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17日讯】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供应链脱钩风险与日俱增之际,美国总统川普下令对所有进口关键矿产进行国安调查。同时,白宫还在起草储备关键深海金属的行政令,以反制中共在相关供应链的垄断。
4月15日,美国总统川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要求对美国依赖进口的关键矿产及其衍生产品展开贸易调查,以评估这些材料进口对国家安全和经济韧性的影响。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在180天内提交调查报告和政策建议,包括征收关税, 激励国内矿产加工产业与回收产业等。
行政令涵盖的矿产包括被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动车、能源和电子产业的钴、镍等17种稀土元素。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表示,这是川普反击中共试图主导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最新动作。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美国因为它是个法治国家,要采取措施的话,政府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要进行审查,要走这么一个流程。所以这是美国政府它为下一步的行动做的一个前提性的动作。这不光是个什么应急性的处理,而是说美国从全局角度出发组建全球的矿产联盟。”
稍早前“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还披露,川普计划援引“国防生产法”赋予的紧急权力发布行政命令,在美国境内建立来自太平洋海底的金属战略储备,以应对中共对稀土等金属出口的限制和未来可能爆发的冲突。
配套举措包括加快深海采矿的申请审批,建立和增强“多金属结核”的陆上加工能力等。
多金属结核是海底矿产资源,大小与土豆相当,被认为可能是海底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金属资源,包括镍、钴、铜和锰,以及微量稀土矿物。
多年来,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ISA)试图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Sea)制定国际水域深海采矿标准,但因各国存在分歧一直未能出台。
由于美国尚未批准这项国际公约,川普的这项计划将允许矿业公司直接通过商务部下属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的采矿法,获得采矿许可。
王赫:“对美国来说,开发深海金属矿产这一块,是它一个战略性的跟中共进行全球矿产关键金属元素竞争的一步棋。目前这个中美关税战,中共的一些反制措施,报复措施,会刺激美国在这方面步伐更快, 投入更大的资金,使它那个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
4月4日,中共为报复美国的关税措施,下令限制6种重稀土金属和稀土磁铁的出口。
北京第一次打出“稀土牌”,是2010年因为钓鱼岛领土争端,对日本实施稀土出口限制。当时日本在超过九成稀土都从中国进口的情况下,依靠充足的库存,再回收利用,以及从澳洲、越南等国寻找替代来源,化解了困局。
台湾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表示,中共对日本的“稀土第一战”失败后,各国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去中共化”的全球稀土供应链。
台湾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日本已经研究过了,就是可以从海水过滤出部分的稀土,那更多的稀土是在海床下面。所以这部分都已经有相关的研究,那剩下是成本跟技术问题。所以取代中共的稀土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越南也发现庞大的稀土矿,还有现在乌克兰跟美国的矿产协议也是着眼于稀土。”
4月16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斯维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在社交平台宣布,和美国的矿产协议谈判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近期将会签署一份备忘录。
与乌克兰达成关键矿产协议,正是美国实现供应链“去中共化”的努力之一。
另据中科院的研究人员预测,鉴于新的供应来源不断涌现,预计中共在全球稀土原材料市场的份额,将从目前的62%下降到2035年的28%,到2040年会进一步降至23%,彻底失去主导地位。
编辑/李明飞 采访/骆亚 后制/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