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又到了热点互动节目时间。我是林云。美国国防部终于在七月十九日发布2005年中国军力年度报告,这份报告对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军力是怎样描述的呢?对于台海局势做了怎样的预测?报告对于美中之间的关系,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报告发表前,为什么中国的朱成虎少将会发表核武威胁言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李天笑先生给我们一一作一些分析和解答。
林云:天笑你好。
李天笑:主持人好。
林云:我想问一下,为什么美国每年都要发布中国军力的年度报告?
李天笑:国防部年度的对中国军事力量的报告实际上是应国会的要求,在2000年财政年度时候提出来的。
林云:从2000年开始?
李天笑:那实际上从柯林顿政府就开始,那么到布什政府到现在已经有好几次,每年都有提供这么一个报告,那么主要有这么两个目的,就是向国会说明中国的军事开支、他的战略的方向以及台海的局势等等,这样国会可以编制,根据这个来编制国防预算要多少。
另外一个就是台湾向美国购买军火、军援等等,这笔钱要怎么来开支等等,那么这样的话就是达成了这么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实际上主要就是说美国的政府向国会、人民代表来讲中国军事财政情况,那么有一点我们这边要注意的是,这只对苏联、原来的苏联和中国有过这么样的要求。
林云:只是对中国和苏联有这样的军力报告。
李天笑:实际上也就是说对这两个国家,美国是另眼看待的。就是换句话说,它们的存在可能对美国在国际上的利益有一定的威胁。
林云:那么今年的报告与往年有什么不同?
李天笑:今年的报告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着重的说明两岸军事对比,实际上大陆的军事实际上已经失衡了,就是从它自身的需要出发,它完全没有必要有九百亿美元的军事开销,按照预算的百分之二十三左右,同时占到世界上排列第三,那么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用详细的图表还有那个附录,详细的说明了两岸的军事对比,特别是中国在导弹方面这个具体的情况。那么这个以前是没有的。第三个,他还说明,中国在这个军事扩张、在台海地区,不单单是影响到跟台湾的关系,还有周边的关系,也影响到在大平洋地区其他国家的利益。
林云:那就是说这份军力报告其实重点就是对于台海局势,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对比,做了一些很详尽的分析。
李天笑:是啊。
林云:这份报告就是说不单是这样,而且他还提出了对东南亚,就中国这种军力的迅速增长对于东南亚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那您认为这种报告的分析,是跟中国这种军力的实际情况是不是相符,是不是在宣扬中国的威胁论?
李天笑:实际上这不是宣扬中国威胁论,而是把中国军事的这个发展,用实际方式详细的列出来。比如说我们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这个报告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导弹的发展情况,比方说中国现在目前根据这个报告,有七百八十多枚中、长、短的导弹,那么这个导弹就包括了东风31型、东风31A型,以及中国的原来的东风5型洲际导弹,还有那个短程、中程的,详细的数字列举下来了,那么这个以前是没有的。
另外对中国的空军这个情况,比方说中国的战略轰炸机,中国没有战略轰炸机,我讲错了,中国的轰炸机他到底在台海方面有多少架?部署的有多少?另外对于中国海军的力量,特别是中国的核潜艇,六艘核潜艇,包括中国还有其他的潜艇等等,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列举,那么这个我觉得就是对于东南亚国家,以及给日本和其他国家都看到中国这种发展,实际上和他自己需要是不相符合的。
林云:那么您刚才说的这些数字,就说他的这份军力报告,他的资源是从哪里来的?
李天笑:那么他的资源,实际上这份报告他写作的方式,产生的过程是由美国多个智囊集团他们综合平衡,根据往年的情况,根据几十位学者,由国防部来牵头,分给他们来做。那么这些学者也包括了,包括这个鹰派,所谓鹰派就是比较强硬的,还包括了鸽派,鸽派就是鸽子,主张对中国采取怀柔或者是接触的政策,那么鹰派实际上就是对中国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两派人都有,那么实际上反应了综合的意见,所以这个报告本身,他是一个就是集中反应美国政权目前对中国军事力量的这种一种看法。
林云:那么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报告当中,他提出中国这种快速发展的军力,他的一个目标是为了在短期之内的高强度的局域战争能胜利,那这个要说起来呢就是台海之间的冲突。好像中共为此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份报告发表之前,中国的朱成虎少将,发表了核武威胁的这么一个言论。有人认为他这是对美国就是作一种试探,就是说中国一旦对台湾动武的话,美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一种心理战?那么您认为是这样子的吗?
