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币重贬 法人估中钢Q1成本攀升逾7亿元

【新唐人2009年2月22日讯】(中央社记者邱国强台北22日电)新台币重贬至34.808元兑1美元。位居钢铁业最上游的中钢,由于需对外采购煤及铁矿砂,所受冲击最大,法人评估其第1季成本恐将攀升新台币7至10亿元。

全球铁矿砂多半由澳洲、巴西等国的大型矿商掌握,煤矿亦不例外,也是中钢最大的原料供给来源。年度合约价的波动,往往影响全球钢铁及机械、汽车、船舶制造业的荣枯,甚至还牵动海运价格。

由于煤、铁矿砂固定以美元计价,但亚洲除日圆、人民币外,近来竞相贬值,台湾、南韩及东南亚的大型钢厂,在钢品需求低迷下,既要忍受矿商在去年上半年钢市热络时大举哄抬的合约价,还须额外支出汇差,经营上莫不感受到庞大压力。

中钢每年进口的铁矿砂高达1600万吨,煤则近800万吨,而粗钢产能近1100万吨。

法人评估,以新台币兑美元去年底以来贬值2元计算,扣除外销钢品赚取的汇差,中钢第1季成本将攀升7亿元,若贬值3元,成本更将攀升10亿元。

钢铁业人士指出,第1季结束前,中钢仍将消化去年以历史新高合约价购入的库存煤及铁矿砂,成本压力仍大;新台币贬势自2月中旬加速,此后到货的原料将以新汇价支付,依程序将于3、4月之交付款,至少对第1季营运将构成不小压力。

此外,中钢钢品外销比重最高曾达3成,以往新台币汇率若大幅波动,中钢可藉由调控外销数量进行避险;但去年初经济部要求中钢增加内销比例,外销比重已下滑到24%,加上全球钢品需求低迷,外销持续衰退,用调控外销以避险的方式将难以奏效。

中钢4、5月内销盘价大跌14%,且追溯至第1季实施,追溯退款加上出货量下滑,其第1季收益被普遍看淡,法人均预估将陷入亏损;若再加上新台币贬值效应,中钢第1季营运压力势必更大。

中钢主管则表示,钢品需求低迷,公司今年提前岁修高炉,第2、3季产能利用率仅余55%至60%,产量大减,向矿商提货数量将明显减少,加上第3季起适用的煤、铁矿砂今年度合约价可望明显回跌,公司受新台币贬值的影响应可受到一定控制。980222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