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情报局】印度摧毁红旗9 布拉莫斯首参战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9日讯】5月8日,印巴战争继续升级,印度使用哈比无人机空袭拉合尔,击伤一辆红旗-9指挥车,并首次使用布拉姆斯超音速导弹。巴基斯坦无人机空袭克什米尔,战争第二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印巴空中大战 印度命中红旗-9 巴基斯坦击落哈比无人机

5月8日夜间,巴基斯坦和以色列并没有出动大量的战斗机进行空战,而是派出无人机互相空袭敌方领土。我们现在看到的照片来自于以色列生产的哈比无人机的残骸,印度使用了大量哈比无人机空袭袭巴基斯坦。

而在另外一个视频,是5月8日清晨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我们可以清晰的听到警报声响彻整个城市。

在空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色列使用无人机成功摧毁了部署于拉合尔地区的一套红旗-9防空系统,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到,此次被攻击的应该是红旗-9的指挥车,车体后方受损,但受损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可以看到无人机的威力还是比较有限,难以像导弹那样彻底摧毁目标。

而在第二天白天出现的视频中,巴基斯坦军方正紧急将部署在前线的红旗-9转移部署,从地图中可以看到,该防空系统部署于巴基斯坦边境大城市拉合尔周边,这里距离克什米尔以及印度非常近,巴基斯坦使用的是中国出口版本的红旗-9,据说射程能达到125公里,可以有效覆盖印度西北地区相当大的空域。

印度国防部在5月8日的声明中表示,印度军队成功瞄准了巴基斯坦部署在多个地点的防空雷达以及防空系统。我们十分确信,一套在拉赫尔地区的防空系统已经被摧毁。

不过巴基斯坦官员对英国的《卫报》表示,这套防空系统的损失非常小,几乎是挠痒痒一样,它依然在工作。我们至少击落了25架印度无人机。

在这场战争中,巴基斯坦不仅使用了中共生产的红旗-9,在战场上也出现了另外一款防空武器红旗-16的导弹碎片。红旗-16的射程要比红旗-9近,红旗-16B的射程为70公里,红旗-16FE射程达到160公里,不过巴基斯坦使用的可能是射程更近的版本。

而在另外一段视频中我们还看到的是巴基斯坦使用一辆ZU-23防空机炮,在试图拦截以色列的无人机。

而作为回应,巴基斯坦则对克什米尔的方向发动大规模的空中袭击,在这段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中,持续三分钟,巴基斯坦的无人机不断攻击查谟,而空中也可以看到印度在发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在5月8日至5月9日间,巴基斯坦和印度空袭以无人机为主,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地图,绿色是印度境内被巴基斯坦空袭的地点,橘黄色则是巴基斯坦境内印度攻击的地点。可以看到双方的空袭规模差不多,所有的边境重要地点,从南部一直延伸到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都成了双方攻击的目标。

看完了最新的战况,我们继续跟进一下5月7日印巴夜间空战的后续报导。5月7日夜间印巴爆发了激烈的空战,在5月8日巴基斯坦官员告诉美国CNN,这场空战涉及了双方总共125架战斗机,绝大多数交战都是在超视距,甚至是160公里以上进行的。如果真的有125架战斗机同时参加战斗,这将是现代战争最激烈,规模最大的空中战斗。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不少超视距的武器,在巴基斯坦方面,枭龙战斗机和歼-10装备的霹雳-15E,作为出口型号,它的射程达到150公里。同时,巴基斯坦还有从美国购买的F-16战斗机,装备了AIM-120导弹,不过巴基斯坦装备的并不是最新版本的AIM-120D,而是较老版本C型,射程大概为120公里。

而印度采购了大量法国的幻影-2000以及阵风战斗机,可以装备米卡近程空对空导弹,和流星空空导弹。流星导弹的射程达到180至200公里。

相比而言,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战斗机和米格-29战斗机装备的是老式的R-77空空导弹,射程只有100公里左右。目前印度空军逐渐对这些苏-30战斗机的武器更新换代,从以色列采购了I-Derby ER导弹并开发本土的空空导弹,这两款导弹的射程大概都在百公里左右。

从这些简单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到,如果印度真的想要和巴基斯坦空军进行超视距作战,最可靠的武器就是从法国引进的36架阵风战斗机和它们的流星空对空导弹。而之前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战斗机、米格-29战斗机,因为雷达性能受限,导弹射程受限,在和巴基斯坦空军的对抗中不占优势。

在5月8日最新的报导中,出现了第二枚中国生产的霹雳-15导弹的残骸,我们不太清楚,这些导弹是在燃料耗尽之后坠落,还是命中了印度战机。但可以看到在这次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大量使用了中国生产的霹雳-15。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巴基斯坦空军F-16战斗机发射的美国导弹比如AIM-120的残骸。说明在这次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更加依赖于中共引进的战斗机和导弹。

