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7日讯】观众朋友好,欢迎收看新闻直击。今天是美东时间5月6日,星期二。
今日焦点:川普会晤卡尼,美加关系再释善意;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前夕,乌军无人机连续狂轰莫斯科;全球反制升级,中共加紧外交攻势,但难解贸易围堵;四中全会迟迟不开,元老逼宫、内定新党魁的传闻四起;新总理出炉之际,德国爆出共军渗透的国安隐忧。
【川普会晤卡尼 美加关系再释善意】
今天(5月6日),加拿大新任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访问华盛顿,与川普总统首次会晤。这也是卡尼4月28日大选胜出后首次访美。
两人会谈气氛友好。川普称卡尼非常有才干,并表示他的当选是最精彩的政治逆袭之一,甚至可能比自己当年的胜选还要轰动。
卡尼则称川普是“具有变革性的总统”,感谢他的款待,赞赏他始终专注美国工人。
两人在椭圆形办公室握手合影、亲切交谈,现场画面没有外界所猜的“权力角力”。
会前,川普在“真相社交”平台发文说,美国不需要加拿大的能源、木材或汽车,“我们需要的只是友谊”。
他说:“反过来,他们却样样都需要我们。我希望我们永远保持这份友谊。”
不过,川普也重提“第51个州”的想法。他说,如果加拿大成为美国一部分,将是“美妙的婚姻”。
卡尼回应:“有些地方是永远不会出售的。”他微笑着说:“绝不、绝不、绝不。”
川普则笑着回:“永远别说永远。”
卡尼原定上午11点半抵达白宫,但因车队安检延迟约20分钟。川普亲自到西翼门口迎接,展现高规格接待。
在记者提问环节,有人问川普期待加方做出什么让步,他简单答了一个词:“友谊。”
当天,川普还宣布,美军将停止对叶门胡塞武装的空袭。他表示,胡塞方面已表示不再攻击,美方将暂时信任这一承诺,并形容这是一个积极信号。
他还透露,本周四或周五,也就是前往中东前,将发布一项“非常非常重大的宣布”,但内容尚未透露。他形容这是“多年最重要的声明之一”。
卡尼稍后还将与川普共进午餐,并在加拿大驻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
【习近平访俄在即 乌军无人机连2天狂袭莫斯科】
俄乌战场,再传紧张消息。
俄罗斯国防部今天(5月6日)表示,乌克兰无人机连续两晚袭击莫斯科,四座机场被迫短暂关闭,十几个外地机场也受影响。
据俄媒报导,俄军防空部队击落了105架无人机。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说,有19架是在接近首都时被拦截。
CNN指出,虽然袭击没有造成大规模伤亡,但无人机残骸掉在交通要道,引发市民恐慌。
这次袭击时机格外敏感。5月9日,俄罗斯将在红场举行“胜利日阅兵”,普京原计划借此展示军力。中共党魁习近平等多国元首也将出席。
但在无人机威胁下,俄方已宣布取消南部多个地区的庆典和阅兵。当地官员说,几乎每晚都响起空袭警报,难以保障安全。
此前,普京曾宣布从4月29日起实施三天“人道主义停火”,试图营造节日气氛。乌总统泽连斯基拒绝配合。他批评俄方停火“毫无实质”,并表示除非停火至少30天,否则不会响应。
泽连斯基还警告各国政要,基辅无法对俄境内可能发生的事件负责。俄外交部回击,称乌方言论是“威胁”。
乌方还说,所谓停火期间,俄军仍持续攻击。乌克兰官方统计称,自普京宣布停火以来,俄军已发动约1856次攻击,造成至少43名平民死亡,329人受伤。
乌克兰外交部今天也发表声明,呼吁所有国家不要派遣军人参加5月9日在莫斯科的阅兵。声明称,这种参与是对“反法西斯胜利者”乌克兰人民的侮辱,也是在为俄军战争罪背书。
