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05日讯】7月7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节气,今年是六十年一遇的“晚小暑”,民间有吃三宝的传统习俗,对健康有益。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至10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民间有谚语“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是炎炎夏日的开始,过了小暑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从小暑、大暑到立秋,是全年最热的时期,称为“三伏天”。古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意指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所以地面特别炎热。
古人把二十四节气以五天为一“候”,分为“三候”。“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说,进入“小暑”,地面的风夹带热浪;蟋蟀因天气炎热,离开原野到房屋墙角避暑;老鹰也因低空温度高,飞往高空盘旋。
“早小暑热死牛,晚小暑凉飕飕”
今年小暑交节在7月7日凌晨4点04分,黄历六月十三。六月后半月交节叫“晚小暑”,老话说“早小暑旱断河,晚小暑水满江”,意味着小暑以后降雨可能会比较频繁。
此外,今年小暑交节是在黄历六月十三,属于月中。民间有谚语说:“小暑在头热死牛,小暑在中冷热斗,小暑在尾三伏穿袄”。这个“冷热斗”最磨人,上午艳阳高照,午后可能就有雷暴突袭,气温骤变。
今年是乙巳蛇年,又遇上“晚小暑”,六十年才一轮回。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一年之中最潮湿、闷热的时段。
小暑养生
老话说“小暑吃三宝,全年不跑药。”小暑时节,民间有吃三宝的习俗,三宝是指黄鳝、莲藕和绿豆芽,小暑节气吃这三样食材有益于身体健康。
吃三宝也有讲究,苏州老食客王师傅说:“黄鳝要选笔杆细的,小暑前后最肥美;莲藕挑九孔凉拌,七孔炖汤反上火”。
北京同仁堂医师表示:“绿豆芽加醋凉拌,比喝冰饮更解暑毒”。
民间还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小暑过后,品尝新收获的稻米,以感谢五谷大神。 人们把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送给邻居乡亲分享。
(责任编辑: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