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华人过中秋:月是故乡圆

(中央社记者曹宇帆特拉维夫十五日专电)辛乐克台风来袭,今年台湾中秋节不见明月当空;以色列终年少雨,中秋夜皓月高悬,却独缺月圆人团圆的气氛,以色列华人过中秋,心中总有分月是故乡圆的感叹。

以色列台侨的总数,初估仅六、七十人,每年端午、中秋、农历新春,代表处的官员多在住处举办家庭餐叙,邀请散居在以色列各地的台侨齐聚一堂,联络感情。

今年在此过节的台侨,除了嫁为人妇已十余年者,也有初来乍到不及半年者,大伙儿一同野餐,也一同交换在以色列的生活点滴与心得,气氛热络。

一位在以色列打拼二十余年的台商说,也不知道台湾何时流行起中秋节赏月配烤肉,前些年的中秋节兴致一来,找了香港的生意伙伴,在以色列的地中海岸烤肉喝啤酒,还满写意的。

他说,以色列不仅台侨人数少,更别提哪里还买得到月饼,且台以两地相隔遥远,每逢佳节最多与家人通个电话聊聊,不过今年台湾看不到月亮,“我在以色列就着电话实况转播,告诉他们今晚月色有多美。”

近年来以色列经济成长率连四年破百分之五,人民生活较为宽裕,带动建筑业蓬勃发展,大批抱着淘金梦的中国大陆籍建筑工人来此赚血汗钱,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何安定他们的思乡情怯,华人教会扮演重要角色。

一九九三年抵以色列牧会至今逾十六年的王长老,目前在特拉维夫与海法两地负责两所华人教会。他说,他们牧养的主内肢体,多为来自中国籍的劳工朋友,“这里是天父为他们在地上预备的属灵之家。”

王长老牧会之余,另与家人在海法经营中国餐馆。他说,餐馆的厨师今年特别选用以色列的特产蜜枣捣成枣泥,烘焙数百个枣泥口味的月饼分装成盒,每盒外标签贴上圣经金句,弟兄姊妹们度过了有主相随的中秋佳节。

从小到大历三十五载,每年在台湾过中秋,记者对月饼和嫦娥奔月等典故,总觉习以为常,甚至有些索然无味,今年首度外派到以色列,吃着在当地认识的新加坡友人分送的蛋黄馅月饼,细细咀嚼,却吃出了一份“珍惜”的甘甜。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