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币重贬 大宗物资业者感叹难为

【新唐人2009年2月22日讯】(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22日电)新台币重贬,冲击原物料全仰赖进口的大宗物资产业,业者大吐苦水表示,太多无法掌控的外在因素干扰,加上来自通路商及政府的平稳物价压力,大宗物资业确实难为。

新台币兑换美元连续12个交易日贬值,周五以34.808元兑1美元作收,今年以来贬值幅度达5.9%。

影响大宗物资业者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三大项,包括榖物价格、运费及汇率,其中榖物价格主宰大部分,汇率影响系数最小。

不过当汇率波动过大,成本垫高,加上汇率兑换损失,恐怕也会吃掉大半获利,尤其对部分资金部位不足,难以避险的公司而言更辛苦。

台币重贬,新台币兑美元汇迕已逼近35元,让大宗物资业者忍不住跳出来对政府喊话,“不要忘了进口商也很苦”,业者呼吁内需和外销应求平衡,不但要照顾出口商,也要顾及进口商。

福寿实业董事长洪尧昆表示,政府持续采取新台币贬值帮助出口业,但能否发挥既定效益仍是未知数,而贬值反倒可以确定必会影响国内物价走势,因此,该策略似乎有需要再作评估。

据统计,国内2008年进口黄豆数量为208万吨、玉米进口量为427万吨,黄豆加玉米的进口量总计为735万吨。

业者表示,一年进口黄豆及玉米的数量虽然年年下降,但仍有700多万吨,新台币贬值速度过快,无疑增加业者采购成本,有可能会导致国内物价波动。

卜蜂表示,原本原物料行情已见到回档,饲料价格也已在2月10日进行调整,每公斤调降0.5元,但近来新台币贬值速度加快,导致厂商采购成本垫高,后续很难再有降价空间,不排除有涨价的可能。

至于上周正酝酿涨价的沙拉油及面粉,虽然临时喊卡,但近2日新台币重贬后,价格再度蠢动,业者指出,如果新台币续贬,物价上涨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过,也有业者私下表示,包括小麦、玉米、黄豆等都是民生物资品的上游原料,牵涉广乏,为顾全大局,尤其正值景气不佳,需求疲弱,现阶段推升物价上扬的力道恐怕还不足。

一般而言,上游厂商转稼成本相较下游来的容易,下游得面对来自通路商及政府稳定物价的压力,通常在波动不是太大情形下,大多只能择自行吸收。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