消费者信心受创。

海南三亚小商贩李先生:“经过这三年疫情(管控),好多老板也赔钱了,员工又停了几个月,几个月没有上班,房贷车贷都要还的,所以说总体来说,消费质量是上不去的。”

海南三亚餐馆老板 Sophia Ong:“很多因素让我们对未来充满疑虑,即使(游客)回来了,但与去年相比,今年营业少了一半。”

中共坚持“清零”运动三年来,重创民生和经济,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防疫维稳成本,也十分高昂,在经济总量最高的广东省,过去三年累计投入1467.93亿元用于防疫管控,其他省市也面临类似情况,地方政府债台高筑。

澳洲知名法学家袁红冰:“现在地方,省以下的官员,包括地区一级的官员少发工资,过年都少发工资,是一个普遍的现象。60%的县里头,强制这些官员买县政府发的长期债券,来解决它这个财政危机。这种官员的普遍躺平,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

中共为了稳经济,地方政府也在大肆发放债券,据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报导,有18个地方政府表示,会在今年第一季度,累计发行超过一万亿的新债券。但经济学家警告,可能导致地方财政的进一步恶化。

知名债券评级机构穆迪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地方经济在2023年面临负面的信用状况,土地销售收入依然疲软,财政赤字持续高企,直接债务和或有负债不断上升。”

三一学院荣退经济学教授文贯中(来源自:VOA):“我自己认为,要么就是整个国家整体的崩溃,在这之前他都是可以通过各种赖账、免债,或者债务重组,来推迟危机的总的爆发。”

地方政府财政恶化,不仅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还可能进一步影响社会稳定。由于资金紧张,当局推迟或暂停向部分服务商付款,在重庆等地造成大规模讨薪抗议潮。部分地方政府甚至采取减薪、裁员、降低补贴等等措施,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

香港企业家袁弓夷:“中共大势已去,疫情对它是致命的打击,死了好多人。李师父说死了4亿人,在过去三年。他有他的消息来源。今次李师父出口,就是消灭中共的第一炮。因为中共不消灭,我们根本就没希望。”

如今中共政权面临的不仅是极端防疫带来的冲击,还有人口加速老龄化、产业链外移、房地产泡沫化、内部经济矛盾、地缘政治的恶化等等危机,都使中国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宇亭、李韵、骆亚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