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纸上的儿子,广东话叫买纸仔。如今很多人买纸仔已经作古,而年轻人的头脑中对此是一片空白。纽约大学亚裔亚洲研究学院今日举办了座谈会,介绍关于这一段历史的记录电影。
美国在1882年通过法案, 不许中国人到美国。美国宪法规定,出生在美国的就算美国公民,而美国公民的儿子就是美国公民。1906年旧金山大火烧毁了很多文件,于是很多当地中国人自称是美国人,并且回中国住上10个月,回来说生了儿子。或者谎报自己有多少儿子,转卖文件,通过这种办法把视美国为希望之地的中国人带入美国。美国人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华人总生儿子,后来才加强讯问。每个人的问话都有40多页纸。为了应对移民官越来越刁的问题,比如,家里的台阶有多少级,这些纸上的兄弟们人手一册家族史,要背的很熟。
李瑞方女士是纽约大学的退休教授,他的父亲就是买纸仔。她说,华人觉得在所有民族中,只有华人被点名不能入境是不公平的,因而也有人说这种违法行为也属于民权反抗。
但是华人还是不愿通过人口走私入境,因为他们都想最后回中国。而只有拿到公民纸才能自由出入。
她说,当时的华人时时生活在不安之中,随时可能被查阅文件,被递解出境,因而他们不跟邻居交朋友,也不跟孩子们讲家里的背景,怕小孩子嘴不严,造成全家被驱逐。
她说1960年代以前,美国的种族隔离还很严重,自己小时候,不仅是美国黑人,华人也在隔离范围之内,不能跟白人一起去电影院或游泳池。
她说,由于黑人的民权运动打破了种族隔离,也使华人格外受益,从这一点上说还欠黑人的人情。
已经70岁的买纸仔理查德陈,有5个纸上兄弟,他曾经在美国军队服役,参加飞虎队回到中国抗日,因为罗斯福总统1942年要求美国军队征用中英双语的人才服役,当时有1500多华人入伍:他说没有人对他们另眼相看,反而还受到保护。当时蒋介石有令,不许伤害美国人,他们是来帮助中国打日本人的。
给写书评的温第强觉得通过画面呈现这段历史给人的冲击会更大,因此萌生了拍摄纪录片的念头。她说,在随美国第二代和第三代华人回中国大陆作寻根之旅时,看到祖父辈住过的房屋和生活形态,对于这些年轻人好像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华人后代对于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和拥有的一切开始心生感激,对自己的存在也踏实了很多。她也很想像大陆华人介绍这部影片,因为大陆对海外华侨生活的不了解和幻想,要比美国华人青年对彼岸的无知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