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26日讯】大家好,欢迎收看《唐青看时事》。
川普最近突然公开说希望特斯拉越来越好,这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但特斯拉股价却依旧跌个不停,真正原因究竟在哪里?
川普亲赴美联储总部视察,还就装修工程超支的问题,当面和鲍威尔辩论起来,现场气氛格外引人关注。川普究竟想传递什么信号?
另一边,台湾爆发史无前例的大罢免潮,31名立委同时被推上“罢免”风口。到底是什么导火索点燃这场行动?
最后,咱们再聊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6名东北大学学生暑假去内蒙古矿厂实习,却意外坠入矿浆槽不幸身亡,官方竟以“溺亡”轻描淡写,引爆舆论争议。这起悲剧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官方到底在掩盖什么?
精彩内容马上开始,记得点赞、订阅,打开小铃铛。
【川普意外挺马斯克 特斯拉依然难止颓势】
7月24日,川普在社交媒体上罕见表达了对马斯克和特斯拉公司的支持,这一举动让不少人感到意外,要知道,两人以前可没少在公开场合互相“开火”。
川普在“真相社交”平台上说:“我希望埃隆,还有我们国家的所有企业都能兴旺发展。”他还特别解释了一下,说外界老在传他会通过取消马斯克公司从美国政府拿到的大量补贴,来摧毁他的公司,但这根本不是事实。他说:“他们做得越好,美国就越好,这对我们所有人都有利。”
不过,这次川普的公开支持,并未立刻扭转特斯拉的股价表现。就在他发贴的前一天,特斯拉公布了第二季度的财报,收入下滑12%,利润也掉了16%。再加上马斯克自己在电话会上说,接下来几个季度可能会“相当艰难”,一下就把市场信心给砸垮了,当天股价直接跌了8.2%,今年以来累计跌幅已经超过了24%。
市场之所以反应敏感,主要是担心近期一些政策可能对特斯拉的补贴政策造成影响,比如每辆电动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等优惠能否继续实施,目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特斯拉的另一项盈利来源——销售排放积分,可能也会面临变化。
不过,马斯克对于特斯拉的前景依然乐观。他透露,特斯拉正在多个城市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预计年底前覆盖美国一半以上的人口。这项业务一旦获得监管批准,将成为特斯拉未来重要的盈利来源。当然,这一愿景的实现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看来,特斯拉短期内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川普视察美联储 与鲍威尔现场“互怼”】
再来说说另一个很有看点的现场。7月24日,川普亲自去了美联储总部视察,重点了解正在进行的大楼翻修工程。一到现场,川普就表达了对工程预算的关注,他指出,美联储总部的装修成本已经从原来的25亿美元增加到了31亿美元,明显超支不少。
鲍威尔当场摇头否认,说总统提到的31亿美元预算,实际上包含了几年前已经完工的第三栋大楼,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川普干脆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递给鲍威尔,展示了一些数字。这一幕也引发了媒体的关注。
川普还说,如果是他的项目经理搞出这种超支的事,他早就把人解雇了。虽然是开玩笑,但大家也都听出来,这里面的潜台词就是对鲍威尔不满。
不过,当记者问川普,是否真的打算解雇鲍威尔时,他说:“这毕竟是件大事,我觉得没必要。我相信他会做正确的事。”川普还提到,刚刚他们还讨论了利率问题,气氛挺好。
其实,这次川普到美联储总部视察,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近期一直在强调,目前的利率水平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一些压力,尤其影响了美国民众的购房能力。川普还具体提到,每降低1个百分点的利率,美国一年就能省下约3650亿美元的利息成本。这也说明了他为什么对美联储降息的呼声越来越高。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川普也表示,他心中已有两三位美联储主席的人选。《华尔街日报》本月初报导,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Kevin Warsh)、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以及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都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鲍威尔的任期本来到明年5月结束,但川普22日透露,鲍威尔可能会在8个月后提前离职,也就是明年3月左右。
【台湾掀起反共大罢免 蓝营铁票也“反了”?】
接下来,咱们再来聊聊台湾这两天最热闹的事——史无前例的“大罢免”行动。
全台湾一共有32名政治人物面临罢免投票,其中31位都是国民党籍的立委,还有一位是民众党的新竹市长高虹安。这些罢免投票会分两波进行:第一波在7月26日,第二波安排在8月23日。
为什么这么多蓝营立委突然成为罢免对象了呢?这主要还是和去年几件引起争议的事件有关。一方面,一些国民党立委曾经冻结台湾部分国防预算,另一方面他们还推动了一些被认为对中共过于友善的法案,比如降低大陆籍配偶的入籍门槛。更引发不满的是,去年4月,国民党的几位立委还组团访问北京,并与中共高层见了面,这件事在台湾引发了强烈反弹。很多台湾民众认为,这已经是在配合中共统战,损害台湾的主权了。
尤其是几位关键人物,比如台北市的王鸿薇、徐巧芯,还有花莲的傅崐萁,成了罢免运动的主要目标。罢免团体就公开批评王鸿薇曾与中共统战高层会面,认为这种行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而傅崐萁则因为去年访中后所做的相关表态,被认为是在配合统战议程,他本人虽然解释这是“两岸和平破冰”,但显然很多民众并不接受。
