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开场白﹕富而有德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一周经济回顾节目﹐我是东方。上个星期四是感恩节﹐也是美国年底购物高潮的开始﹐每年的12月是美国零售高峰季节﹐同时也是慈善捐助的高峰季节。美国人每年的捐款数目高达一万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一﹐也就是2千5百亿美元是在12月慷慨解囊的﹐按人均数字来算的话﹐美国人12月捐出去的钱比大多数国家的人整年捐的钱还多。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因为美国人富有。真是这样吗﹖美国大概有1亿1千5百万家庭﹐其中8千5百万家庭给慈善机构捐款﹐但也有3千万家庭不捐一分钱。收入低微的工薪阶层的捐款占收入的比例跟富人一样﹐比中产阶级的比例要高的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给慈善机构捐款的人更愿意帮助朋友和陌生人﹐更愿意献血﹐拾金不昧的可能性比一毛不拔的人要高的多。慷慨解囊的决定因素不是经济收入﹐而是 – 价值观﹐尤其是宗教信仰。根据 The Social Capital Community Benchmark Survey 的统计数据﹐每星期参加宗教活动的人士比不参加的人捐款的可能性高出25%﹐有宗教信仰者的平均捐款数目是无神论者的四倍﹐义务奉献的频率是无神论者的两倍。可能有人会说﹐宗教信徒都把钱捐给教会了。其实不然。调查发现﹐宗教信徒捐钱给世俗慈善机构的可能性比无神论者高10%﹐人均捐款高50%﹐替世俗慈善机构做义工的可能性是无神论者的两倍。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家庭观念﹐夫妻比单身汉更容易捐款﹐哪怕单身汉挣的钱跟夫妻俩一样多﹐有孩子的夫妻更容易捐款﹐尽管有了孩子开销更大。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道德观念跟经济收入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人不会因为有钱了就变的乐善好施﹐也不会因为经济拮拘就一毛不拔。人之所以是人﹐是万物之灵﹐就因为人有着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了这些﹐人跟经济动物有什么区别﹖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会带来和谐的社会﹐只有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双轨并行下﹐才会达到和谐社会的目地﹐富而有德才是更好的社会形式。在这个慈善奉献的季节﹐咱们﹐该怎么做﹖这是今天的开场白。
这个星期﹐布什在约旦跟伊拉克总理马勒奇会面﹐这也许是布什任期内最后一次跟马勒奇发表共同宣言的机会﹐他们俩人在国内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是﹐伊拉克会不会陷入内战﹖下面请看本台记者雪莉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