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中共降离境退税门槛 学者:难逆消费颓势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5日讯】为应对与美国的关税战和国内低迷的经济,中共当局放宽离境退税政策,试图刺激外国旅客来华购物消费。学者认为,目前国内就业不稳,房价下跌导致财富效应严重缩水,即便境外旅客消费额有所增长,也无法抵消全国性消费萎缩的规模。

日前,中共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将离境退税门槛从500元人民币下调至200元,并即刻生效。

通知还鼓励各地区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等增设退税商店,放宽离境退税商店备案条件,并优化退税办理流程等。

此外,现金退税限额也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其它退税方式则没有限额。

这个最新政策,针对的是在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表示,北京试图提振外国人在华旅游购物,来抵消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表面看来是促进旅游购物,但本质上是希望用短期的简单的快速的现金消费来弥补国内目前的经济疲软,出口下滑,外国访客减少的情况。这是应对内需不振跟外需比较萎缩双重压力下的一种非常态的一种策略,它不是有信心的长期开放策略。”

去年以来,中共官方连续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但外国游客人数远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近日多个博主发布的上海虹桥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和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等地机场萧条的画面,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另外,数据显示2024年境外旅客在中国消费额为942亿美元,也远低于2019年1,313亿美元的水平。

官方宣传称,最新的退税新政策是对全球游客发出的盛情邀约。11%的一般商品离境退税率,相当于为境外旅客购物“打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消费热情,助力“中国购”升温。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表示,外国游客在亚太区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地方是日韩和东南亚,中共放宽退税政策主要是针对丝绸、茶叶、瓷器之类的国货和文创品等。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多数外国人对所谓的中国的国货、潮品认知不足,品牌吸引力较低。政策对象是要在183天内的旅客,这种也导致了它范围比较小。这种措施可能短期提升特定的城市,像是深圳、上海的入境购物数据,但无法成为拉动整体内需或消费升级的主引擎。”

中共统计局4月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3月份的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经连续两个月下滑。

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月份更同比是下降9.9%,其中,餐饮收入下降3.1%,商品零售降幅则高达10.6%。

孙国祥:“中国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就业不稳、高杠杆的家庭负债压缩消费空间、房价下跌导致财富效应萎缩。消费者信心不足、不愿意大额支出,中产阶级收敛式消费明显转向低价或者实用的导向,因此境外旅客即使消费成长,也无法抵消中国目前全国性消费萎缩的规模。”

今年的五一长假,国内民众也更倾向于短途旅行或选择消费低的地区,力求节省开支。

携程的数据显示,小城市相关搜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5%,增幅比一线城市高出11%。部分住宿和花费较低的偏远地区,如新疆的博尔塔拉与云南的普洱市,搜寻热度超过50%,成为预算有限旅客的热门选项。

彭博亚太区高级经济师朱怿认为,最新的经济数据凸显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随着中美贸易战升级,通缩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编辑/李明飞 采访/骆亚 后制/王明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