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击】大而美法案通过 川普大胜 日媒也指习权力不稳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04日讯】观众朋友好,欢迎收看《新闻直击》。今天是,美东时间7月3日,星期四。 

今日焦点:一波三折,大而美法案如期在众院通关,川普总统获重大胜利!日本资深媒体人指出,习近平权力正受打击,国安系首当其冲!德媒认为,中国电动车泡沫即将破裂!

【一波三折 大而美法案在众院通关 送交总统签署】

周四(7月3日)下午2点半,美国国会众议院历经数小时的辩论程序后,最终以218票对214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美国总统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川普将在7月4日——美国国庆日当天签署生效。

《大而美法案》长869页,内容涵盖了大规模减税、节省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边境与国防安全支出等,旨在带动美国经济成长。不过,因法案涉及福利等诸多敏感政治议题,两党对法案内容分歧严重。国会中所有民主党人都投下了反对票。同时,共和党内部也对法案的部分内容存在不同看法,最后有两位共和党众议员投下了反对票。

力挺该法案的北卡州共和党众议员福克斯(Virginia Foxx)说,法案“为工薪家庭带来历史性的减税,大规模投资以确保边境安全,创造跨世代的节省效益,大幅削减政府浪费、欺诈与资金滥用,让政府更高效地运作”。

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斯卡利塞(Steve Scalise)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事情是完全一致的,在众议院也是一样。”

共和党众议员麦克林托克(Tom McClintock)表示:“我们的程序并非旨在制定完美的法律——而是为了制定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最佳法律。”

而民主党众议员们则痛批该法案是“对富人的大礼”,将导致数百万人失去保险。为了拖延投票进程,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瑞斯(Hakeem Jeffries)发表了长达8小时46分钟的演说,创下众议院最长发言的历史纪录。

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约翰逊(Mike Johnson)在投票前只进行了简短演讲。他感谢了白宫官员,并称赞川普总统“大胆、有远见、无所畏惧”,“是美国优先议程的缔造者和捍卫者”。他最后说:“我们将完成我们被派到这里来的任务,每个美国人都将从中受益。”

《大而美法案》的通过对川普总统来说,是一场重大胜利,但可谓一波三折。周二(1日),在副总统万斯(JD Vance)投下关键的决定性一票后,法案以51比50在参议院惊险通关。直至周四凌晨1点半,川普总统仍在亲自与部分反对派共和党议员通话,最终成功争取到足够的党内支持票。周四上午9点过,川普总统在“真实社交”平台发帖说:“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推进了)史上最重要的法案之一。美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火’的国家!”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这项法案将在10年内减少4.5兆美元的税收,同时削减1.1兆美元的政府支出。

【日媒:习权力正受打击 国安系首当其冲】

中共党魁习近平6月30日主持政治局会议,罕见审议“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日本资深媒体人中泽克二指出,这说明习近平亲定的决策系统在经济困境中正在接受审查,而国安系统首当其冲。

中泽克二7月3日在《日经新闻》撰文说,尽管有迹象显示习近平依然掌握着“终极权力”,但他自2013年建立的中央政策协调和决策系统,如今出现了一些动摇的情况。

作者的依据是,6月30日的中共官方通稿称,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会议称,推动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中泽克二注意到,新规定将设定这些机构的权限范围,以确保它们不越权。

所谓“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正是多由习近平任负责人的深改委、国安委、财经委、外事委、审计委、机构编制委等十余个中央直属的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小组统治”导致习近平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2023年3月连任国家主席,习家军正式全面上位。新任国安部部长陈一新上任后,2023年以来,中共对外资咨询公司进行打压,多家公司被突击检查,员工被拘留。自从2023年7月1日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生效后,当局掀起“抓间谍”的群众运动。但随着决策者努力提振经济,他们面临一个困境:如何在经济和国家安全优先级之间取得适当平衡。

中泽克二表示,一位熟悉中国政治的专家指出,习近平迅速巩固权力的势头“已经过了顶峰”。中共政治局决定审查允许习近平垄断权力的政策协调和决策系统,可能也暗示了回归集体领导传统。

【美反垄断部长谈AI竞赛:美国方式比中共有效】

川普(特朗普)总统任命的反垄断负责人、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司助理部长盖尔·斯莱特(Gail Slater)表示,无需效仿中共的做法,美国方式会赢得人工智能(AI)领域的竞赛。

