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上山”被叫停 网友热议:巨额损失谁买单?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7月03日讯】在中国大陆引发强烈争议的“水稻上山”终于被叫停了,但舆论风波至今尚未平息,网友们议论纷纷,更有博主发文,针对这场闹剧分条析缕追根溯源,质问造成的巨大损失谁来买单。

中国自然资源部6月14日印发通知,要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杜绝不顾农业生产实际,拔苗砍树、填坑平塘等‘一刀切’行为”,被认为是“水稻上山”告一段落的标志。这份通知下发后,众网友对“水稻上山”的声讨并未就此平息。去年10月在中共二十大上提出水稻上山的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则成为了网络社交媒体上的众矢之的。

为了灭火,中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曾于6月24日出面辩称,此前官方推广的“水稻上山”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 “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云云。然而,中国网友显然对此并不买账,相关的讨论和抨击仍在继续。

(网页截图)

(网页截图)

7月2日,中国网易的“源味君”发表长文,回顾了“水稻上山”的源起与演变过程,并要求就此事件进行责任追究。

文章开篇即提到了朱有勇当年在大会堂的发言。当时朱宣称,“水稻上山很受农民欢迎”,云南当年推广了50万亩,最高亩产788公斤。对此,文章语带讥讽地指出,即使在正常的水田里,比较高产的也就是亩产600公斤左右,朱某推广的“水稻上山”实验竟然实现了亩产788公斤的高产,“堪称创举”。但网络上对此提出的质疑声从未间断。

文章就此事件提出了一系列追问:

首先,0.52亩试验田能否推向全国?

朱有勇研发的“滇禾优615”等新品种,适合种在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但放眼全国,适合这种条件的区域并不多。而且即使种了“滇禾优615”,要在整个生长期至少浇水10次以上也不容易做到。

更何况半山腰的土地多为贫瘠的岩石和植被稀少的地带,土壤肥沃度远不及平原地区。除了用化学肥料增肥以外,基本上就不具备种植高产水稻的条件,山地梯田还存在受角度影响而阴面光照不足的问题。

其次,官方推广水稻上山时是否考虑劳动力的成本压力?

文章指出,水稻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作物,梯田种植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在半山腰地区,由于地势复杂,机械化作业几乎不可行,必须依赖人工劳作,这无疑会给农民增加巨大的劳动力和成本负担。

第三是市场需求和商业可行性的问题。

文章质疑,朱某推广的“滇禾优615” 水稻市场接受度多高?用这种高成本的方式种出的大米能否卖出高溢价?至今没有看到相关的市场调研。文中表示,由于难度大、费功夫,成本高,民众皆称水稻上山“不过是人民币上山”。

文章还提到,曾有网友发文称,他们一行三人亲自去云南蒿枝坝实地查看朱某所说的那405亩的水稻实验田,结果不但没有看到稻子,甚至“连秸秆的影子都没有看到”。他们问询当地村民,对水稻上山项目的看法时,村民们的回答是“没有参与,不清楚”。

文章质疑:朱某那句“很受农民欢迎”的结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文章接着谈到了所谓高质量农田、梯田被一场暴雨冲刷而荡然无存的情况。

(网页截图)

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亦曾专门发文警告,称“水稻上山”违背农业规律,容易导致生态失衡。

事实上,在雨季来临的时候,由于开垦梯田破坏了原来的植被,山上的洪水下泄,所谓梯田尽皆毁于一旦。当梯田变成了光秃秃的山坡山岗,风吹黄土扬,梯田沙漠化,这样的地无法种植粮食,想要重新造林恢复和治理生态,也极其艰难。

文章质疑,如果洪水冲毁村庄家园,冲毁农用设施,住在山下的农民该怎么办?

事实上,早在1973年,北京农科院就已开始在大兴进行水稻旱种研究,当时很多南方农村地区也尝试过上山种旱稻,最终因为缺水、产量低等问题而作罢。

文章写道:“如今,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却匆匆上马,不仅浪费人力财力,对于生态环境来说,也是一种不可逆的破坏。”

文章最后质问,经过一年多的普及实践问题凸显,水稻上山虽然被紧急叫停了,但“巨大的损失与代价,谁来背负?”

(记者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