李天笑: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就说中国目前要打台湾的话,中国的陆军根本用不上。中国的海军跟空军目前也不占优势,日本和印度的空军和海军都比中国要强,那么中国能够取胜的唯一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核武器。朱成虎在这个情况下,放出这么一个空气就是说,美国第三者一旦介入的话,那么中国就要向美国施放原子武器。那么当然付出的严重代价,中国西安以东,大到十亿的人口,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地区,全部摧毁。以这个代价,实际上是非常疯狂的。
林云:也是很不合常理的。台湾那个地方毕竟才有三万平方公里。
李天笑:如果说作为一种试探的话,这个背后他到底要试探什么?有些分析家讲,是不是让美国知道,阻吓他们、讹诈他们,让他们不敢,一旦中国打台湾的时候,美国不敢介入。但是实际上现在的情况可能是恰恰相反,因为美国现在已经作非常强硬的反应,首期的反应就是美国国会谴责,通过这么一个议案,决议案就是要求朱成虎,解释到底是不是中国的政策。另外国会就是还决定,让台湾的高层访问美国,那么这实际上已经是对中国的挑战发出的一个强硬的信息。
林云:正在北京现在举行的六方朝核的会谈,据说呢朝鲜好像已经做出放弃核武器这样的一个承诺,那这种情况下,一直在参与斡旋六方会谈的北京方面,却提出了核武威胁,那您认为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李天笑:朝鲜核武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讹诈,朝鲜本身是不是具有核武器,核的威力有多大,这是一个疑问。但是它想通过这个,从美国和西方国家得到更多的援助,来解决它国内的一些危机,一些困难,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等,那么中国这次采取的,非常有趣的,中国现在采取的朱成虎的讹诈,和这种核威胁的方式,和朝鲜威胁的这种手法非常相似,但是中国不是向美国要求什么能源、要求粮食。
但是中国是要胁美国,一旦介入,中国要怎么样怎么样,那实际上就是对美国一种赤裸裸的核威胁。那么这种威胁实际上对中国,原来就是在九十年代签署的联合国的全面禁止核试验的条约,和中国一贯宣布的在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完全撕毁了。所以这次是赤裸裸的。
林云:那么在博讯网曾经刊登了朱成虎的内部讲话,还有就是原国防部长迟浩田他的一个内部讲话,那么这两份内部讲话,实际上都提到了,我不知道这个讲话的真伪程度,但是讲话是提到了中国为了扩大生存空间、为了维护共产党长期的统治,所以他不惜要发动这种核战争,或者是生化战争,然后来扩大他这个地盘,来抢夺资源。那您认为这种说法,有没有可能呢?是不是会这样子?
李天笑:我觉得这完全是一种疯狂的、狂人的说法,就是跟当初那个希特勒要求扩大生存空间,不惜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跟撒旦姆对当时的美国、西方国家的叫嚣一样,以及现在北韩的做法都非常相似。那么这个短期后果,我们刚才已经讲到了,实际上他还有一个严重的,从长远来说,也有这么三点比较明显的后果。
第一就是,中国这几年所大力营造的和平崛起的形象及这种说法,实际上已经不攻自垮,那目前来说,这不单单是不是和平还是什么崛起的问题了,那这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武力的崛起和恐怖的崛起,那么对美国来说,就是看清了这些东西,世界上也看清了这些东西。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说,使得美国对恐怖主义的注意力,从中东地区开始转移到中国,因为在911之后,美国实际上注意力一直是在中亚地区,那么现在朱成虎这个讲话,以及这次中国的军力报告发表,这个实际上背后也是说明着一个危机,中国的军事在扩张,威胁到东南亚的和平,那么这样的话,美国注意力开始觉得,实际上大规模的杀伤武器持有者,中国是一个最主要的一个对象。
林云:在迟浩田的这份讲话里面,已经提到了就是说,如果中国一旦要是发动了,就是以前提到的这种超限战,那包括伊朗、伊拉克这些,都是他可以启用的一些力量,那你说他的这种说法,是不是正好验证了您这种邪恶的根源可能还是在中国?
李天笑:实际上超限战当时是中国军内有两个军人提出来的东西,后来现在发展到,实际上就是说一种赤裸裸的恐怖主义的做法,就是说在没有办法用常规的方式来战胜对手的时候,就采取这种类似像自杀炸弹、自我自杀的方式,疯狂的报仇,不择手段的方式。
但是,你如果光光是一两个人去绑个自杀炸弹炸死些人来说,对人类的危害相对小一些,但是你要动用核武器不单单是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事实上最关键的是对中国人本身,是一个严重的灾难和摧残,为什么呢?中国大概要西安以东的话,至少是有一半的中国人生活在这个地方,中国最重要发展军技的地区,外资投资的地区都在那里,那么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不惜牺牲这些整个的,从另外角度看,就说十年、二十年改个开放的成果,来取得台湾的弹丸之地,是不是值得?后面是不是有更大的目的在后面?
那么实际上迟浩田,刚刚你也提到了,很可能迟浩田讲到的,就是要殖民,就是要打美国,把美国夷平以后,可以把中国的人口危机,转嫁到美国这方面去,那实际上这也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一件事情。我不知道这个事情他讲的是不是真实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话,那表现中国中共内部有一股非常疯狂的、不理智的、丧心病狂的这种力量,在主宰着。
林云:那朱成虎的这种言论,对中美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
李天笑:对中美关系来说会严重的开倒车,就是说中美关系实际上现在是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脆弱的时机,那么朱成虎的讲话实际上是往上泼了一桶冷水。
林云:由于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先谈到这里。谢谢您的分析和点评。观众朋友们,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