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2月28日】读书岂只为了考试,吃饭岂只为了裹腹,对一个懂得生活的人而言,生活绝不是“如此而已”;人生有如万花筒,聪明的人会随时把它转动一下,以期看到一个多采多姿的世界。就如画家在作画中常会往后退几步来观察自己的作品,研究如何能使自己的画更有深度。相同的,在人生旅途中,要学会时时冷静一下,审视自己的心境、调整异常的情绪、观照个人的身心,方能有继续前行的本事。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心脏医学会期刊》公布的结果显示,愤怒和其他强烈的感情会引发某些脆弱的人潜在的致命心跳。
过去的研究显示,地震、战争,甚至自己喜欢的足球队在世界杯中失利,都会引起心脏停跳、导致心脏停止供血,增加死亡率。研究小组还特别发现,那些引人愤怒的问题,真的加大了这些病人的心脏不稳。
之后他们跟踪这些病人三年,看看哪些病人事后心脏停跳需要心脏起搏。“那些高度易怒的人需要心脏起搏的概率是其他人的十倍。”研究小组的成员如是说。
研究发现愤怒可以致人死命,至少对那些心脏原本就比较脆弱的人是如此。“愤怒真的会影响心脏的电力系统,并可能导致猝死。”这是他们目前的结论。
现在他们正在研究,是否愤怒管理课程可以帮助减少类似危险。
其实,古人虽然不懂这些所谓的“愤怒管理课程”,没有现代的新潮思维与模式,可比我们聪明睿智多了,他们留下了不少的处世秘方与哲理、情绪控制与纾解的良方,都足以让我们这些尖端科技时代的人借鉴与运用的:
你可曾注意到?在两段火车铁轨之间必定会留有空隙,以免铁轨受热膨胀而弯曲变形。为人处世不也是如此吗?当我们得意之时,不可做得太绝。如此不但能给别人留点余地,也能给自己留步退路。这就是古人所持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不钻牛角尖”的名言。这种态度不会使自己的情绪失控,随时随地总保持着慈善、祥和的心态,面临变故就有缓冲的余地,情绪的起伏、波动度不至于过大而引发身心的不良变化。
“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这确实是先民们修身的格言!自古以来,人们都认识到精神甚于一切、统驭一切、影响一切,因此一个人只要重视道德操守的提升,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自然心安理得,坦荡磊落,自然获得快乐,自然将快乐养成习惯,以快乐的心情去看每一件事、去说每一句话、去过每一天的生活,没人会找你的碴,是非远离了你,灾祸不近你身,当然日日欢喜,夜夜安眠啰!
相同的糖果,给小孩子吃,小孩会吃得津津有味而高兴不已,但如果给大人吃,则大人可能会觉得只是好吃罢了,这就是为什么大人难以快乐的原因所在。人的一生可以充满快乐和姿彩而欢喜愉快的过,也可以填满悲哀和苦痛而伤心忧愁的活,其间的差别不在于境遇的优劣,而在于我们是以何种心情去面对。
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得当时的人们依着四时的嬗递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充分利用土地而乐于接近自然,在天地的陶冶与呵护中,心情宁静,与世无争,大地资源俯拾即是,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各行各业都讲究调息、静心、打坐,也因日夜徜徉大自然中,所以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视角、扩张了心胸而抑制了魔性,这种如“老僧入定”般的状态,因此接触不到“激动”因素,啥都不动心,自然有了古代所宣导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修为。
其实,快乐是一种心境,它既不在天涯,也不在海角,所以无需刻意去追求,也追寻不着。要快乐很容易,只要我们能以快乐的“稚子之心”去看每件事情,去处理周遭事物,则快乐必将时时充溢于你我的生活当中。这“稚子之心”就是人先天的本性──“善”。它就像拥有了一颗柔软的心,无论何时,不管是谁,以何种角度去压挤,都能回应一份愉快、欣喜、朗然与自在。
那么,时时充满了童稚的善性,常常流露着孩子的天真,如此一来,平和喜乐取代了愤怒悲苦,心胸宽广就拒绝了计较自私,恬淡情绪就能如古人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造就出健康的体魄了!
这时,你不会曾因别人的迁怒遭池鱼之殃,而把心中的怨气发泄在无辜者身上;你不会去培养那种心情大起大落的不良嗜好;你更不至于涉足那些不良场所;你也不可能沉迷于观赏那些疯狂的竞技。良好的修养,高超的道德,快乐的心境,善良童真,宁静平和,就是一个情绪成熟的人,不会受外界环境所污染、带动,更不会去带动、污染他人。从此远离激动、愤怒与心脏停跳、不稳或猝死,更不用上“愤怒管理课程”啦!
发表时间:2009年02月28日
正见文章: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9/2/28/58094.html