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21日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最近宣布,禁止包括中国在内的敌对国家机构访问其平台资料库。学者认为,中共的生物科研高度依赖美国核心存储库和相关数据,这项禁令将阻挡北京把生物科学政治化和武器化的进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办公室近期发布了一份关于《增强NIH受控访问资料安全措施》的文件,禁止位于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受关注国家的机构,访问特定的存储库和相关资料。
这些资料库包括人类基因型-表型资料库平台“ dbGaP”、用于大规模基因资料分析的云平台“AnVIL ”等。这些平台拥有全球最核心的人类基因组、表型资讯和疾病研究资料。
过去这些平台资料库免费开放,也是全球生物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高度依赖的资料库。
拜登政府此前曾发布《14117号行政命令》,防止敌对国获取美国民众的个人信息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这项行政令已经在4月8日正式生效。
NIH称,最新措施符合这项行政令的相关规定。
台湾国家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钟志东博士表示,NIH的禁令主要是针对北京,也是美中对抗态势升高的体现。
台湾国家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钟志东博士:“拜登的行政命令是出于国家安全技术保护以及外交的这种考量所做出来的决定。不过当然,现在中国是川普政府最主要的威胁。国家安全威胁的状况之下,当然,中国人士以及中国的机构。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的机构,都会受到特别的审查跟限制。”
NIH 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旗下平台资料覆盖面广泛全面。
一位大陆生命科学领域从业者透露,由于经费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中国迄今为止也没有建立生物样本大资料库平台。目前一些医院拥有自己的小样本生物资料库,但没有一个共用机制,资料相当分散。
台湾励志协会(TIA)执行长赖荣伟:“如果说没有跟国际接轨的情况之下,建立自己的资料库,那它所建立的资料库是不是国际上可能就缺乏可信度,甚至学术人员也不太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而且它这样一个封闭资料库,这种所谓的内循环出来的成果,在国际社会大概也不太会相信。”
事实上,对基因等敏感生物数据的监管已是全球趋势,包括欧盟和日韩等其他国家也已出台相关措施。但这次NIH的资料库禁令从公布到落地,时间之短还是在学界引起不小震动。
有从事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透露,目前中国的生物科研仍高度依赖全球核心资料库,失去共享的数据信息,具体科研工作将难以开展。
比如2023年的数据就显示,中国 75% 的癌症机制研究依赖美国资料库。
台湾励志协会(TIA)执行长赖荣伟表示,NIH的最新措施将阻碍中共把生物科学政治化和武器化的进程。
赖荣伟:“它在技术上落后的那一步,又缺乏资料库的时候,它没有办法分享国际上的一些成果的时候,那这个时候当然它的学术研究以及说把学术变成政治化,或是学术变成武器化,这方面的进度一定势必会落后。”
另外,自美国2018年启动针对中共千人计划的内部调查以来,已经有超过100名NIH资助的研究人员因未披露与外国的利益关系,而被移除出NIH研究系统。
去年,美国还禁止了联邦政府及其实际控制的公司,向华大基因、华大智造、药明康德等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购买产品或服务、提供贷款等。
编辑/李明飞 采访/骆亚 后制/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