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失业率 掀终身雇用走向部分工时攻防战

【新唐人2009年1月23日讯】(中央社记者何旭如台北22日电)抢救失业,国内劳工法令的终身雇用原则恐松动,从现行终身雇用原则,转向大幅放宽临时工聘雇;法令是否松绑?将成为政府及社会都需凝聚共识的议题。

行政院主计处今天公布,去年12月失业率 5.03%,为民国92年10月以来首度突破5%大关,创过去62个月以来新高,去年平均失业率4.14%,也创 4年来新高。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副主委单骥今天抛出松绑国内劳工法令的想法,他说,若政府各部门、社会有共识,相关劳工法令可考虑松绑,让企业雇用更弹性,松绑短期契约工等聘雇条件。

学者解释,台湾的劳工法令以终身雇用为原则,就算企业、劳工都愿意,若不符合季节、特殊性等原则,企业无法任意聘雇短期的定期契约工,导致景气低迷时,企业更不愿增加聘雇。

法令若松绑,放宽企业雇用定期契约工的条件,可使企业雇人更弹性,有助于降低失业率;因为在失业统计上,只要在调查标准周,受访者的工作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有报酬,就不算失业者。

但定期契约工、非典型就业者等的薪资福利往往不如全职者,劳工法令松绑的背后,恐牺牲劳工权益;法令松不松绑,利弊互见。

单骥以失业率明显较台湾低的日、韩为例,韩国有1/3的受雇人数属于非典型雇用,包括派遣人员、定期契约工等,台湾非典型雇用比例仅约2%;日本部分工时者占全部劳动者比率高达25.8%,台湾约 8%。

根据主计处最新资料,韩国失业率为 3.3%、日本3.9%,都较台湾明显低一截。

单骥解释,台湾与日韩劳动市场结构不同,韩国大量雇用非典型劳工,是比较有弹性的劳动市场,相对台湾的劳动市场弹性较不足,因此台湾在世界银行的企业雇用困难度指标上,也远远落后。

他表示,国内劳动市场制度值得再检讨,世界银行去年公布的经商容易度排名,台湾“聘雇员工”指标,在全球181国中仅排第168名,代表国内企业雇用劳工有很多限制。

单骥表示,政府当然可多编列预算,把失业劳工放在公部门,但这是不得已的做法,更积极的做法应是企业要多雇用员工,才是治本之道。

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辛炳隆表示,企业雇用弹性化当然可降低失业率,但国人一向对非典型雇用的接受度不高,台湾未来是否能接受高度非典型就业者的就业结构?全国必须要有共识。

他建议,政府可考虑改变保障劳工的方向,从目前保障终身雇用的原则,改为雇用就业期间的权利保障,一方面增加企业聘雇的诱因,提升企业用人弹性以降低失业率;另一方面,非典型、部分工时劳工的权益若能落实保障,即便就业结构改变,劳工权益也不会受损。

此外,辛炳隆表示,政府若能同时加强就业安全网,例如提高对失业者的保障,也可降低企业雇用弹性化引发的负面影响。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