据《纽约邮报》周四(7月3日)报导,53岁的斯莱特在接受首次采访中指出,她所肩负的一项艰巨任务就是:营造一个对商业友好的环境,让科技公司保持足够规模,以对抗中国(中共);但同时,还需要确保这些公司不至于过度垄断。

她表示:“关键是以对所有美国人有效的方式,强力执行反垄断法规,这是我的出发点。”

上任之后,斯莱特已经接手了多个重大案件,包括针对谷歌(Google)、苹果(Apple)、Visa及Live Nation/Ticketmaster的诉讼等。

她还敦促川普坚持执行反垄断执法,抵御来自科技公司的游说。她表示,垄断带来的市场支配力,可能会影响言论自由,而严格执法将会使所有消费者收益。

但同时,一些共和党人,如肯塔基州众议员托马斯·马西(Thomas Massie)认为,美国政府针对科技公司的反垄断执法应谨慎行事。他们担心,过多的监管可能会无意中让中共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优势。

对此,斯莱特反驳说,只有竞争才会激发创新,“美国无需变得像中国(中共)那样,也能以美国自己的方式赢得AI竞赛。”

斯莱特出生于都柏林,曾在牛津大学学习,2003年移居美国。她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曾在联邦贸易委员会、互联网协会,以及川普第一届政府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任职。她还曾为时任参议员万斯(JD Vance)提供反垄断建议。

【德媒:中国电动车市场泡沫即将破裂】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近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正面临泡沫破裂风险。补贴、激烈价格战,以及令人质疑的促销手段,使推高销量的代价变得十分高昂。

这篇评论的题目是“中国电动车泡沫即将破裂”,副标题是“比亚迪正处泡沫中”。文中指出,2024年中国售出了超过1200万辆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然而,一些西方汽车企业认为,中国电动车产业已经过热,面临崩溃风险。

比如,该市场的龙头比亚迪,虽然仍是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但其激进扩张战略,已经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它在市场动能减弱的背景下仍全力生产,堪称“致命”。同时,小米等新竞争者的加入,也加剧了市场竞争,价格战愈演愈烈,比亚迪已难以抽身。

此外,德国《世界报》(Die Welt)近日也就该问题报导指出,比亚迪将车辆卖给自家经销商或租车公司,使这些汽车成为“二手车”,低价流入市场,导致新车价格下滑。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负责人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批评比亚迪在欧洲缺乏销售战略,盲目进入市场,损害品牌价值。

他强调,汽车需保持长期价值稳定,若新车三年后的价值不足售价的50%,这对车主将是灾难。

《商报》的文章称,虽然北京希望将过剩的产能出口,但由于外国的高关税、对“中国制造”的保留态度,以及市场疑虑,中国电动车的出口面临重重挑战。

这篇评论还将中国电动车困境与此前的中国太阳能、风能,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急速扩张后破裂相提并论,甚至有企业家将比亚迪与恒大类比,认为它同样会爆雷。

评论警告,中国的电动车市场若不调整,或重蹈覆辙,并影响全球产业格局。

【中美航空母舰在争议海域南海展示力量】

美国和中共最近在南海部都署了航空母舰,而南海是多个国家主权主张重叠的地区,两国正在争夺那里的海上主导权。

美国海军称,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正率领着打击群在美国第七舰队的行动区域,就是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巡逻。与此同时,中共航母山东舰和其他三艘军舰正在访问香港。山东舰在6月与另一艘航母辽宁舰刚刚完成了在日本东侧西太平洋的训练,这是中共首次在第一岛链外进行双航母演训,引起了日本、美国的高度关注。

美国海军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航空母舰舰队,共有11艘核动力超级航母。在第七舰队辖区,美军通常部署1到2艘航母打击群,再加上一艘可以作为轻航母使用的两栖突击舰。美军航母打击群或其他海军舰艇长年在南海进巡航,以维护航行自由。而中共宣称对南海的大部分水域拥有主权。

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2024年11月重新回到日本横须贺,开始了常驻印太的前沿部署,它搭载了最新锐的F-35C隐形舰载战斗机中队。

华盛顿号是近几个月来第二艘在南海行动的美国航空母舰,其姊妹舰尼米兹号于6月初在这片海域进行了海上安全行动,随后因为以伊战争爆发而快速奔赴中东。

当华盛顿号在菲律宾附近航行时,由山东舰率领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于周四抵达香港,开始为期五天的访问。当山东舰驶入香港港口时,可以看到飞行甲板上停放着几架战斗机和直升机,今年七一正值香港回归28周年。

目前还不清楚山东舰访问后是否会进入南海进行任何行动,它的母港位于海南省三亚。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