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六个时间千万别洗澡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23日讯】洗澡已成为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不仅能去除身体污垢,还能舒缓身心。虽然没有规定什么时候洗澡最好,但在不同的身体状况下,有一些时段并不适合洗澡,这可能会损害身体健康。

据华医网报导,今年75岁的刘大爷,平时身体不错,自己坚持锻炼,生活也很有规律。可有一天刚吃完晚饭,想着出了一身汗,就去冲了个澡,没想到洗完后就出现头晕、腿脚发软的状况。

有医生提醒,别小看洗澡这个日常行为,某些时段下洗澡也会变得危险,严重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以下这些时段,最好避开。

一、吃饱或空腹时

吃饱后为了帮助消化,人体血液会集中到消化系统中,这时洗澡随着血管不断扩张,消化系统血液循环变少,易导致消化不良。

而空腹情况下,容易低血糖,如果洗澡导致血液不断集中到皮肤组织,会影响脑部血液量正常供应,可能导致晕倒等意外发生。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饭后马上洗澡,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空间里,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甚至猝死。所以三餐饭后一小时以内尽量避免激烈运动和洗澡。

另外,老年人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的洗澡可能导致老人血管无法正常舒张,血压飙升,诱发昏厥等不良反应。

二、体力或脑力活动后

剧烈运动或者经历体力劳动后,人体处于兴奋状态,血液循环较快,这时候突然洗澡可能会引起血管剧烈收缩,加重心血管负担。

特别是洗冷水澡,皮下血管会立刻收缩,汗毛孔随即关闭,身上散热的管道便堵死了,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另外,刚进行大量脑力活动后也不适合马上洗澡,可能导致血液不断向体表转移,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诱发晕厥。

三、饮酒后不宜洗澡

酒后在酒精作用下,肝脏无法完成糖原到葡萄糖这个转化过程。因此,酒后洗澡,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增多,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等症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甚至引起心脏病或者脑中风的发作。

此外,醉酒会影响人的平衡感,在湿滑的浴室容易跌倒磕碰发生危险。

四、低血压或低血糖时

在低血压、低血糖的时候,或者人极度疲劳时洗澡,易因为缺氧导致眩晕或休克。洗澡时水温较高,会使人的血管扩张,因此血压低时不宜洗澡,否则容易引起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五、早上起床后立即洗澡

早晨不要洗澡,但很多人都喜欢早上洗澡,他们认为早上洗个澡精神倍好。

如果起床后,空腹就直接去洗澡,容易在血糖降低的情况下,发生晕眩现象或低血糖性休克。对低血压的人来说,如果水温过高,血管在扩张下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

六、临睡前

睡前不宜洗澡,因为洗完澡后人体会处于兴奋状态,不容易入睡。

(责任编辑:李恩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