就在这敏感时刻,习近平即将访问俄罗斯,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根据克里姆林宫外交政策助理尤里.乌沙科夫(Yuri Ushakov)透露,习近平此行将与普京讨论“最敏感议题”,包括能源合作和“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分析,尽管中共试图展现对俄支持,但这一举动却暴露中共在外交战略上的矛盾。习近平一边拉拢东南亚和欧洲,签协议、谈自由贸易,另一边又高调支持俄罗斯,有损其在国际上试图打造的“贸易捍卫者”的形象。
分析认为,在川普关税压力和地缘紧张局势下,北京如果继续靠拢莫斯科,恐怕会让欧洲和亚洲国家更加警惕,可能反而失去更多外交空间。
有关胜利日庆典和习近平访俄的后续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
【全球反制升级 中共外交攻势难解贸易围堵】
在川普政府对中国产品大幅加税后,中共启动全球外交攻势,试图稳出口、破围堵。但多国最新动作,显示中共这条路走得越来越难。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昨天(5月5日)在加州全球投资大会上表示,川普的经济战略以关税、减税和去监管为核心,目标是吸引全球资本。他透露,华府正与多国展开谈判,未来几周可能对中共有实质回应。
此前,川普已将对多数国家的新关税政策暂停90天,仅对中国维持145%的高关税。
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切坦.阿赫亚(Chetan Ahya)在《金融时报》撰文指出,美中贸易几近崩溃,即使谈判启动,也难轻易破局。美国制造能力不足,中共又不愿放弃靠投资拉动经济。更关键的是,双方在高端科技和能源上几乎没有相互间的信任。
面对压力,中共加紧外事操作,试图拉拢欧盟。习近平今天致电欧盟领导人,鼓吹所谓“多极世界”,攻击“单边主义”。中共外交部还宣布,准备与欧洲议会恢复交流,试图重启中欧对话。
但《金融时报》披露,中共一边装出友好姿态,一边私下要求欧盟先撤销制裁,才肯推进贸易合作。一位欧洲外交官警告,美欧立场不一致,并不代表中共能趁机渗透,欧盟对中共的人权记录、体制本质和巨额贸易顺差依然高度警惕。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郝福满(Bert Hofman)教授表示,中共目前对全球172个经济体都有贸易顺差,这种严重失衡,使它更谈不上有什么“软实力”。
世贸组织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与补贴调查共计198起,几乎是前一年的两倍,半数来自发展中国家。
欧盟之外,以色列也加入反制行列。以色列宣布,将对中国产铝型材和铝棒征收高达146%的反倾销关税。官方指出,这些产品是中共企业低价倾销,冲击本地产业。以色列制造商协会支持加税,称这对保护关键产业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中共外交部长王毅频繁出访,一个月内与数十国官员会晤,从非洲、东南亚到中亚广泛布局。但分析认为,中共在南海、台海不断施压,反而让亚太国家更趋防备。
形象没改善,贸易争端继续。川普总统表示,关税是“有效谈判筹码”,未来或可适度调整,但前提是换来公平贸易。中共商务部也回应,正“评估”与美方开启谈判的可能。
全球筑起防线,中共四处突围,能否突破,还得看下一步发展。
【四中全会传将变天 团派回归引发政坛震动】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迟迟未开,人事风声不断,引发政坛高度关注。
原定2024年秋季召开的四中全会至今无下文。多方消息称,中共高层内斗激烈,元老集体对习近平不满,或将逼宫。
独立时评人蔡慎坤今天(5月6日)透露,接班安排已定,丁薛祥接总书记,陈吉宁任总理,李强转人大委员长,张国清为常务副总理。
赵乐际早前缺席人大会议闭幕式,引发外界猜测,随后出现在党媒,疑似辟谣。评论称,如果人事变动属实,将是中共内部一次大洗牌。