霹雳-15目前公开信息射程为200至300公里,出口版本射程为145公里。其最高速度为4至5马赫,采用高爆弹头,重量大概为30至40公斤。采用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使得导弹在飞行末端仍然保持一定的机动性。制导方式采用的是惯性制导加双向数据链,同时还有北斗以及GPS制导,末端采用的是主动相控阵雷达制导。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

在这次空战中,印度确实损失惨重,今天又有最新视频传出,显示的是在交战当晚,在印度边境城市巴彦达上空,一架印度战斗机被命中前疯狂释放热焰弹,但是无法摆脱目标,因为来袭的导弹很有可能是主动雷达制导,热焰弹对其不起任何作用,之后该战斗机被击落,坠毁在地面上燃起熊熊大火。

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首次参战

这是中国生产的霹雳-15第一次参与实战,同时第一次参与实战的还有布拉莫斯导弹。我们来看这篇报导,在印度拉贾斯坦邦发现了来自布拉莫斯导弹的碎片,根据现场的图像显示,残骸中包括标有P-SK-310标识的部件,这是俄罗斯为布拉莫斯导弹系统指定的标识。而且这个导弹上多数都有俄文的铭文,表明这些导弹使用不少俄罗斯原产的零部件。

该残骸落入印度境内,说明有可能是导弹故障。这也说明俄罗斯产的武器装备质量确实是不太好。

布拉莫斯导弹,是印度俄罗斯联合生产的一枚巡航导弹,导弹飞行速度可以达到三马赫,已经以各种配置部署于印度陆军、海军和空军。其标准版本射程为290公里,升级版本射程可以达到600公里以上。总重量为2.5吨,装备常规弹头,弹头重量在200至300公斤,可以配备高爆弹头或者是集束弹头。其最显着的特点是采用了冲压发动机,使得它能够在低空高速飞行,增强自身的突破能力。制导方式采用了惯性制导、GPS和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精度很高。

目前布拉莫斯从多个平台上发射,比如路面上的机动发射车、军舰、潜艇以及飞机。布拉莫斯本来是作为一款反舰导弹使用,目前也开发出了对地版本。印度为了把它装在轻型战斗机光辉(Tejas)之上,甚至开发了布拉莫斯NG(下一代),将其重量减半,可以在潜艇、航和轻型战斗机上发射。

不过目前,印度空军中能够发射布拉莫斯的只有苏-30MKI战斗机。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这些布拉莫斯导弹正是由苏-30携带并发射的。

在袭击发生之后,印度国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们表示,印度袭击的目标属于两个巴基斯坦极端武装组织,虔诚军和穆罕默德军,在新闻发布会上他们展示了一张地图,标出了他们所说的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几个训练营的位置。印度外交大臣指责巴基斯坦对4月份的袭击事件负责。在这次袭击中,穆罕默德军的领导人马苏德·阿扎尔(Masood Azhar)表示,他的10名亲属在袭击中丧生。该组织在2001年被联合国安理会和美国列为恐怖组织。

目前看起来,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军事冲突是否升级,选择权回到了巴基斯坦手中。巴基斯坦总理谢利夫(Shehbaz Sharif)在当地时间7日(周三)誓言要对印度的军事行动作出回应,而印度则表示,如果巴基斯坦决定进一步军事打击,印度将会升级对巴基斯坦的报复行动。

美国川普7日表示“如果我能提供任何帮助,我都会去做”。美国一直是印巴冲突的协调者,早在1999年,当时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了卡吉尔军事冲突,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Nawaz Sharif)在冲突爆发之后,飞往美国寻求当时总统克林顿的支持,而克林顿斥责了谢里夫,要求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控制极端组织,并从印度领土上撤出巴基斯坦士兵。最终巴基斯坦接受了国际社会的要求,并撤回军队。

印度和巴基斯坦最终的局势是否升级,也取决于美国态度。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现在是印度女婿,也刚刚从印度出访归来,这可能使得印度政府认为,现任的美国政府将会更加支持印度,才贸然发动了这次空袭。不过川普的外交政策往往出人意料。

目前,摆在巴基斯坦面前有不同的选择,第一个做法是直接宣称胜利,因为在5月7日的空战中,已经击落了多架印度战机,那么巴基斯坦就可以直接宣称在这场战争中已经获得胜利,从而不需要再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这样的话,这次印巴冲突将不会继续升级。

第二种做法就是发动报复反击,在这次行动中,印度的空袭袭击了巴基斯坦人口稠密的地区,特别是在首都附近的旁遮普省。而在5月7日的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取得了一定的优势,这都会增加巴基斯坦军方的信心。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Khawaja Asif)表示,巴基斯坦只会袭击印度的军事目标,不会袭击平民目标。目前巴基斯坦政府正在权衡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印巴冲突的未来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将继续给大家带来最新的报导。

订阅《探索时分》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MilitaryIntelligence999/featured
订阅GJW频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7Rbr3gcLeMtv0n13p0c
订阅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nsuoshifen/
捐款网址:https://donorbox.org/tssf

——《探索时分》(新频道《军事情报局》)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