当然,面对罢免,国民党方面也积极反制,他们指责这是民进党选举失利后的政治报复。国民党25日晚在台北凯道举行“不同意罢免”晚会。前总统马英九、新竹市长高虹安及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等人轮番上阵。高虹安指责这波罢免不公平,是由民进党发起,并说一旦罢免过关,新竹市长将由中央政府直接指派,形同没收市民权利,呼吁选民风雨无阻,明天出门投下不同意票。
但我觉得,这次罢免潮早已经不单纯是党派之争,背后体现的是整个台湾社会一股强烈的反共、拒绝中共渗透的浪潮。
最让人惊讶的是,这次罢免潮甚至得到了不少传统的国民党铁票区支持者的响应。比如BBC采访了一位名叫王楚葳的台北小面馆老板娘,她可是深蓝家庭出身,过去绝对算是铁杆国民党支持者。这次她却毫不犹豫地把自家面馆变成了罢免连署站,还透露,不少过去支持国民党的退伍老兵也都默默过来支持罢免,有人甚至对她说:“我们蓝营自己的人,自己教训!”这句话也反映出传统蓝营支持者对亲共路线的强烈不满。
BBC报导说,这种现像在台湾的历史上确实前所未有,“反共的中华民国派”和“反中的台派”正在迅速汇合,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专家吴介民也表示,过去支持国民党的不少深蓝选民,特别是退伍军人群体,近年来对中共的统战渗透非常不满,已经开始公开表达反共立场。如果这种“蓝营反共”现象持续下去,很可能重塑台湾未来的政治生态。
一位参与罢免运动的台湾公民邓璞说:“我们根本不在乎民进党是不是能赢补选,我们更迫切的是,希望有一个正常的国会,不是亲中亲共的国会。”这句话其实说出了罢免运动背后的真正原因——台湾社会对中共渗透的担忧,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很多分析人士也指出,这次罢免运动确实可能改变台湾立法院的席次结构。只要成功罢免6个席位以上,民进党就有机会重新取得立法院的控制权。
这场罢免潮,不仅关系到未来台湾的政治格局,更说明台湾社会对抗中共渗透的决心已经势不可挡。
【内蒙古矿难悲剧背后:官方的冷血文字游戏】
最后,咱们再来聊聊一起让人特别心痛的悲剧——内蒙古中国黄金集团矿厂,6名东北大学学生意外遇难事件。
这6名学生都来自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他们本来是趁暑假实习,到现场了解实际生产技术,可谁能想到,这次实习竟然成为他们年轻生命的终点。
事情发生在7月23日上午10点多,几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的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当他们站在浮选槽上方的钢制格栅板观察时,脚下的格栅板突然断裂,6名学生和1位老师瞬间掉进了槽内,里面全是黏稠、高温、还含有腐蚀性化学药剂的矿浆。47分钟后,救援人员才将他们打捞出来,但6名学生已经不幸遇难,只有老师受伤侥幸生还。
公众号《贩财局》指出,这次悲剧的核心原因,是浮选槽上方的钢制格栅板突然脱落。根据业内工程师分析,按照行业标准,每平方米格栅板承重可达250公斤以上,而6名学生的总重量远远不到这个极限。这明显是企业长期忽视安全检查,导致结构腐蚀严重所引发的惨剧。
讽刺的是,今年2月,这家涉事企业还高调宣称自己完成了格栅板的全面更换,“实现了零事故”,结果才短短几个月,就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不仅狠狠打了企业自己脸,更凸显出他们在安全管理上的严重疏漏。
更令公众不满的是,事故发生后,官方随后发布的通报,竟然将如此恐怖的事故轻描淡写成“溺亡”。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浮选槽内并不是普通的水,而是含有腐蚀性化学药剂的高温矿浆,还有巨大的机械搅拌装置,人一旦坠入,几乎没有存活可能。这哪里是“溺亡”?
公众号《木白文笔平平》指出,这种说法严重淡化了事件的惨烈程度,也对遇难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而公众号《正财神》则批评说,官方通报充斥着“第一时间组织施救”、“全力抢救”等冠冕堂皇的说辞,绝口不提事故原因和管理责任,实际上是企图掩盖事件的真实惨烈程度,逃避企业和相关单位应负的管理责任。
遇难学生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看了心酸。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披露,遇难学生黄升(化名)来自四川达州农村家庭,从小父母离异,家境艰苦,凭借自己勤奋考上了东北大学成为家族的骄傲,他希望早点毕业改善家庭条件,结果第一次实习竟成了永远的告别。更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家人最初甚至都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收到学校模糊不清的通知电话,直到从新闻报导中才确认孩子遇难的消息。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理,暴露出明显的失职与人文关怀的严重缺失。
公众号“贩财局”也指出,这些遇难学生家庭普遍不富裕,他们选择或被调剂到矿物加工这个专业,很多人都是想着毕业后赶紧赚钱养家。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好不容易考上985名校,却以这样悲惨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公众号《张3丰的世界》则更深刻指出,这6名学生的悲剧,或许只是中国很多年轻人困境的缩影:在管理漏洞频频、安全问题重重的环境下,无声地成为了受害者。
目前,事件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已经提级调查,涉事公司的副总经理、车间主任等相关人员已被刑事强制措施,但官方至今仍用“溺亡”一词掩盖真实情况。
公众号《木白文笔平平》呼吁,这场悲剧的真正意义,是希望能让更多人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而不是用文字游戏掩盖真相、逃避责任。相关单位必须进行彻底透明的调查,公开真相,追究责任,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欢迎订阅GJW频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时事》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