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推长照险 学者等吁勿为扩大就业急就章

【新唐人2009年2月22日讯】(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22日电)行政院推动长期照护保险,学者和民间团体指出,现在民众变穷了,政府急着规划财务来源,欲利用长照解决健保困境,并一并扩大就业,规划急就章恐让照护品质欠缺保障。

台湾大学社工系教授林万亿呼吁,“政府一定要慎重思考,稳健行事,千万别蛮干”,现在人民日子难过,不能再增加民众的负担,先做长期照护的基础建设,否则会陷入灾难。

林万亿说,政府现在规划的长期照护保险是以财务来源为考量,很像是日本的介护保险,不过,不论民众缴保险费或缴税才得到服务,最重要的是内容,视接受照顾者的失能程度而定,有的需要机构安置,有的需居家照顾,有的需要家事服务、送餐、交通等,是套多元复杂的系统。

林万亿说,估计1/10的老人需要长期照护,台湾需要10多万个的照护服务员,还要护理师、社工师、心理师、营养师、照顾管理师等不同证照的专业人员,现在许多家庭是靠外劳来照顾失能者,短时间内,国内长照体系人力不足。

他并表示,全世界有这么多失能者需要照顾,但只有荷兰、德国、日本、韩国是以保险提供长照服务,其他只有长照制度,因为这要建立照顾管理体系,涉及国民权利义务,如果政府急着推动长照保险,恐怕只能要外劳留下,医院空床转型为长照病床,顺带为陷入困境的健保财务找到出路。

中华民国家庭照顾者关怀总会秘书长陈颖叡指出,预估开办长期照护险后,失能者将获得一笔保险给付,预期将促进公私立机构努力提供服务赚取给付,减轻失能者家庭的负担;然而,失能者有钱却不一定就能买到长期照护服务。

“现在还不是有偏远地区的民众缴了健保费,却没有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陈颖叡说,在不同工却同酬的给付方式下,如果长期照护机构柿子挑软的吃,专挑容易照顾又省事的失能者,那么困难又费事者,有钱也找不到人来照顾。

陈颖叡表示,目前照护员的就业情况多为人力派遣,也许政府开办长期照护保险后,附加效益是促进长照专业人员就业率;然而,不是任何人都有能力及意愿照顾失能者,这需要人格特质,如果政府为缓解失业问题,减轻政府社会福利的财务负担,因而急着开办长期照护保险,显然本末倒置。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