与此同时,团派重新活跃。被视为“接班人”的胡春华近期高调出访非洲,并在3月底考察安徽。中共政协官网和地方官媒频繁报导,引发关注。
中共党刊《求是》在五四青年节罕见连发四文,署名包括习近平、《求是》编辑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团校,规格罕见。《人民日报》头版也聚焦青年议题,但习近平名字只出现在副标题,明显降调。
有分析认为,媒体布局显示团派重新被关注,习近平权力可能逐步被边缘化。
团派代表人物胡耀邦家族也传来新动向。他的孙女胡知鸷、孙子胡霁光,分别出任瑞银证券副董事长、摩根士丹利中国区副主席。外界解读为国际金融圈对中共政局转变的敏感回应。
中组部近期也有关键调整。2025年4月,石泰峰调任中组部长,原部长李干杰转任统战部。石泰峰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被认为与胡锦涛、李克强、胡春华等团派关系密切。评论指出,此时换中组部长,可能牵涉高层权力重组。
旅澳法学家袁红冰对大纪元表示,体制内已有三股势力联手挑战习近平,包括胡德平、刘源一派,邓朴方、陈元的红二代,以及毛派极左力量,三方已有一定默契,试图阻止习近平连任。
美国退役空军将军布莱恩.霍尔特(Blaine Holt)也在《新闻周刊》撰文警告,中共正濒临崩溃,习近平可能是最后一任党魁。
四中全会何时召开仍未确定,但高层震荡已难掩,各界正密切关注下一步动向。
【德国新总理出炉 中企风电涉军引爆国安警示】
最后,我们把焦点转向德国。
德国联邦议会经过两轮投票,选出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为新任总理。这是战后首次总理人选无法在第一轮过关。
虽然默茨所在的联合政府在议会拥有多数席位,但首轮仍意外失败。由于投票为秘密进行,没人说明弃票原因。
程序延误数小时,分析认为将影响新政府的稳定性和公信力。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德国政治教育学院院长乌尔苏拉.明施(Ursula Münch)表示,民众对政府本就缺乏信任,这一波折更难恢复信心。福萨(Forsa)民调机构负责人曼弗雷德.格尔纳(Manfred Güllner)也指出,即使当选,默茨形象已受损。
受此影响,德国DAX指数一度下跌超1%。市场对新政府前景持观望态度。
默茨上任后誓言重振德国领导地位,聚焦经济复苏和移民问题。他将访问巴黎、华沙和乌克兰。外界预期,德国会在川普政府推动的新贸易政策,和乌克兰和平方案中扮演关键角色。
与此同时,另一个议题也引发德国政坛震动。
《新闻周刊》披露,德国北海风电项目“沃特坎”,将由中国公司“明阳风电”提供关键设备。这家公司董事长张传卫是中共党员、共军退役军人,公司内还有300多名退役共军官兵。
这引发安全疑虑。德国国防部一份机密报告警告,中企参与将带来“技术、政治与供应链风险”,建议中止该项目。
但项目仍在推进,预计2028年启用,电力覆盖约40万户家庭。
批评者指出,风场位置紧邻德国军方演习区域,担心中共借机接触敏感数据、通信系统。
北约专家杜普伊(Arnold C.Dupuy)警告,大型能源基础设施中的控制系统,可能成为中共网路攻击路径。他提到,美国曾指控中共通过“伏特台风”(Volt Typhoon)网攻,渗透美国关键基础设施。
不只德国,“明阳风电”也传出有意竞标苏格兰风电项目,而在去年,挪威当局已拒绝明阳参与当地一个离岸风电专案的投标,但未说明原因。
欧盟正调查该公司是否接受不公平补贴。布鲁塞尔智库专家杜普拉兹(Isabelle Dupraz)提醒,欧洲追求绿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国家安全。
德国政坛刚刚换人,绿能背后的中共风险已浮出水面。我们将继续关注后续发展。
感谢您收看这期的《新闻直击》,再会。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